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覽過程中唯一有可能恐高的石窟!它就是中國四大石窟之麥積山
截至2019年10月,我終于完成了中國四大石窟的游覽歷程,其中最為記憶深刻的當屬麥積山石窟,因為它是那么的與眾不同,總令我感覺意猶未盡,因此返程后,又翻來覆去的數(shù)次觀看5集央視紀錄片《麥積山石窟》,在不斷加深對它了解的同時,也更加的熱愛那里......
今天我愿意再一次講述麥積山石窟的故事,希望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如能與我一樣熱愛上那里,我將倍感欣慰......
麥積山石窟的由來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記載說:“麥積山,后秦姚興鑿山而修,千崖萬像,轉(zhuǎn)崖為閣,乃秦州勝景。”......
五代天水詩人王仁裕登麥積山賦詩:“躡盡懸崖萬仞梯,等閑身與白云齊;檐前下視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絕頂路危人少到,古巖松健鶴頻棲;天邊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題?!?.....
杜甫亦有詩贊曰:“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水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
以上詩篇即明了了麥積山石窟的由來,又描繪出麥積山石窟的巍峨險峻、佛龕的美輪美奐,可見其流芳千古、令人贊許的歷史及藝術(shù)價值......
說起麥積山石窟的由來,我們就不得不提及一位君王和一位高僧,這位后秦君主就是姚興,那位高僧就是鳩摩羅什......
據(jù)傳:后秦姚興一直耳聞鳩摩羅什大師的博學(xué),在其掌握政權(quán)之后就很想將身居他國的鳩摩羅什大師據(jù)為己有,甚至不惜出兵“相請”,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博弈,姚興終于將鳩摩羅什大師請入常安,并斥巨資興建了一座“逍遙園”供鳩摩羅什譯經(jīng)、講法......
在中國歷朝歷代,論起帝王對佛教的認識中,姚興堪稱一位出類拔萃的君主......
姚興受鳩摩羅什的影響極大,隨著其對佛教的認識越加深刻,便產(chǎn)生了要建造一座巨大規(guī)模石窟的念頭,這一想法得到了鳩摩羅什大師的支持......
那么最終這座大型石窟的選址,就確定在深藏在秦嶺群山之中的古秦州麥積山,古秦州是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那里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媧的誕生地,也就是現(xiàn)今的甘肅天水......
于是,麥積山石窟就這樣誕生了!
經(jīng)古絲綢之路佛教東傳,從后秦開始,一些開化明智的少數(shù)民族君主開始提倡漢化,并努力尋找一位能令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共同信仰的“神明”,于是佛教即開始一代又一代的傳播延續(xù)下來......
麥積山石窟現(xiàn)有編號洞窟221個,保存了歷史上各個時期不同風(fēng)格特點的各類雕塑7800余尊,壁畫1000余平方米。尤以北魏、西魏、北周和隋代的窟龕數(shù)目和造像最多。其中北魏時期達到了麥積山開鑿造像的高峰......
為何北魏是開鑿石窟的巔峰時期?
北魏孝文帝時期,帝王對佛教的重視及普及,推動了佛教藝術(shù)的發(fā)展。其中同期或孝文帝時期前后開鑿的就有云岡石窟、龍門石窟,也在那一時期,麥積山石窟的開鑿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
經(jīng)過北魏時期的開鑿,麥積山石窟已經(jīng)是窟龕密布、香火旺盛,聞名遐邇。北魏之后,隨著政治中心的轉(zhuǎn)移,常安再次成為了佛教的中心。北周時期,麥積山石窟的雕塑數(shù)量已居全國之首......
據(jù)《梁高僧傳》記載:南朝宋年間,高僧曇弘禪居在麥積山,不久名僧玄高也來了,二人共住寺院,常年有學(xué)徒三百余人聽其講法,可以看出當時麥積山佛事之繁榮鼎盛。時至西魏剛剛立帝時,在這里“再修崖閣,重興寺宇”。再說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此戴發(fā)修行,賜死后“鑿麥積崖為龕而葬”。再至北周保定、天和年間,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鑿造七佛閣,大詩人庾信為此還寫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隋文帝仁壽二年,楊堅在全國敕葬“神尼舍利”時,秦州使將舍利葬在麥積山頂上,現(xiàn)在山頂還有高九點四公尺的隋代舍利塔巍然屹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不斷對麥積山開鑿或重修......
總結(jié)下來,自后秦開始開鑿石窟后,北魏、西魏、北周、 隋唐續(xù)鑿, 北朝至隋唐時期為麥積山開鑿的鼎盛時期,其中目前麥積山石窟保留下來的窟龕屬北朝數(shù)量最多......
宋代直至明清時期,對麥積山石窟大部分北朝洞窟造像及壁畫進行了重塑重繪,關(guān)于這種說法是有歷史依據(jù)的。譬如1982年對麥積山石窟進行大面積修復(fù)時,從主佛右臉內(nèi)發(fā)現(xiàn)《金光明經(jīng)》抄本一卷,還在眉心發(fā)現(xiàn)白瓷碗一件,碗底題有“宋紹興二十七年甘谷工匠高振同”,表明南宋時期確實曾對麥積山石窟進行過大面積修復(fù)......
以上即是麥積山石窟由來的大體脈絡(luò)......
麥積山石窟有別于其他石窟之處中國著名的四大石窟分別為: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以及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其中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和云岡石窟以石刻造像享譽四方,敦煌莫高窟以壁畫著名......
麥積山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山體巖石為紅色砂巖、礫巖,它的地貌決定其不能像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那樣雕鑿大型石像,它是以精美的泥塑藝術(shù)聞名中外的,這也是麥積山石窟與其他石窟最大的不同之處......
請注意!正如標題所言,中國四大石窟里,麥積山石窟是唯一在游覽過程中有可能會發(fā)生恐高癥狀的石窟......
如前文所提示,這也恰恰是麥積山最為與眾不同之處,它是獨立的山峰,其隱匿在秦嶺的大山深處,因此開鑿石窟的時候,窟龕極不便于作橫向的布置,而只有向上作縱向的發(fā)展和延伸......
正所謂登臨其上,令人心驚膽戰(zhàn),有“緣空躡虛不敢下顧”之感。難以想象古人當年是如何艱難的劈山鑿洞,修建那么宏偉的窟龕和佛像,他們又是如何架起這些千仞懸崖上的“飛梁棧道”,這些與其他石窟比較起來,就顯得太與眾不同了......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麥積山高度只有142米高,原來完整的山體由于唐開元年間的大地震,使中部洞窟塌毀,使現(xiàn)存洞窟成東、西兩崖分布。中國四大石窟中,麥積山石窟周邊環(huán)境最為秀麗,這里翠柏蒼松、山清水秀、溪石相映成趣,素有“隴上林泉之冠”的美譽......
麥積山石窟絕大多數(shù)凌空穿鑿于20至70米高的懸崖峭壁,由走廊、山樓、崖閣、摩窟及摩崖龕構(gòu)成......
據(jù)說當年開鑿石窟的時候,是先在周邊山林伐木,然后堆積木材至80米高處,再開始施工,搭建一層層的木棧道。古人稱贊曰:“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
麥積山附近百姓也流傳著“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后有麥積崖”的諺語,真的太神奇了......
麥積山石窟在開鑿過程中所用木材的量非常大,這與麥積山所處的秦嶺山區(qū)擁有相當豐富的木材資源的實際情況相吻合。有關(guān)史料也都有所記載,更為有趣的是距離麥積山石窟不遠,與其同處于秦州地域的武山縣拉梢寺石窟,也有這種關(guān)于開鑿時使用大量木材的傳說......
麥積山140多米高的崖壁上,棧道層層交織相連,多達12層之多,俗稱“十二聯(lián)架”。麥積山石窟分為東西崖兩部分,東西崖間有上下兩層棧道連通,上層棧道距離地面70多米,最為驚險,被稱為“天橋”,麥積山棧道東上西下,不走回頭路,故而有恐高癥者在棧道高點必然會極為恐慌,其實這一次我們一行的數(shù)位友人就發(fā)生了嚴重的恐高癥狀......
麥積山石窟同敦煌莫高窟等一樣,是集建筑、雕塑與壁畫為一體。但由于麥積山所處的潮濕環(huán)境使得大部分洞窟的壁畫未能保存下來,而適合麥積山崖體狀況及氣候條件的泥塑造像卻大多完整地保留至今,而且時代序列清晰,這也成為麥積山石窟與眾不同的獨特魅力所在......
當然麥積山石窟有別于其他石窟的地方遠不止這些,我們在以下的講述中盡可能的提及整理出來......
麥積山石窟為何能保留下來?在歷史上享有至高無上地位的麥積山石窟,為人所知不過才半個多世紀,這是為什么呢?分析下來大致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麥積山位于天水市東南45公里秦嶺山脈西端的崇山峻嶺之中,早前交通極為不便,而且道路經(jīng)常會因為自然災(zāi)害等原因中斷......
二、當年山野土匪橫行、麥積山所處地區(qū)治安狀況極差、實為人跡罕至之地......
三、麥積山石窟開鑿于險峻的斷崖上,連通窟龕的木棧道年久失修極易損毀,致使很多窟龕都無法攀登到達。據(jù)記載,西崖上部石窟,甚至長達數(shù)百年無人登臨......
然而,也正是這些艱難險阻及諸多不利因素,使得麥積山石窟躲過了歷史上的多次劫難。譬如北魏之后的兩次滅佛運動,正是那些因素保住了麥積山的佛像......
以及近代以來,西歐的、日本的所謂探險家們,他們大肆盜掠其他三大石窟,其中尤以敦煌壁畫和經(jīng)卷被盜取最為慘烈??墒?,他們卻未發(fā)現(xiàn)隴上還有麥積山石窟的存在,麥積山石窟才幸免于難......
麥積山的泥塑到底是怎么雕塑而成的呢?前文我們有所描述,先伐木堆高,然后修筑了高空棧道,這時候古代的工匠在離地面幾十米的崖壁上開鑿出石窟的雛形,在粗糙的巖壁上鑿出佛像身軀的大概行制,然后用木頭制成人體骨架固定在崖壁石胎上面,這一點我們在參觀過程中已經(jīng)看到了西崖已經(jīng)損毀的菩薩塑像所裸露出來的大型木制骨架,最后工匠們再用混有植物纖維的泥土來塑像......
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他們通常會用粗纖維的秸稈和泥來制作塑像的軀干,用麻絲和泥做四肢和肌肉。而在臉部和表面皮膚細膩的地方,甚至使用了棉花的纖維來獲得細致而堅硬的泥塑效果,最后才是彩繪......
麥積山石窟的華彩篇章我們沿著后世用鋼筋混凝土重新打造的棧道拾階而上,能感受到每一尊佛像穿越歷史的風(fēng)霜,在這里微笑了上千年,它們的魅力都是不朽的......
麥積山石窟至高無上的藝術(shù)價值,得益于它龐大而又精美的泥塑,這些泥塑像,建造時間雖然跨越一千六百多年的周期,但整體都保持著非常高的造型水準......
從公元5世紀一直到18世紀,麥積山石窟擁有魏晉南北朝、隋唐、宋代和清代,具有各個時代特征的泥塑像,而每一個朝代的帝王、高僧、藝術(shù)家和工匠,都會將那個時代對于“美”的理解,大膽地附加在這些雕塑身上,所以我們在麥積山石窟中可以看到那么多姿態(tài)優(yōu)雅、甜蜜微笑的佛像,無不為之動容......
根據(jù)史料記載和研究發(fā)現(xiàn),麥積山石窟呈現(xiàn)不同的時代特征,羅列如下:
后秦(公元384-417年):開鑿初始階段第74、78窟......
北魏(公元386-534年):鼎盛時期第115、133窟......
西魏(公元535-556年):極為精彩的第127、121窟......
北周(公元557-581年):創(chuàng)新階段的第4、62、44窟......
隋代(公元581-618年):第37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豐滿圓潤第5窟......
宋(公元960-1127年):大規(guī)模修繕階段的第165窟......
現(xiàn)存洞窟由麥積崖本體和東面的王子洞窟區(qū)三部分組成?,F(xiàn)編號窟龕221個,西崖142個,東崖56個,王子洞窟區(qū)20個,另外,2007年在中區(qū)崖根外部塌落的堆積中清理出三個殘空窟,分別編號為第219、220、221號......
我們進入景區(qū)以后,拾階而上,最先看到東崖中部13窟,雕塑以“華嚴三圣”著稱,屬于隋代開鑿宋代修繕的大佛像,極為精美震撼......
很遺憾,我們這一次沒有參觀到133號特窟,但是我們從相關(guān)資料和影視紀錄片中不止一次的聽聞“微笑的小沙彌”,在麥積山石窟眾多的泥塑精品當中,133窟的小沙彌造像不論是外形,還是內(nèi)心情感的刻畫與表現(xiàn),都屬于北魏時期的經(jīng)典之作,大家如果有機會再去,一定不要錯過......
麥積山石窟中華彩的篇章數(shù)不勝數(shù),一定要放慢腳步仔細的欣賞......
關(guān)于麥積山保護修繕我們在游覽過程中見到了很多科技人員在進行相關(guān)的監(jiān)測,我們了解到,麥積山石窟的保護修繕工作自從七十年代開始從未中斷過......
我們了解到:1976年,文物部門投入200萬元維修,打進2300支鋼釬鞏固山體,歷經(jīng)十余年,又用特制泥漿修補縫隙。一期工程結(jié)束后,再投入100多萬元對滲水注漿。時至2006年,麥積山引起世界銀行關(guān)注,投資1.54億元,進行大規(guī)模的修復(fù)......
對于以上的保護和修繕,我們倍感欣慰,最后讓我們一起祝愿麥積山石窟永遠的微笑下去!......
圖文原創(chuàng):文藝蜀黍看世界,歡迎關(guān)注!
Hash:0b64d9c9adbb786f569e7c25dfbd54ac33b578ad
聲明:此文由 文藝蜀黍看世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