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寺廟 | 禪意拈花寺

淮安區(qū)牌坊甚多,但作為寺院牌坊卻極少,充滿禪意的就更是微乎其微。

淮安區(qū)東長街蓮花巷東首與東長街的交匯處,有一座高6.5米、用白礬石雕刻而成的牌坊。厚重的底座石鼓、高大的支柱橫梁、精美的裝飾云頭、小巧的石獅、端莊秀麗的觀音塑像,都使得高大的牌坊華而不俗。而兩邊支柱上刻著的對聯(lián):

春雨夏云秋月冬風寶地占四時之景

東勝南贍西瞿北盧梵天統(tǒng)萬法之宗

更是寫出了淮安四季獨特的風光之美,使得佛教勝地拈花寺,哺飲自然之甘露,汲取天地之靈氣,造福四方?!?a href='/nianhua/' target=_blank>拈花寺”,一個多么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字。

沿巷子西行約百米,右拐向南數(shù)十步,再向西,過一長排居民樓,便可見前方有一棗紅色長墻,東面墻上掛著蓮花巷11號的門牌。

蓮花,又稱荷花。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是佛教經(jīng)典和佛教藝術經(jīng)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征物。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畫,畫有蓮花;中國敦煌、云崗、龍門石窟,都有很多以蓮花為內容的藝術精品。而一般的大小寺廟里,佛、菩薩雕塑也離不開蓮花,不是高踞蓮花座上,就是手持蓮花,注目凝思。

拈花寺始見于清初,原名古拈花社。拈花寺的開山祖師佳慧,從小愛好詩文、書法。早年在河下湖心寺出家為尼,多年苦心參禪后,為了追求更高的佛學造詣,她喬裝為僧人來到鎮(zhèn)江金山寺潛心修行,當了幾年維那。

一日一位貴官來寺進香,看到墻上寫的一副對聯(lián)“天鏡照晴空,謫仙去后來坡老;石鐘留勝跡,小姑依舊對彭郎”。非常贊賞,詢問何處妙女寫得一手如此好書法。知客道,此墻上對聯(lián)出自我寺維那手筆,并非女子所寫。該官大驚欲見維那。知客僧來到禪堂請維那見客,佳慧聽聞知客傳貴官所言書法清麗好似出于女子手筆,于是說道真是豈有此理,讓知客先行,她馬上就到。佳慧支開知客后,隨即頭戴笠帽匆匆下山渡江北上。留下“尼扮僧裝金山寺,書法露綻建拈花”的傳奇故事。

深研佛法的佳慧,回到故鄉(xiāng)后,為了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依據(jù)“拈花微笑”典故,以“拈花”二字,在城東南隅建起了拈花社。在拈花社,佳慧弘揚禪法,幾十年如一日。拈花社的規(guī)模也日益擴大,猶如叢林古剎,輝煌莊嚴。她平日開講的佛法,后來由繼承人一導禪師加以整理,編進了《廩山正燈錄》。拈花社后因水患兵災逐漸衰落,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僅存破房17間。八十年代初,了僧師太辛苦操持,興建大雄寶殿等房屋30余間,四時六儀,晨鐘暮鼓。1989年易名為拈花寺。2005年,淮安籍福建涌泉寺方丈普法大師捐款150萬改建拈花寺。

如今的拈花寺分東西兩院。東院,為一典型的四合院。南北分別為山門和大雄寶殿。兩側為東西殿,都雕梁畫棟,佛香繚繞。紅色高大的圓柱,精美的雕花落地木窗,成排的彩燈,給人富麗堂皇之感。

拈花寺的一標志性石刻——“天下第一花”,在西院法堂前?!疤煜碌谝换ā蔽鱾仁恰爸鲌蠖魑妪埍凇?,照壁總長7.8米,高3.5米。照壁中央刻著“知恩報恩”四個大字,每個字高1米,寬0.8米,為普法大師親筆書寫。在四字間隙祥云繚繞,五條巨龍騰云駕霧,大有龍飛虎躍之勢。四周是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孝圖,四角是蓮花圖。整個雕刻充分融合了中國孝道與佛教的精華,充滿了祥瑞之氣,讓人浮想聯(lián)翩。

無論是蓮花還是拈花,都是禪意的象征。放棄功名利祿,一心裝著蕓蕓眾生,你就會是眾人眼里的圣人。

作者簡介

劉艷梅,江蘇淮安人,1970年出生,大專,會計師。文章發(fā)表在《中國文化報》《新民晚報》《農(nóng)民日報》《中國組織人事報》《華文百花》《中國農(nóng)墾》《做人與處事》等報刊雜志。2013年在第十三屆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jié)散文大賽中獲三等獎,2015年榮獲第七屆“漂母杯”全球華文母愛愛母散文詩歌大賽優(yōu)秀獎?,F(xiàn)為江蘇省散文學會會員、淮安市作協(xié)會員,清江浦區(qū)作協(xié)理事。

劉艷梅作品

Hash:8554cfc6bf616ff5ecc10a4a617209004f70eb27

聲明:此文由 淮上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