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這座山有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
在房山(老)縣城西十五里,在幾條山脈的交匯處,有一座東西走向、巍峨挺拔的高山,因山東西兩側(cè)均有貓耳狀的雙峰,故名“貓耳山”;因西峰較東峰尖聳,生活在山西側(cè)的南窖人又稱之“馬耳山”。
在古代,貓耳山是阻擋西北游牧民族侵擾華北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秦朝曾稱大防嶺,后稱大防山。至金代,因其主脈“望之明秀異常,宛然如室”,更名為大房山。
從秦代至唐代,貓耳山以西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活動范圍。907年,盧龍節(jié)度使劉仁恭控制這一地區(qū)后,在大安山稱帝。后梁將軍李小喜兵攻大安山,擄劉仁恭。
▼劉仁恭
▲李存勖畫像
“五代梁貞明三年(917),契丹圍幽州,晉王李存勖遣李嗣源等趣救,至易州,一步多騎少,不利平原,乃自易州北逾大房嶺,循澗而東。距幽州六十里,與契丹遇;契丹卻,晉兵翼而隨之。契丹行山上,晉兵行澗中,每至谷口,契丹輒邀之。嗣源等力戰(zhàn),敗契丹兵于山口,乃得出至幽州。”這是史書上記載的發(fā)生于大房山地區(qū)的著名戰(zhàn)役。
宋、遼時期,大房山是南北政權(quán)的疆界,東麓的山前平原是雙方廝殺的戰(zhàn)場。1126年,金滅北宋,完全控制了大房山地區(qū)。上世紀八十年代,曾有南窖村民在建房時從宅基地挖出金都統(tǒng)(旅級)大印,說明大金曾對這一帶的統(tǒng)治。
▲南窖翁橋
貓耳山海拔1307米,頂峰地處三峰交匯之處,因邑人于山峰上采集樹木的葉子為茶,故名茶樓頂。又因此處三峰鼎立,形似鼎爐,又名茶爐頂。
眼底迷塵界,藜端扶曜靈。洪流懸似線,滄海渺如榮。
林隱琳宮壁,苔侵石磴青。云根蟠日月,風(fēng)隧走雷震。
野蔌名難辯,山茶更馨生。平生未到此,一醉任沈冥。
▲這是清代詩人陳效忠對茶樓頂景色的生動描寫。
▲茶樓頂遠景
茶樓頂上現(xiàn)有一片茂盛的松樹林,俗稱“大平臺”。如非身臨其境,絕對想象不出這里竟是一塊10畝左右的平地。
在大平臺上的樹林里,有枯井一眼,地上遺有漢白玉柱礎(chǔ)、刻文條石等石構(gòu)件,隨處可見散落的溝紋磚殘片。漢白玉柱礎(chǔ)石長80cm,寬77cm,底為正方形,中心圓直徑69cm,圈厚16cm,內(nèi)壁深27cm。不難判斷這里曾經(jīng)有過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
從陽坡沿山谷南下2里許,還有一座東西長70米,南北寬50米的大平臺,這里有一個被驢友們戲稱為“五星級”的石墻羊圈。在羊圈東側(cè)的雜草從里,悄無聲息地躺著兩塊漢白玉殘碑。字跡還算清晰的碑文為我們揭開了這里塵封了上千年的歷史記憶。
石碑為漢白玉質(zhì),名為“房山靈峰寺”碑,碑高133cm,寬6cm,厚12cm。額書“房山靈峰寺記”。從碑文可知,靈峰寺始建于隋唐時期,重建于唐僖宗光啟二年(886年)。至遼興宗重熙十五年(1046年),高僧章上奏請皇上欽賜寺額“靈峰寺”,取靈山鷲峰之義。后來的主持華嚴大師喆公曾得到朝廷“官賜紫袍”的殊榮。
1153年金改燕京為中都;金廢主完顏亮貞元三年(1155年),開奠“秀拔渾厚,云雨之所出,萬民之所瞻”的風(fēng)水寶地--大房山為陵寢,遷太祖阿骨打、太宗吳乞買葬于此地,縣遂得“萬寧”之名,寺屬治內(nèi),為陵寢寺院。山南腳下的圓明寺被稱為“下寺”,靈峰寺被稱作“上寺”,故茶樓頂又有“上寺嶺”一說。上寺雖圮,下寺猶存。
▲下寺主殿
▲寺內(nèi)壁畫
1156年,金廢主又遷來始祖等10個帝陵。1181年金世宗封大房山山神為保陵公,禁止在大房山采樵弋獵。迨明昌(金章宗)改元(1190年),于茶樓頂建崇圣宮、白云亭。明昌二年,改縣名為“奉先”,屬涿州。此后在金陵還葬有23位后妃及多位王爺(如金兀術(shù))。
靈峰寺的院落沿縱軸線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分立東西兩側(cè),大雄寶殿等建筑依地勢上升,門樓廊院環(huán)布其中,東西兩邊為配殿及僧舍,金像莊嚴,煥然輝耀。晨鐘暮鼓之聲回蕩于山間。
謎底終被揭開,山頂上的建筑原來就是崇圣宮和白云亭的遺址。崇圣宮是專為章宗興建的高山行宮,俗稱金章宗歇涼臺。據(jù)《金史》記載,金章宗曾先后12次謁奠金陵。
金亡,其后人女真族一直來金陵祭祀。明末,女真族起兵反明,改女真族為滿族,建立后金政權(quán)。天啟元年(1621年),明朝罷金陵祭祀,但明軍在東北與滿人多次交戰(zhàn),均吃敗仗,令明熹宗朱由校愁眉不展。
▲明熹宗
迷信于風(fēng)水學(xué)的明熹宗請來陰陽大師。陰陽師進行一番踏勘,煞有介事地認為滿人發(fā)祥于渤海,氣脈相關(guān),金陵王氣太盛,只有拆毀山陵、劚(zhu)斷地脈才可破解眼下的危局。
天啟二年,朝廷派兵搗毀金陵,挖開地宮,剖棺棄尸。同屬金陵的崇圣宮、白云亭和靈峰寺也未逃脫被毀的命運。天啟三年又在太祖陵之南建關(guān)廟壓制金陵的王氣。為徹底改變金陵的風(fēng)水,朝廷又令工匠在貓耳山的巖石上刻佛造像。
大明朝廷的愚蠢行為并未改變其很快滅亡的悲慘命運。茶樓頂上除去遍地的殘磚斷瓦,只有崇圣宮遺址西側(cè)一塊相對完整的線刻棋盤向過往的游人展示著無可言說的歷史蒼涼。傳說此為金章宗與靈峰寺僧人下棋的古弈臺。
鳥兔雙跳照八荒,仙家刻漏獨舒長。
爛柯山遇王樵后,又見殘棋如大房。
----《石棋盤山》清.張士法
坊間傳聞明朝廷在貓耳山上共造像72尊。至今在貓耳山周圍地域仍有“上寺嶺,七十二個佛,找到銀子往家駝”的民謠留傳。
現(xiàn)保存最完整的佛像位于古奕臺東側(cè),雕刻在一塊不規(guī)則青石上。佛像開光面高90cm,寬71cm。造像兩尊,并排端坐,左為土地爺,右為武將。土地爺頭頂高官帽,面容慈祥,雙耳下垂,身穿長袖袍端坐姿,右手下垂;武將頂盔罩甲,右手握寶劍觸地,左手叉放于左腿上,雄姿威武。
神像右側(cè)刻兩行題記為:“大明天啟元年造土地爺,四川僧本心,石匠李見”。本心系峨眉山來的高僧。
沿山脊向東可達貓耳山東峰,這里是白云亭的位置。峰頂今存石刻佛造像一尊。佛像刻于巖石側(cè)面,佛像通高40cm,下寬30cm。佛像結(jié)跏趺端坐,身披袈裟袒胸,衣紋折線紋理清晰,以右手露于右膝,指頭觸地做觸地印,以示降服魔眾,左手當胸,手心向上結(jié)定印,可惜佛頭無存。佛像刻法與西側(cè)土地爺像相同,亦為李見作品。
地處貓耳山南10余里的韓村河鎮(zhèn)圣水峪村,有一處幽谷僻靜、堪作蘭若的溝谷,人稱青銀溝,同屬佛教勝地上方山的范圍。
巧合的是在青銀溝口一處2米多高的巖石上也有“石匠李見”題記的磨牙造像。
此造像的刻法,特別是纓絡(luò)與貓兒山頂上兩處摩崖造像相仿,可斷定同為李見一人刊刻。只不過此造像刊刻的日期較貓耳山造像早一年,為“大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
在上方山和茶樓頂上均有石匠李見的石刻作品,可見其在當時必是一位遠近聞名、技藝精湛的石刻大師。
清軍入關(guān)后,為追祭先祖,于順治年間重修了被毀的金陵,恢復(fù)了金陵祭祀,但茶樓頂上被毀的崇圣宮、茶樓頂和靈峰寺卻永遠地成為了歷史遺跡。
▲100年前,日本關(guān)野貞博士拍攝的金陵全景圖
但乾隆皇帝對大房山的美景仍然情有獨鐘,曾作《望大房山》一首直抒胸臆:
房山于此獨稱峻,拔地秀擁金堂開。
蘆水帶左拒馬右,伏流不敢爭谷走。
我從長途直北望,蘢蔥佳氣干牛斗。
梵宮琳宇棲嵚崎,辟邪瓦埋行殿基。
春風(fēng)萬樹花張錦,憶昔金源全盛時。
至今休憩勝二陵,其余荒草尋飄忽。
行將酹酒臨寢園,昭德懷古予心存。
圣人穹碑揭日月,拼讀義盡休重諭。
▲野生枸杞,俗名“卡巴果”
乾隆爺詩句所描繪的迷人景象被列為房山八景之一,名曰“大房聳翠”。現(xiàn)在的貓耳山依然山巒疊翠、怪石隱映、風(fēng)暴峭壁、澗谷幽暗;蒼松翠柏林木繁茂,藤類植被相互纏繞,奇花異草爭相斗艷。行走在山間古道,穿梭于密林之中,在身心得到愉悅的同時,又能與古人來一場近距離的對話,置身這樣的空靈秘境,豈不快哉!
插播:
信息來源:孟令衛(wèi)
編輯:青春房山編輯部
“在看”!
Hash:c746a3bc58419e997471bbfc8c8903c829f96572
聲明:此文由 青春房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