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街

蜈蚣街

蜈蚣街

古城蜈蚣街它長達近一華里,由羅浩然始建于元代,從遠望去,象蜿蜒在村街上的一條大而長的蜈蚣。據考究:象這樣形狀的街路,全國各地實為罕見,因此,享有“天下三條半,忠山有半條”的美稱。,又名南門大街,全長93米,寬8.5米鵝卵石鋪就成一條巨大的蜈蚣圖案。蜈蚣頭朝上(觀音堂),腳朝下(南門口)蜈蚣背寬2米,腳長2.5米,共56只腳。

據古城中的有關碑記記載和老人們的口碑傳,其來由有兩說一說是“腳踩吳三桂”?!膀隍肌奔础皡枪闭撸钙轿魍鯀侨鹨?。清順治15年,朝庭廢除衛(wèi)所制后,吳三桂派員到隆里所收繳千戶所官印,變軍戶為民戶,從此隆里人失去了高貴的身份,當地人非常痛恨吳三桂,因“蜈”與“吳”同音,后來隆里人在整修街面時,砌成一條蜈蚣圖案,意思是使千萬人,千萬年用腳踩吳三桂,使其永世不得翻身。

二說以“水”克火。按照陰陽風水的學說,南為午門,屬陽,風水學分類中,其正五行有訣說“東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故南門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屬火,有古語云,“南門火旺”,須以水克之。而蜈蚣屬“水”,故在南門大街鋪上一條“蜈蚣”,以遏制南方乃至整個隆里的旺火。蜈蚣位于古城中心觀音堂大廟的門前,舊時廟中觀音手捧凈瓶,瓶中插柳,意為觀音灑凈,普降甘霖濟眾生,凈瓶之水,可降火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