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中衛(wèi)勝金關
勝金關在中衛(wèi)市區(qū)東約25公里與中寧縣分界處,屬沙坡頭區(qū)鎮(zhèn)羅鎮(zhèn),位于中寧北山南麓,衛(wèi)寧平原中部的丘陵地帶。北面山巒起伏,沙丘縱橫。南在是滔滔的黃河水,像一條白色的玉帶婉蜒東下。包蘭鐵路穿行在山河之間,關城下面有一座隧道,洞口陡峭的石壁上鐫刻著“勝金關”三個道勁、端正的大字。這里山河阻隔,路通一線,自古是兵家扼守的雄關要隘,也是著名的古戰(zhàn)場。
明代,參將韓玉見這里山勢險要,就奏請朝廷筑關防守。因這里歷史上曾北阻金兵,加之關隘之險勝似金陵潼關,故而取名"勝金關"。
《嘉靖寧夏新志》云:"在城東六十里。弘治六年(1493年)參將韓玉筑,謂其過于金徙潼關。"《中衛(wèi)縣志》日:"黑山之南支,如怒犀奔飲于河,即勝金關也。石峰橫峙,隔河與南岸泉眼山相對,拱抱縣城為一關鍵云。"古詩云:"銀川到此啟管鍵,襟山帶水不可越。"是寧夏西路要隘。明代修筑,清代置分守參將率兵防守,并設公館。至清同治四年(1865)提督梁生岳全軍覆沒于此而廢。
公元1226年,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率領著浩浩蕩蕩的蒙古鐵騎,經此關隘,南沙黃河九渡。成吉斯汗死后蒙古軍秘不發(fā)喪,又北上攻下興慶府滅了西夏。元代在勝金關以西設應理州;明清兩代均以重兵扼守。
明弘治元年(1488)始建該關,萬歷四十一年(1613)重修,毀于清同治五年。勝金關是長城重鎮(zhèn)中衛(wèi)城的咽喉,如果攻下勝金關,便可長驅中衛(wèi),再無險可守。勝金關堡在中衛(wèi)市市區(qū)東25公里與中寧縣的分界處,屬鎮(zhèn)羅鎮(zhèn)。城堡為中衛(wèi)東部屏障,約60米見方,城墻殘高l一4米不等?!都尉笇幭男轮尽吩?"在城東六十里。弘治六年(1493年)參將韓玉筑,謂其過于金徙潼關。"
清初平定青海羅布丹津和天山北路厄魯特部之亂;乾隆年間平定準格爾等反清武裝集團。在歷次戰(zhàn)役中,勝金關均為清軍重要的進軍路線和軍械糧草的運輸線。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一月,皇太子(即后來的雍正皇帝),曾親率大軍由北京出發(fā),分三路進兵青海。翌年農歷二月十九,大軍到達今中寧縣棗園堡,隨后由勝金關經中衛(wèi)縣至甘肅的永登,開赴安西。
同治五年(1866年)閏五月,陜西回軍首領白彥虎所屬的馬正和、俞彥祿、畢得材等部,以輕騎兵日夜兼程奔襲定運營(今阿拉善左旗巴音浩特)。蒙古阿拉善王根據(jù)當?shù)?a href='/shamo/' target=_blank>沙漠大、水源少的地理特點,以重兵扼守沿途水道,并堵塞沿途水井。回軍大隊人馬苦于無水,困在茫茫的沙漠之中。因干渴不得已扭沙漠中艱難撤出。這支沿賀蘭山西麓南下繞出沙漠的回軍,乘清軍不備,突襲勝金關,全殲守軍。清軍守將提督梁生岳僅以身免,只身一人狼狽逃回廣武。勝金關清軍尸骸累累,兩年之后才由清軍統(tǒng)領黃鼎掩埋。
僅一河之隔的清軍提督曹克忠收容勝金關的敗兵,由四百戶(恩和堡)退至寧安堡。繼而退人茶鹽廳(今海原縣城),旋又退甘肅靖遠。
這次戰(zhàn)役后,清軍聞鳳喪膽。戰(zhàn)報傳到京城,清朝皇帝十分震恐,命令曹克忠整編收容數(shù)營殘兵敗將,立即進駐勝金關,卡住通往甘肅、青海之路的咽喉要隘。隨后又調川軍黃鼎部到中衛(wèi)增援。
信息來源:中寧消化病醫(yī)院
相關鏈接
勝金關是中衛(wèi)軍事關隘的代表,地處沙坡頭區(qū)與中寧縣的交界處。如今來到此處可以看到,一邊是翻滾的黃河水,水面壯闊氣勢洶涌,另一邊則是形狀像極了“和諧號”車頭的一段殘存的山體,建有長城烽燧,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雄關漫道,訴說著一段歷史。
勝金關
黃河岸邊的一段古老傳說
有關勝金關的一段傳說,在當?shù)貜V為流傳:很久以前黃河北岸盤踞著一條金龍,而距此不遠的南岸居住著一條青龍。二龍各據(jù)一方,相安無事。后來,北岸的金龍羨慕南岸河邊的良田和富足的生活,企圖獨霸這一帶。適逢有一年黃河發(fā)大水,淹沒了南岸,金龍乘勢過河趕走了青龍,在此興風作浪,不斷禍害黎民百姓。朝廷得到急報,便派了高僧、道士前來,會同邊關守將及當?shù)匕傩眨徥瘔q龍,誦經鎮(zhèn)蛟。無奈金龍已經得勢,眾人白天將山挖斷,晚上山又自動合上。人們無計可施,只好禱告上蒼垂憐,拯救生靈。眾人的虔誠祈求感動了太白金星,他化作道士來到人間,教人們挖山拉斷山腰龍體,果見金龍血水噴涌,山體再也無法合在一起。自此便在黃河兩岸出現(xiàn)了兩座高聳對峙的山頭,成為西北邊陲的重要屏障。
到了明代,參將韓玉見這里山勢險要,就奏請朝廷筑關防守。因這里戰(zhàn)勝過金龍,歷史上又曾北阻金兵,加之關隘之險勝似金陵潼關,故而取名“勝金關”。
《中衛(wèi)縣志》記載:“黑山之南支,如怒犀奔飲于河,即勝金關也。石峰橫峙,隔河與南岸泉眼山相對,拱抱縣城?!币鉃楦?a href='/daxiong/' target=_blank>大雄偉的勝金關如犀牛撲水,鎮(zhèn)守著中衛(wèi)縣的東大門。
驅車前往,“怒犀奔飲于河”的壯美已無從領略。唯一見證歷史硝煙的是一段百米有余的長城遺跡,坡勢平緩,植被稀疏而齊整,沒有奇峰怪石,也沒有古樹林立,只有一座孤零零的烽火臺矗立在頂端,就像一位退役卻不甘心的士兵,守衛(wèi)著這片土地的寂靜。昔日洶涌磅礴貼近關隘的黃河水,如今已退至數(shù)里之外,河水退去的河灘地,成為豐產的良田。一塊寫著“長城”的石碑立在山體下,標注下些許歷史的痕跡。
歷史鏡頭中的勝金關
但是,歷史上的勝金關絕不是我們看到的這般寧靜而太平。勝金關與打硙口、三關口和鎮(zhèn)遠關合稱為寧夏“城防四隘”。
明朝時期,勝金關是北方蒙古游騎入侵中原的四條主要道路之一。弘治以前,蒙古部族騎兵時常窺伺南侵,少則出動五六千人,多則一兩萬。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參將韓玉奏請朝廷筑關防守,明朝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重新修葺。山巔之上建有墩臺(烽火臺),13米見方,高4米。距烽火臺10米處還建有三座“品”字形兵營,每座兵營長約60米,寬約40米,周圍筑有石砌圍墻。外側借山坡之勢經人工斧鑿而成絕壁,在緩沖的西山坡,從山頂依山勢筑關墻至山腳下,設有關門。明代除在此設兵守護外還建有驛站,名曰“勝金驛”,常備馬30匹,卒15名,糧90石。
清初平定青海羅布丹津和天山北路厄魯特部之亂;乾隆年間平定準格爾等反清武裝集團。在歷次平叛戰(zhàn)役中,勝金關均為清軍重要的進軍路線和軍械糧草的運輸樞紐。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一月,皇太子胤鎮(zhèn)(即后來的雍正皇帝),曾親率大軍由北京出發(fā),分三路進兵青海。翌年農歷二月十九,大軍到達今中寧縣棗園堡,隨后由勝金關經中衛(wèi)縣至甘肅的永登,開赴安西。前后數(shù)次重大軍事活動,大批朝廷軍隊和器械糧草都是經過勝金關開赴前線的。勝金關也因此繁忙起來,驛站擴大了,人員、驛馬增多了,軍情塘報往來穿梭,關下塵土飛揚,奔馳著傳遞消息的驛馬。
1958年修建的包蘭鐵路穿越勝金關,在此開鑿隧道654米,之后S201國道和中寶鐵路、太中銀鐵路又先后在這里交會,歷史上的咽喉之地變成坦蕩通途。
余丁鄉(xiāng)所在位置
勝金關外余丁鄉(xiāng)
“如果你們想了解明代的衛(wèi)所制度,應該去一趟勝金關附近的余丁鄉(xiāng)。之所以叫做‘余丁’,是因為明代寧夏衛(wèi)在役軍士和屯田兵士的子弟稱為‘余丁’。此處一條渠稱為余丁渠,后鄉(xiāng)以渠得名。”中衛(wèi)的文史專家講起勝金關時,特別談到了距此不遠的余丁鄉(xiāng)。
明朝軍隊編制實行“衛(wèi)所制”。軍隊組織有衛(wèi)、所兩級。一府設所,幾府設衛(wèi)。衛(wèi)設指揮使,統(tǒng)兵士5600人。衛(wèi)下有千戶所(1120名士兵),千戶所下設百戶所(112名士兵)。軍隊來源為世襲的軍戶,由每戶派一人為正丁至衛(wèi)所當兵,軍人在衛(wèi)所中輪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給軍隊及將官等所需。其目標在養(yǎng)兵而不耗國家財力。據(jù)專家考證,余丁鄉(xiāng)最早的人口來源為軍人家眷以及退役老兵。結合歷史資料,記者梳理出了余丁地名誕生的由來:明朝洪武年間,由于國力較弱,統(tǒng)治者無力控制邊陲,便將寧夏鎮(zhèn)、靈州、鳴沙等地居民遷往關中,當時中衛(wèi)本地居民留下的丁口與駐軍一并編入衛(wèi)所,共同屯墾,剩下來未能入編的軍屬以及投親靠友者成為“余丁”,制定區(qū)域、劃給荒地、配給耕資,開墾駐守。
關于“余丁”名字的由來,還有另一種說法。當我們走訪余丁鄉(xiāng)余丁村的村民時,他們講,余丁村的人口最早來源于明代山西大槐樹移民,“一個地方安置一部分人,安置到最后,余下的人就安置到這兒了,所以叫‘余丁’。”這種說法似乎也有些道理。
在余丁村村委會,我們碰上了余丁村60歲的村民雍天命和他年逾八旬的父親。據(jù)他們講,余丁最有說頭的典故是“余丁早春”。由于地處雙龍山(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金龍和青龍呢?)山灣之中,東南九曲黃河環(huán)抱,余丁村的春天要比別處早來十多天,當余丁的樹已披上一襲綠裝時,別處的樹才剛剛萌出嫩芽。
相傳清代初期康熙訪賢路過余丁,正是清明前,別處的樹木還伸著向空索物的枝干,而這里的楊柳已經拋出綠芽,農家地里一片蔥綠。康熙吃驚地說:“此地楊柳發(fā)青春到早,余丁早春也?!弊源艘院?,“余丁早春”就被人們傳開了,在“中衛(wèi)八景”中占領了一席之地。
得地利之便,余丁是一處風調雨順的富庶之地。村上一位女干部對我們講,她1981年嫁到余丁來,這么多年,從來沒見過這里下冰雹,可以說是旱澇保收。村里的老人們則把風調雨順的功勞歸結為不遠處雙龍山大佛寺的護佑。
歷史與傳說,古老與現(xiàn)代,就這樣在此交織,形成這里別樣的地域文化。
來源:新消息人文讀庫
Hash:6b7c9ac0f3bc448d63e86d67e614fba16899c80e
聲明:此文由 中衛(wèi)發(fā)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