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嶺人的一天是從三及第開始的。不管是在家中,還是到早餐店,三及第絕對是主角。一碗鮮美的三及第,一碗白米飯,夯實了肚子,蕉嶺人仿佛就有了意氣,意氣風(fēng)發(fā)開始新一天的奮斗。離開了三及第,對蕉嶺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外出的蕉嶺人,想念家鄉(xiāng)最多的,就是三及第。它的味道,它的美好,早已根植于蕉嶺人的靈魂深處,走到哪里,思念就跟到哪里。每處地方的人,都有一個懷念的本質(zhì),它就像一根隱形的繩索,牽著你我,走得再遠,也割舍不了那份情懷。三及第,就是蕉嶺人牽掛故鄉(xiāng)的那份情懷。
客家人,尊儒重教,耕讀傳家,人文濃厚,這就是為什么一道普通的菜肴名字那么文雅。沒有吃過三及第的人,光看名字,絕對想象不出它究竟是什么。并且,首次品嘗它的人,面對熱氣騰騰的三及第,總是充滿疑問,為什么它叫三及第?為什么不叫豬肝、豬肉、粉腸湯?蕉嶺屬于偏遠之地,中原的士族大夫人家顛沛流離來到這里安居,面對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窮山惡水,要發(fā)家富貴,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依靠讀書獲得功名出身,改善家族的處境,為當(dāng)時當(dāng)?shù)氐目图胰怂走x。在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常??梢钥吹竭@樣的情景,一群群婦人上山下田干活,勞作堪比牛馬。而她們的丈夫,則在圍龍屋里,吟誦詩文,研讀八股文。及第功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在這種氛圍下,三及第這個閃爍希望光芒的名字,被安到一道菜肴上,也就順理成章了。
當(dāng)然,這是比較文化的一種解釋。實際上,三及第肯定有它的淵源。傳說,蕉嶺有個秀才,到廣州應(yīng)試,失敗后回來,想到讀書人的苦衷,根據(jù)廣州人的及第粥,略加改進,烹調(diào)出了三及第湯,為蕉嶺讀書人應(yīng)試壯行,預(yù)兆他們?nèi)B及第,連中秀才、舉人、進士,榮宗耀祖。但我個人更趨向于另一種想象:三及第其實是出自一位慈祥的母親,或者是一位賢良的妻子,每當(dāng)丈夫出門去拼世界時,那天早上,她就打早起來,踏著微弱的星光,到圩鎮(zhèn)上買一點豬頸肉、粉腸、豬肝,加上菜園里剛采摘的青菜,做一碗香濃濃的菜湯,給丈夫下飯,為男人壯行。離家的人,面對飽含無以言說的情義和牽掛的菜湯,永遠也不會迷失自己。
三及第名聲遠揚。不光蕉嶺,在梅州大街小巷,都有“蕉嶺三及第”。只是許多朋友都說,吃過不少地方的三及第,還是蕉嶺的好吃。是烹調(diào)手法,抑或有其他原因?無從分辨。我有一朋友,到梅城快餐店,主打三及第,他的食材,必定打早從蕉嶺購進,因而被顧客稱贊味道正宗的三及第。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出產(chǎn)不同的事物,產(chǎn)生不同風(fēng)味的食物,這就是老天爺對居住地人的眷顧吧?蕉嶺山清水秀,環(huán)境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三及第,就是上天賜給蕉嶺人的一道美味吧。
食材采用新鮮豬肝、豬粉腸以及豬脊頂肉,蔬菜配以芫茜等,湯的味道鮮美,肉的味道可口?!叭暗凇敝衷⒏咧?、升遷之美意。到了蕉嶺不吃此菜,等于石灰撒路——白行。
三及第湯的來源:
在科舉取仕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林召棠(清朝狀元)用豬肝、瘦肉、豬肚子三種豬內(nèi)臟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湯由此而得名??图胰藢⑷暗谂渖翔坭饺~、咸菜等輔料,再加上幾滴酒糟,便做成了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的三及第湯。一碗三及第,加上一大碗的腌面,這樣豐富的早餐是許多梅州客家人的最愛!
做法:
原料:豬肝50,豬粉腸50克,瘦肉50克,枸杞葉若干。
配料:糟汁10克、咸菜20克、鹽5克、味精5克。
制法:先將豬肝、瘦肉切成薄片,豬粉腸刮凈,腸內(nèi)異物洗凈,切成段,把切好瘦肉拌入薯粉。起鑊放入湯水,加咸菜、糟汁待湯水滾沸時加入枸杞葉,再加入豬肝、瘦肉、粉腸調(diào)味,滾煮到剛熟時上碗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