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北京南鑼鼓巷,體驗一把南鑼古巷的四合院酒店

2019年10月27日(星期五北京氣溫1-15度多云)。昨夜我被四只蚊子困擾(其中三只已成血葫蘆,一只空腹),我在凌晨1:20分就醒來,起床打蚊子,打死一個蚊子我剛睡下一會兒,又聽到耳畔想起了蚊子飛的聲音,于是又起來打,打死一個我又躺下,過了一會兒,又聽到又蚊子的“嗡嗡”聲,就這樣接連打死了三個“血葫蘆”那第四個蚊子再在我的耳畔轟鳴,我也無精力再與它搏斗了,我已精疲力盡,我好歹要瞇一會兒,五點鐘我還要起床去北京漫游南鑼鼓巷呢。

住宿呢就在南鑼鼓巷的未名四合院酒店

非常不錯的一家四合院酒店,古典與現(xiàn)代的完美結(jié)合,非常舒心。有關(guān)北京南鑼鼓巷這個景點,我是從朋友發(fā)給我的微信上得知的,我在出發(fā)前,先后查閱了有關(guān)南鑼鼓巷的資料和旅游攻略,最后我選擇在十九大閉幕后的一個氣溫相對高的日子出發(fā),去看看這個至今保留相對完整的古建筑群。

北京南鑼鼓巷是一條胡同,它位于北京中軸線東側(cè)的交道口地區(qū),北起鼓樓東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寬8米,全長787米,與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古老的街區(qū)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歷史。因其地勢中間高、南北低,如一駝背人,故名羅鍋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繪制的《京城全圖》時改稱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qū)之一,是我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規(guī)模最大、品級最高、資源最豐富的棋盤式傳統(tǒng)民居區(qū),也是最賦有老北京風(fēng)情的街巷。周邊胡同里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南鑼鼓巷及周邊區(qū)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時期則更是一處大富大貴之地,這里的街街巷巷擠滿了達官顯貴,王府豪庭,直到清王朝覆滅后,南鑼鼓巷的繁華也跟著慢慢落幕。

南鑼鼓巷南北走向,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著,呈"魚骨狀",延續(xù)自古以來的"棋盤式"格局,整個街區(qū)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據(jù)說以前在南鑼鼓巷的最北處有兩眼古井,恰好就成了這條蜈蚣的兩只眼睛。從南向北,西面的8條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后鼓樓苑胡同、南下洼子胡同等;東邊的8條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后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這些胡同在元朝時沒有名稱,名稱是明朝以后逐漸演變來的。

進南鑼鼓巷南口東面的第一條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遠77號門旁,標有東城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上寫"僧王府"。

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原僧王府規(guī)模很大,前門在炒豆胡同,后門在板廠胡同,縱跨兩個胡同。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各有四進。其中東路除正院外,還有東院四進,組成一個很大的建筑群。民國后,府第被親王的后代逐漸拍賣,被分成了許多院落。炒豆胡同71號至77號(單號),板廠胡同30號至34號(雙號),都是原王府的范圍。

順著南鑼鼓巷再往北走,東邊的第三條胡同是東棉花胡同。進口不遠路北就是中外聞名的中央戲劇學(xué)院,作為中國學(xué)習(xí)舞臺和影視表演的頂級學(xué)府,其占地面積真不算大,包括實驗劇場,只占東棉花胡同和北兵馬司胡同之間西部的一部分。中央戲劇學(xué)院原是段祺瑞政府陸軍總長、代理國務(wù)總理靳云鵬的舊宅。

靳云鵬買下這里后,拆除了部分四合院,建了幾座西式樓房。1921年年底,靳云鵬辭職后,長期在天津居住。

雨兒胡同13號院這里曾住過中國一位畫壇巨匠---國畫大師齊白石。院子寬敞,保護得完好,院中央矗立著一尊齊白石老人的塑像。院子北,東,南三面的房間里作為展廳,展示齊白石老人一生的生活寫照,這個宅院有人每天打理,院落,展廳顯得規(guī)整有序,老宅子沒有大拆大改保持著原汁原味。

齊白石故居原是清內(nèi)務(wù)府一個總管大臣的私宅,因為建筑時私用了皇宮的料,建制又超越了等級,因而被參劾,宅子也被分成幾部分出售,13號院只是一部分。解放后,文化部買下來,由齊白石老先生居住。但老先生住了沒多久,就搬到西城跨車胡同,所以,齊白石的故居多指跨車胡同。

齊白石故居門票5元,正房被還原成原來的樣子,有齊白石老先生用過的畫案和被子,其他的屋子有生平介紹和舊物展覽

。后圓恩寺胡同13號是茅盾故居。和這一地區(qū)的許多深宅大院相比,茅盾故居是太普通,太不起眼了,僅是一座不大的兩進四合院。故居經(jīng)過整修重新開放。故居前面的院子中矗立著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圍的房間是茅盾生平展覽(有的展廳不開放)。后院的臥室、起居室、書房等(門都緊閉),還按照先生生前的樣子布置。1974年搬到后圓恩寺,直到1981年病逝,在這個小院中度過了他最后7年的歲月。茅盾故居不收費,參觀者只做登記就可進入,院落看上去沒有齊白石故居整潔,院落處在沒有修整的狀態(tài)。

后圓恩寺胡同7號是一座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的建筑。原是清代慶親王次子載旉(fū)的府邸,建筑為中西合璧式,既有四合院,又有西洋樓房,還有很大的花園。園中有西式拱形圓亭、噴泉,又有來自圓明園的刻石,同樣是中西合璧。這所宅子也是幾易其主,民國時曾賣給法國人,抗戰(zhàn)勝利后,從1945年12月到1949年1月,這里成為蔣介石的行轅,蔣介石來北平即下榻于此。解放后,此處曾先后成為中共中央華北局辦公處、南斯拉夫大使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等,現(xiàn)是友好賓館。

帽兒胡同7號至15號(單號)院,原是一組大建筑群,是清末大學(xué)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園。五院并聯(lián),占地達11000平方米。光緒10年拜武英殿大學(xué)士。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精心修筑了自己的住宅和花園。花園落成于1861年,始建時仿蘇州拙政園獅子林,名"可園",約占地4畝,南北長不過100米,東西寬不過30米,雖然不很大,但疏朗有致,被認為是晚清北京私家園林中最有藝術(shù)價值的花園。已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對外開放。

帽兒胡同7號至15號(單號)院,原是一組大建筑群,是清末大學(xué)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園。五院并聯(lián),占地達11000平方米。光緒10年拜武英殿大學(xué)士。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精心修筑了自己的住宅和花園?;▓@落成于1861年,始建時仿蘇州拙政園和獅子林,名"可園",約占地4畝,南北長不過100米,東西寬不過30米,雖然不很大,但疏朗有致,被認為是晚清北京私家園林中最有藝術(shù)價值的花園。已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對外開放。

帽兒胡同35號、37號院,是郭博勒氏的家。說郭博勒氏可能知道的人不多,通俗點說,就是末代皇帝宣統(tǒng)的皇后婉容的娘家,用清代的說法,應(yīng)稱為"后邸"。宣統(tǒng)大婚時,已是民國11年,但還是履行民國初年所頒布的優(yōu)待清皇室條件,所以對這所"后邸"花了許多錢,大加修繕。婉容的父親榮源,由于女兒"冊后",后父按禮制被封為"三等承恩公",這所府邸又成為承恩公府,更要大加改建,以合乎府第規(guī)格。比如將原來一間的院門,改為三間的府門,內(nèi)外影壁、左右屏門都重新修建。三間府門已經(jīng)砌墻變?yōu)槿g住人的倒座房。在七間南房的后檐墻,開了兩個門,成為35號、37號。(不對外開放)

秦老胡同35號,也是一座精美的宅院,曾是清內(nèi)務(wù)府總管大臣索家的府邸。院落不是很大,但十分精致。他的書房前有一小花園,名綺園。園內(nèi)有疊石假山、游廊池榭,還有一個船形敞軒,雖小巧卻意境深邃,頗有江南園林的意境。還有一幢仿江南園林建筑--舫形敞軒,造型獨特,2003年公布為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不對外開放)。

菊兒胡同是南鑼鼓巷最北頭東邊的一條胡同。1990年,建筑大師吳良鏞主持設(shè)計的菊兒胡同危房改造工程,有機更新"了這條古巷中的小胡同。使其既保留了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韻,又適合現(xiàn)代人居住。1992年被亞洲建筑協(xié)會授予"亞洲建筑金獎",1993年又被授予"世界人居獎"。

如今漫游南鑼鼓巷主要是對古建筑格局進一步加深了解,對古建筑風(fēng)格加深認識,年齡大的漫游南鑼鼓巷,可以勾起對兒時的回憶,參觀文學(xué)巨匠,畫壇巨匠故居能進一步對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有親臨其境的感知。年輕人漫游南鑼鼓巷更多的是對巷子內(nèi)開的各種各具特色的門店感興趣,那里有你想不到的各種品類的商品,以齊,特,全為賣點,吸引年輕的朋友前去參觀選購。

南鑼鼓巷它如今在古建筑示范單元的棋盤上,布置出現(xiàn)代的商業(yè)模式,用來吸引男女老少各個群體前來參觀游覽,南鑼鼓巷是個值得一游的民俗景區(qū)。

我從上午8:10分到10:30分將近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基本逛完了這個景點,如果選擇在這里午餐(這里有一個不錯的食品一條街,里面有具北京特色的“炒肝”“鹵煮”等小吃),恐怕要有三個半到四個小時才能游完這個景點。

我10:30分離開南鑼鼓巷,乘地鐵6號線倒地鐵5號線,到燈市口站下車,去東城區(qū)的“史家胡同”參觀。

史家胡同位于北京東城區(qū)東南部,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與東、西羅圈胡同相通,北鄰內(nèi)務(wù)部街。據(jù)傳是以當(dāng)?shù)厥沸沾髴舳妹?/p>

整條胡同寬敞,胡同兩側(cè)建筑整齊,多為深宅大院。胡同明朝屬黃華坊,清朝屬鑲白旗。

該胡同建筑整齊,房屋較好,多為大宅院,據(jù)老住戶講,清末中法銀行董事長劉福成、名妓賽金花都有宅第在此胡同內(nèi)。胡同內(nèi)51號院為章士釗先生故居。章士釗去世后,由他的家屬居住。章含之女士的著作《跨過厚厚的大紅門》,書中記錄了她在史家胡同51號的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章女士對史家胡同51號深深眷戀的感情融化在了字里行間,感人至深。

洪晃是著名的文化人、出版商,章士釗的外孫女、章含之的女兒。洪晃本人是個實實在在的“名門才女”。

史家胡同這條數(shù)百米的街巷,曾經(jīng)走出過近代中國眾多名家學(xué)者如:中國著名教育家、被譽為清華大學(xué)的終身校長的梅貽琦、語言學(xué)大師趙元任、文化大家胡適等等,皆從這里開始了他們的精彩人生。

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的宿舍在史家胡同56號,這里是 德藝雙馨的老藝術(shù)家金雅琴,還有她的老伴北京人藝的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牛星麗,都曾住在這里。

史家胡同博物館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館,130個院落微縮復(fù)原,還能聽到"震驚閨"、"虎撐子"等70多種胡同聲音。

十多位在史家胡同居住過的名人中,博物館所在院落的原主人凌叔華是其中一位。作為民國三大才女之一,她常在自己居住的院內(nèi)舉辦當(dāng)時畫家名流的聚會,被稱為"小姐家的大書房"。在那個社交公開蔚然成風(fēng)的年代,凌叔華在這里招待了齊白石等當(dāng)時繪畫大家,泰戈爾也成為了她的座上賓。

除了名人,如今有史家小學(xué)的史家胡同,在歷史上也曾作為赴美留學(xué)生的考試地點

史家胡同內(nèi)更是孕育北京人藝的搖籃。從1950年華北人民文工團擴編更名為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老人藝)起,史家胡同20號院就變成了中國話劇的搖籃。1952年6月12日,"老人藝"話劇團正式在20號院成立了北京人藝,焦菊隱、歐陽山尊、趙起揚等老一輩話劇藝術(shù)家都是從這個院里走出來的。他們特意邀請了80多歲的老北京叫賣大王崔燕民,錄了三十多種老北京叫賣聲。

整個博物館1000多平方米,設(shè)有8個展廳和一個多功能廳,各式各樣的展品原樣重現(xiàn)了當(dāng)時的胡同生活。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聘文復(fù)印件、舊時家庭用的笸籮、淡出市民生活不久的公交票證,還有兩間房屋,專門依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家庭布置。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房間里,一床一桌,兩椅兩箱,木質(zhì)家具十分簡單,半導(dǎo)體收音機是擺放在房間的"大件兒";七八十年代的家庭布置則逐漸時尚,室內(nèi)有了組合家具,應(yīng)了當(dāng)時"組合家具沙發(fā)床、黑白電視放中央"的流行語。這些物品大多是從居民手中征集到的,它們就像歷史的見證者一樣,記錄了史家胡同的變遷。

歷史展廳里,正中間是一個七八米長,兩三米寬的史家胡同沙盤?;覊彝?,130個院落鱗次櫛比。這些院落里,歷史上居住過不少名人,演繹了許多故事。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上午9時30分至12時、下午2時至4時30分。

我在史家胡同博物館內(nèi)參觀到12:45分離開,又到燈市口地鐵站乘5號線倒地鐵6號線,再倒地鐵4號線回北京南站,在就要到陶然亭站時我看時間是中午一點,離我買的下午3:12分回程票還有兩個小時,我臨時決定到“陶然亭公園”看看,我在陶然亭站下了車,出C口,走大

Hash:3d0d9f275fb155286bcfd308a7f6fbc51c9c2682

聲明:此文由 未名酒店連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