大好河山:湖北——湖北——感受荊楚大地的豐厚底蘊和無限風光

靈秀湖北,楚楚動人。荊襄大地,巍巍屹立。讓我們一起走進湖北,感受湖北的文化底蘊,秀麗風光。

全球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水電站

湖北省,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qū),省會武漢。2020年,湖北省共轄13個地級行政區(qū),包括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分別是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包括3個縣級市、1個林區(qū),分別是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神農架林區(qū)。湖北省人民政府駐武漢市武昌區(qū)洪山路7號。

武漢光谷

地名由來

湖北省位于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簡稱鄂。

位置境域

湖北省位于中國中部,長江中游,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陜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于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之間,東西長約740千米,南北寬約470千米。

地形地貌

湖北省正處于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湖北省地勢呈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zhèn)洹I降?、丘陵和崗地?a href='/pingyuan/' target=_blank>平原湖區(qū)各占湖北省總面積的56%,24%和20%。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jiān)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湖北省西、北、東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當山、桐柏山大別山、幕阜山等山地環(huán)繞,山前丘陵崗地廣布,中南部江漢平原,與湖南省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邊緣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趨勢。

湖北最高峰——神農頂

水系水文

河流

湖北省境內除長江、漢江干流外,省內各級河流河長5千米以上的有4228條,河流總長5.92萬千米,其中河長在100千米以上的河流41條。長江自西向東,流貫省內26個縣市,西起巴東縣鳊魚溪河口入境,東至黃梅縣濱江村出境,流程1041千米。境內的長江支流有漢水、沮水、漳水、清江、東荊河、陸水、灄水、倒水、舉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漢水為長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省境內由西北趨東南,流經13個縣市,由陜西白河縣將軍河進入湖北省鄖西縣,至武漢匯入長江,流程858千米。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丹江口水庫

湖泊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稱。境內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漢平原上?,F有湖泊755個,湖泊水面面積合計2706.851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洪湖長湖、梁子湖斧頭湖。

神農架大九湖

歷史文化

屈家?guī)X文化

屈家?guī)X文化時期是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最為興盛和輝煌的時代,實現了長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空前統(tǒng)一和繁榮,開啟了長江中游地區(qū)的早期文明,其年代約為前3300—前2600年,因1955—1957年發(fā)現于湖北省京山屈家?guī)X遺址而得名。

湖北省博物館常設展覽——屈家?guī)X文化展

屈家?guī)X文化的彩繪藝術和造型藝術,既是 楚文化中漆木器燦爛多彩的源頭,也是楚文化彩繪和造型藝術高度發(fā)展的基礎。

總觀荊楚文明中繁榮燦爛的物質文化,即獨具特色的楚文化,其藝術特色與荊楚之地原始文化中豐富多彩的屈家?guī)X文化一脈相承。無可爭議地表明,屈家?guī)X文化即是楚文化發(fā)展的基礎,是荊楚文明高度發(fā)展之源。

屈家?guī)X遺址是長江中游史前稻作遺存的首次發(fā)現地,是中國農耕文化發(fā)祥地之一,農耕文化內涵豐富,為全國首批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是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fā)現之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家?guī)X遺址對于研究中國原始人類聚落的起源與發(fā)展,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屈家?guī)X遺址的發(fā)現,表明這里是長江中游農耕文明的發(fā)祥地,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說明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搖籃。

楚文化

具有楚文化的器物和圖案

楚文化是中國春秋時期南方諸侯國楚國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楚國先民最初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qū),南遷后給楚地帶來了華夏文明的先進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別是姬周文明為基礎向前發(fā)展楚文化。現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區(qū)。

青銅文化

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在鐵器出現之前,銅及其合金曾是用量最多、用途最廣、對人類社會發(fā)展所起作用最大的一種金屬。楚文化,是中國青銅時代的一種區(qū)域文化,青銅文化成為構成楚文化的主體的支柱之一。

青銅禮器是楚國銅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時的風俗好尚、意識形態(tài)、工藝水平、文化進程”均“蘊蓄于其中”。楚國的青銅禮器有鼎、簋、敦、盞、壺、缶等。

漆器文化

楚人生活在一個漆的王國中,生離不開漆,死也離不開漆。其生時使用的日常生活實用器具和娛樂用品是漆品,死后喪葬用品也多用漆品。

楚國的竹胎漆器以竹編織物最為精致。楚國的竹編織物在許多楚墓中都有出土、是楚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如江陵馬山1號楚墓出土竹器27件,其中髹漆竹器有竹扇、小型竹笥、圓竹筒等。

文物古跡

湖北省文物點有1.5萬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余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4處。全省有武漢、荊州、襄陽、隨州、鐘祥等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農耕文化發(fā)祥地之一的屈家?guī)X文化遺址 ;屈原出生的秭歸縣;被譽為“東方第八大奇跡”的曾侯乙編鐘;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和越王勾踐劍、商代的盤龍城、西漢沿革至今的問津書院蘄春縣是明代醫(yī)學家李時珍的故里、武當山道教建筑群及武術、漢文化代表的王昭君故里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聞名。還有以荊州古城、蒲圻(今赤壁市赤壁、襄陽古隆中當陽長坂坡為代表的三國文化。

武當古建筑

武當山,綿亙800里,其自然風光,以雄為主,兼有險、奇、幽、秀等多重特色,有72峰、36巖、24澗、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臺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譽為“自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當山古建筑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達到鼎盛。共建有三十三個建筑群,100余萬平方米;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筑129處,廟房1182間,建筑面積43332平方米,被譽為“中國古建筑成就的展覽”。1956年,湖北省將全山古建筑群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國務院分別將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岳”石牌坊、玉虛宮遺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將武當山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83年,國務院把武當山太和宮、紫霄宮列為全國重點宗教活動場所。1994年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武當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武當山被國家列為“AAAA級旅游區(qū)”,并獲建設部“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qū)”稱號。2001年,獲“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稱號。

明顯陵

明代皇陵,位于鐘祥市中街道辦事處皇城村松林山。陵區(qū)面積約50萬平方米。為明世宗嘉靖皇帝生父朱祐杬和生母蔣氏的合葬墓。布局按帝制“三朝兩宮”式和“天子五門”制式排列;四周環(huán)黃瓦朱墻,墻高6.5米,厚1.9米,周長4730米。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鐘祥明顯陵

民間藝術

雜技

武漢雜技廳于1992年建成,是中國第一座可供進行國際雜技、馬戲表演的觀演建筑,也是亞洲最大的雜技廳,在此舉辦的中國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jié)是全球三大國際雜技節(jié)之一,被文化部列為中國“七大對外文化交流項目”之一。

漢繡

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糅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1910年和1915年,漢繡制品在南洋賽會和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漢繡名列其中。2013年,湖北省第一家民辦漢繡博物館——武漢漢繡博物館在漢陽江欣苑社區(qū)掛牌成立。

楚劇

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孝感市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漢族地方聲腔劇種之一,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150余年的歷史,是湖北地區(qū)具有廣泛影響的地方劇種。2006年5月20日,楚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漢劇

舊稱楚調、漢調,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間,至嘉道年間走向進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流行于湖北,遠及湘、豫、川、陜、粵、皖、贛、黔、晉等省的部分地區(qū)。漢劇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其中的代表性劇目有《雙盡忠》、《兩狼山》、《生死板》、《打花鼓》、《審陶大》、《合銀牌》、《斬李虎》、《宇宙鋒》、《鬧金階》、《哭祖廟》等。

荊州花鼓戲

曾稱“沔陽花鼓”,后正式命名為“天沔花鼓”。20世紀80年代初改稱“荊州花鼓戲”,是流行于湖北江漢平原一帶的地方戲曲劇種。荊州花鼓戲發(fā)端于清代沔陽州,即現今的仙桃、天門、潛江一帶 。

黃梅

起源于湖北黃梅,原名黃梅調、采茶戲等,現流布于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黃梅縣等地 [84] 。黃梅戲的表演載歌載舞,質樸細致,真實活潑,韻味豐厚富于生活氣息,以崇尚情感體驗著稱,具有清新自然、優(yōu)美流暢的藝術風格。黃梅戲中有許多為人熟知的優(yōu)秀劇目,其中以《天仙配》、《女駙馬》等最具代表性。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影響十分深遠。

此外還有湖北漁鼓、江漢平原皮影戲、湖北道情、湖北評書、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武漢是中國京劇第一世家“京劇譚門”——譚鑫培的故鄉(xiāng)

方言俚語

楚地由于位處江漢及漢淮之間,北方華夏語、西方的藏緬語、南方的苗瑤語和東南的壯侗語都在楚地接觸和交流,所形成的楚語自然是吸收了多種語言成分而詞匯豐富多彩、音聲別具一格的方言。楚國語言屬華夏語言系統(tǒng),在語音、詞匯上具有較多的自身特點。孟子曾用南蠻言這個比喻,形容楚人語音的奇特難懂。

春秋以后,隨著各地經濟文化聯系的加強,各族人民相互學習,彼此促進,楚國成為南方各族的融合中心,在語言上,楚人也起著溝通夏夷、消除隔閡的作用。在揚雄《方言》中,楚與魏、衛(wèi)、宋、鄭、韓,吳、齊、巴、秦之中的某一地區(qū)共有的方言詞匯約70個,其中與吳共有者占了一半以上,反映楚、吳方言比較接近。

風俗習慣

湖北人稻米為主食,在楚紀南城內,發(fā)現五外有火燒過的稻米遺跡,最大的一 處長約3.5米,寬約1.5米,厚約5—8厘米。楚人的基本副食品有魚類、肉類和蔬菜類。楚國的水果種植也很普及。古有“江浦之橘,云夢之柚”的說法。

宗教分布

湖北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形成“東禪西道”的湖北傳統(tǒng)宗教文化格局。中國天主教第一位自選自圣主教董光清、中國道教史上第一位女方丈吳誠真、以及近年圓寂的湖北籍高僧本煥大師、凈慧長老、昌明法師等均誕生于湖北。武當山李光富道長還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北首位當選全國性宗教團體主要負責人的宗教人士。

湖北省信教群眾約167萬人,依法登記宗教活動場所3418處,其中,佛教1891處,道教665處,其中,全國重點寺院宮觀7處:黃梅五祖寺當陽玉泉寺,武漢歸元寺寶通寺,武當山紫霄宮、太和宮,武漢長春觀。

地方特產

特產美食

楚菜是中國傳統(tǒng)菜系之一。楚菜以烹制淡水魚鮮技藝見長,以“味”為本,講求鮮、嫩、柔、滑、爽,自成體系,被列為全國十大菜系之一。

武漢菜

楚菜典型代表,以漢陽武昌、黃陂等區(qū)風味為基礎,吸收了省內外各種風味流派之所長,逐漸形成了獨特風格。武漢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見長,淡水魚鮮與煨湯技術獨具特點。主要名菜有清蒸武昌魚、豆絲、黃陂三鮮,黃陂糖蒸肉等。

荊宜菜

包括荊州、江漢、宜昌等地區(qū)的風味佳肴。它是鄂菜的本源,以烹調淡水魚鮮技藝見長。諸如蟠龍菜、荊沙魚糕二回頭,雞茸筆架魚肚、八寶海參、散燴八寶等獨具特色。

襄鄖菜

是湖北省菜系的北味菜,它以襄陽和鄖陽(今十堰)地區(qū)的風味為基礎,吸收鄂豫陜渝四省的風味。特點是以豬、牛、羊肉為主要原料,加以特產山珍和野味,制作方法以紅扒、熱燒、生炸、回鍋、涼拌居多。代表菜有:峴山槎頭鳊魚、漢江鲌魚類菜肴、武當猴頭、太和雞、鄖陽三合湯、蜜棗羊肉等。

鄂東南菜

特點是用油寬,火勁足,擅長大燒、油燜、干灸,口味偏重,富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代表菜有:黃州東坡肉瓦罐雞湯、梅? ??牛掌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還有百花莼菜、薇菜燴肉絲、小米年肉等特產名菜。

風景名勝

5A級景區(qū)共12家

宜昌長陽清江畫廊風景區(qū)

湖北省襄陽市古隆中景區(qū)

宜昌三峽大壩旅游區(qū)

武漢木蘭山風景區(qū)

神農架風景區(qū)

十堰武當山風景區(qū)

武漢黃鶴樓

宜昌秭歸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qū)

武漢東湖風景區(qū)

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qū)

恩施大峽谷

三國赤壁古戰(zhàn)場

4A級景區(qū) 共101家

湖北最值得去的15個景點

1、湖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qū)

武當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太極拳的發(fā)祥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古建筑群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武當山風光旖旎、山川秀美、眾峰嵯岈,而且常年紫氣氤氳、云霞迷?,還有規(guī)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博大精深的武術、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這都給武當山增添了神秘空靈的氣質。

2、長江三峽風景名勝? ?

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市奉節(jié)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奉節(jié)、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200公里。是中外聞名的著名風景區(qū)。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的瑰寶,古往今來,閃爍著迷人的光彩。長江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三峽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并伴隨著許多美麗和動人的傳說。

3、湖北省神農架旅游區(qū)

神農架是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地,擁有源自地球上最完整的前寒武紀地層,燕山、喜馬拉雅冰川運動造就的地質奇觀,形成了以“華中屋脊”為中心,集自然奇觀、科考探秘、天人和諧于一體的原生態(tài)旅游區(qū)。

4、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游區(qū)

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保存較完好的荊州古城墻,城內東西直徑3.75公里,南北直徑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墻周長10.5公里,高8.83米,共六座城門,每座城門上均建有城樓。荊州古城墻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曾是楚國的官船碼頭和渚宮,后成為江陵縣治所,出現了最初城廓。經過三百五十多年的風雨,現存的古城墻大部分為明末清初建筑?,F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

5、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qū)

武漢東湖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簡稱東湖風景區(qū),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東湖因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部,故此得名,現為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之一,是華中地區(qū)最大的風景游覽地;武漢最美的一片紅楓觀賞地之一,每到秋季,山上的片片楓葉由綠轉黃,綻放著它們最后的美感;東湖磨山――“十里磨山,八里飄香”的東湖磨山,一直是廣大市民賞桂的絕佳去處。從2020年8月8日開始到2020年年底,湖北全省A級旅游景區(qū)對全國游客免門票開放。

6、黃鶴樓公園

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筑,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武漢三大名勝”。該建筑也與湖南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整個建筑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fā)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7、恩施州恩施大峽谷景區(qū)

恩施大峽谷,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境內,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峽谷全長108公里,面積達300平方公里,擁有清江升白云、絕壁環(huán)峰叢、天橋連洞群、暗河接飛瀑、天坑配地縫五大奇觀。峽谷中遍布絕壁懸崖、流水飛瀑、千仞孤峰、壯觀地縫、原始森林、鄉(xiāng)村梯田、迎客松、一炷香、情侶峰、絕壁長廊、大地山川、母子情深、步步為景,美不勝收。

8、木蘭清涼寨

清涼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黃陂區(qū)蔡店街道西北部,是中國木蘭八景之一。現為國家4A級景區(qū)。武漢市旅游局評選為“2017武漢十大景點之一”。清涼寨因海拔高差和晝夜溫差形成的獨特地理氣候條件,景區(qū)“楓”情萬種,三角楓、五角楓、七角楓、八角楓等楓樹,以及鳥桕樹和槭科類等多樣秋季紅葉樹種達3000余畝,而紅葉最美處當數“酒醉湖畔的楓林灣”,是登高覽勝,感受“停車坐愛楓林晚”閑情逸致,賞紅葉,攝紅葉的極佳好去處。武漢市海拔最高、水體最優(yōu)、空氣最新、植被最好、資源最豐、村寨最古、民風最淳的原始生態(tài)休閑絕佳去處。

9、武漢市黃陂木蘭文化生態(tài)旅游區(qū)

黃陂木蘭生態(tài)旅游區(qū)坐落?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占地面積約18.6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A級景區(qū),包括木蘭山木蘭天池、木蘭草原、木蘭云霧山四大景區(qū)。想看山,這里有國家地質公園、千年宗教名勝木蘭山;想看森林,這里有幽谷美景、浪漫山水的國家森林公園木蘭天池;想看草原,這里有草原風情景區(qū)木蘭草原;想看花,木蘭云霧山里有萬畝杜鵑,木蘭清涼寨景區(qū)有10萬株野生櫻花。秋冬兩季,行云走霧,浩渺無垠,一派神仙境界;隆冬時節(jié),霧淞漫野,萬樹掛玉,晶瑩剔透。從2020年8月8日開始到2020年年底,湖北全省A級旅游景區(qū)對全國游客免門票開放。

10、歸元寺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于1953年,坐落于武漢東湖風景區(qū),占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筑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湖北省博物館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湖北省規(guī)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1960年,時任國家副主席董必武來館視察,并親筆題寫?zhàn)^名。

11、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于1953年,坐落于武漢東湖風景區(qū),占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筑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湖北省博物館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湖北省規(guī)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1960年,時任國家副主席董必武來館視察,并親筆題寫?zhàn)^名。

12、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是古代高等學府,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建制古樸雅致,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筑有五進,廊廡俱全。嵩陽書院因其獨特的儒學教育建筑性質,被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書院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是書院中的佼佼者,對傳播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培養(yǎng)造就人才發(fā)揮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13、大洪山風景名勝區(qū)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湖北省北部山地,距隨州市65公里,面積約33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636米,素有“楚北天空第一峰”盛譽。山勢由西向東,綿亙隨州、宜城、棗陽、鐘祥、京山5市縣,盤基百里。2006年以來,大洪山先后榮獲“國家森林公園”、“全國第四批青少年教育基地”、“湖北省地質公園”、“省級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等多項殊榮。

14、丹江口水庫風景名勝區(qū)

江口水庫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水庫,于1958年始建,1973年竣工,水域面積126萬畝,蓄水總量達290億立方米。興建于60年代的丹江口水庫,位于漢江中上游,伏牛山秦嶺余脈交接處,水域面積400平方公里,橫貫鄂豫兩省。2017年,湖北省丹江口水庫風景名勝區(qū),入選第9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水庫總面積846平方千米,被稱為漢江的天然水位調節(jié)器,有“亞洲天池”之美譽。

15、武漢科技館

武漢科技館位于武漢江岸區(qū)趙家條,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積38720平方米,是武漢市政府興辦的及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開展學術交流,展示科技成果,培訓科技人員等多功能的全市唯一的科技教育活動場所,它不僅為公眾提供了學習理解科學技術和參加科學技術活動的良好環(huán)境,同時還是武漢市科技、文化、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形象體現,也是現代化文明城市的重要體現,在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武漢科技館現為國家4A級景區(qū)。

Hash:124b152c84c92b5a99a09a192d6bed092e5a77e3

聲明:此文由 辣椒帶你看世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