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游三門塘:三門塘,北侗第一寨,古老神秘,值得一游
暮 游 三 門 塘
陳珍秀
說起三門塘,我對它一直有很深的愧疚感。因為,我曾經在離它不遠的坌處中學工作了五年,但是,我都從未去過那里。后來,因工作需要,我離開了坌處中學。每每聽見別人津津樂道地談到三門塘時,我的愧疚感更深了。終于,去年的夏天,幾位同學去了一趟??墒?,由于一同學忙著趕往外地,我們也就是走馬觀花似的轉了一圈,便草草離開。
為此,我一直“耿耿于懷”。盡管我現在居住的地方離三門塘也不遠,但種種原因使得我好久都難以實現這一愿望。
昨天,從天柱參加一同學父親的吊唁禮后,又急忙趕回學校上晚自習。路過三門塘時,我顧不上時間的緊迫,要求徑直驅車前往……
此時已是下午的五點半,過了坌處新集鎮(zhèn)大橋,幾分鐘的時間,我們就來到了三門塘。映入眼簾的:右邊,是沿寨而伸遠的仿白玉石欄桿。它猶如一道屏障,把三門塘的城堡分界于村邊的江水。它又像一條長長亮麗的弧線,牽引著人們的思緒,融入三門塘悠久的歷史中去。讓身處這個位置的我們,領略了它“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風采。左邊,對稱白玉欄桿的是同樣延伸而排開、整整齊齊的竹籬笆。這一左一右、一高雅搭一略顯斑駁的竹物,并無高貴與簡陋之分,倒顯得新舊搭配,相得益彰。石欄與籬笆之間,一條滿鋪青石板的路,干凈整潔,扇形般直伸到村寨的那頭。倚靠石欄,那滿滿的江水,滿滿的綠。頓時能擴開你的眼界。讓你的世界亮起來!從這個位置望去,剛才路過的石橋,如果用彩虹來描寫,那就太落俗套了。尤其是這暮至時分,多雨季節(jié)的天空,沒有一絲夕陽的眷顧。那石橋,倒像一雙迎接游子回歸故鄉(xiāng)的手掌,它就像盼兒回家的母親,守望在家門口的江面,以溫暖的懷抱,隨時迎接在外打拼疲憊了的兒女,這更是家鄉(xiāng)人心中永遠的念想!把目光收近些,石欄的側下面,輕泊岸邊的幾只小漁船,船棚的油紙已在時代的變化中,代替了竹篾的青黃。船身的朱紅色,印證了人們生活的興旺。漁船的不遠處,一壟淺綠的水草,那是給村寨人們無窮力量的生命榜樣!還有那被水久浸不摧的古樹枯干,無論風吹雨打、盡管枝葉未余,它仍然以頑強的生命力,堅固著生命歷程中的守望。對望過岸,滿滿的江水,微風吹皺了它的臉龐,粼粼波光,不會像大海那樣,讓你的欲望膨脹。而這,只是如安穩(wěn)如斯、淡定如斯的處世篇章。
沒有正午的悶熱,沒有夕照的溫暖,撲面而來的,是雨季帶來的陰沉??墒牵@一切都不能阻擋我的興致。我盡情徜徉在玉欄青石板的堤岸。仲夏的風,居然還那么使人感到涼颼,這更是恰到好處:它為我驅逐了正午的炎熱,為我拂去內心的浮躁,讓我或多或少在嘮叨生活的煩躁時,讓我得以暫時的安慰。天空,不再像先前那樣浩遠,只有那一灣江水,依然那么微瀾不驚。來到由鵝卵石鋪就的花街,能看見唯有幾平米寬的亭閣,前面的小石縫,中間略有些苔痕,一位老人悠閑地坐在門前的木椅上。無需打招呼,老人投以溫和的笑。他那滄桑又矍鑠的神態(tài),見證著這里人們的生活足跡。
佇立劉氏宗祠前,我被它的建筑圖案所吸引住。這座始建與清乾隆初年的古建筑,占地250平方米。它猶如高聳的山墻,墻脊錯落起伏。上面刻有人物、花草、禽獸等各式泥塑和水墨畫。一切都那么惟妙惟肖、呼之欲出。盡管現代有著高端的科技雕刻,但是,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的精湛技藝。我很慶幸自己來得正是時候,甚至竊喜上次那位忙著趕路的同學,沒有他的匆忙,就沒有我今天的重游。上次來時,正是中午,偌大的陽光,把家祠的容顏反射得不能仔細觀看。這么高大的形象,那天,在烈日下,直刺我們的眼。我們只能側目瀏覽一遍,便沒有了任何印象。而今天最好,雖是傍晚,然而夏季的夜晚總是姍姍來遲。所以,今天我有幸飽覽了家祠的全貌。尤其是大門上方那只一只展翅飛翔的鷹、和在兩旁高聳的兩根墻柱,加上對稱地塑有的44個拉丁字母、嵌在上面的那一彩塑時鐘,都顯得那么雄壯有力。那時鐘,把時間定格在早上九時十二分這個晨曦時刻。此時的我,仿佛置身于那個早晨。我的心情,不再像先前那樣(尤其是今年都已參加了好幾次生命的祭奠禮)消沉惆悵。抬頭一望,暮色中好像看見有一絲亮光……
再往里走,便來到了村落的三圣宮。一位老人用熱情地方式接納此時的拜訪者。老人告訴我:三圣宮修于明代,它具特色的是屹立的那塊石碑,它石碑的正、反兩面鐫刻著密密麻麻的文字,記述了修建三圣宮及倡修義學的過程。暮色中,我仍可以仰望這座高4.2米、寬1.5米的大石碑。記得初中時學過《趙州橋》一文,在知道了趙州橋的來歷的同時,更感嘆的是造匠們的精湛技術。今天,這里,我同樣在發(fā)出疑問的同時,贊嘆和崇拜古人的艱辛與智慧:在當時沒有機械牽引的年代,人們居然可以將這些重達數十噸的龐然大物搬運到此并豎立起來,這是我們現代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生活中,人們往往喜歡擺弄現代文明科技而嘲笑古人的落后。今天,在這里,我同樣想告訴你們,古人的許多智慧是我們今天所不能低估的!
暮色愈漸愈濃,加之還要趕路,我只好停住前行的腳步。回到沿河的青石板路。一陣微風吹來,路邊的杉木、楠木、銀杏、青楓……各種樹葉糅合的響聲,襯托了整個村莊的寧靜。還有一些景點未能到達、還有許多的知識沒能詮解。留給下一次吧。正如每個人要走的路,哪有一次就能到達、一次就能走完的?留一點懸念,或許會有更多的收獲呢……
——廣告——
Hash:00d72673e738f5204e32e9d276b28033cdc369f2
聲明:此文由 秘境黔東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