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流水”——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西北角,現為大歇鎮(zhèn)流水行政村委會所在地(曾經是原石柱縣鳳凰鄉(xiāng)政府所在地),下屬行政組5個,共有1500多人,土家族人口1300多人,占90%以上,方圓約20平方公里,地處海拔近1000米,位于忠(縣)、豐(都)石(柱)三縣交匯處,與忠縣石子鄉(xiāng)、同合鄉(xiāng)、豐都縣太運鄉(xiāng)、龍孔鄉(xiāng)接壤。倒流水鄉(xiāng)場自解放前至今有趕集歷史(現趕二、五、八)。其地形有上街、下街之分,下街自然水流方向與上街雨天屋梁(屋檐)的流水方向形成逆向(即Y字形)走勢,所以舊時稱“倒流水”,后來簡稱“流水”而得名。
經考證,“倒流水”豆腐干早起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多年歷史。當時鄉(xiāng)場上居住有20多戶人家,均為土家族,人口100多人,其地理位置距縣城有45華里,是石柱進山出河(長江)的重要門戶,那時沒有公路,交通及不方便,主要靠人力肩挑背扛將物資經“倒流水”進出送達長江邊忠縣的洋渡(溪)鄉(xiāng)和烏楊鎮(zhèn)終轉,由此這個鄉(xiāng)場便成為來去人員的重要客棧。經過從縣城出發(fā)上、下大山的長途跋涉,到達“倒流水”時正是“背腳子”(下力漢)和趕集人們晚上歇腳住宿的時候,一到晚上,整個場上生意繁忙,來往人員絡繹不絕,生意的吆喝聲,霄夜喝酒猜拳聲,到點落腳歇氣的吼號聲不絕于耳。由于達到時間早晚不一,有時甚至通霄達旦,燈火通明(路人有的提燈籠、有的打火把),那時的倒流水街上食店、棧鋪就有推豆腐干賣的習慣,到晚上霄夜時“背腳子”就把它放在籽冒火上烤,待皮起拱泡時取下粘上干辣椒面當下酒菜,喝上二兩“燒0”(酒)以解除一天疲勞,第二天又繼續(xù)上路往河邊(洋渡溪)走,然后帶回所需東西在此歇腳后再回縣城。從此,南來北往的“背腳子”和東進西出的趕集人進進出出、來來往往,有的把豆腐干帶在路上作路糧,有的買些帶回給家人朋友品嘗作禮品,日久天長“倒流水”豆腐干就名揚周邊地區(qū),人人贊不絕口。長此以往,便成為地方名特風味食品流傳開來。百余年的豆腐干歷史,同時也蘊藏著當地豐富的文化,曾流傳著民謠:“黃豆角,黃豆黃,收進屋子堆滿倉,做成豆干換錢糧,二嫂心里喜洋洋”?!岸垢?,方又方,雞叫三啼磨成漿,待到正午太陽紅,客人到來嘗一嘗”。“豆腐干,嫰又黃,‘0’一年生意忙(注:當地人把母親叫0),迎來送往匆匆客,傳出流水美名揚”。“豆腐干,香又香,游客帶著走四方,買點干盤送親朋,旅途充饑當路糧”(土家人把禮品稱干盤)。
“倒流水”豆腐干,“制作傳統,精于泉水,工藝講究”。其制作流程共十道:選料必須是當地春黃豆,壘泡(先將黃豆壘破,再經水浸泡2小時左右)、石磨(石磨推成生漿)、燒漿(燒兩次開漿)、過濾(用豆腐帕子過濾)、點兌(用膽巴水點兌)、包廂(將豆腐帕子放在上下25格田字方塊固定豆腐廂木框內)、壓榨(在廂蓋上壓一桶20公斤重的水或相同重的石墩)、配料(參配佐料,土家秘方)、切劃(將豆腐切成四方田字型八公分見方25塊,厚2分分)、熏炕(將豆腐塊放在竹篾編成的摺子上,用玉米球暗火煙熏,反復翻炕致水份稍干、焦黃即可),整個過程要十個小時以上,一般下半夜前壘好豆子泡至天亮便開始磨成漿,再進行以后程序。特別是炕要把住火喉,一定不能用明火,需三個小時左右。整個制作工藝要求步步到位,力求精細。如磨漿粗細、燒開二道漿、包扎到邊、榨壓適度、佐料成份、水份干濕、炕黃程度等都十分講究,其主要精華還在于在流水鄉(xiāng)場邊上“水井灣”竹林山中有一龍洞泉水井,夏天冰冷刺骨,清涼爽口,在炎熱夏季凡路過此地行人便有涼爽之感,并喝上一口以解熱止渴,其水制成的豆腐干,味道獨特,品質細嫩,清香撲鼻,口感可佳。是食用和送親饋友的佳品,可切片、絲、丁熱炒、涼拌、燙用,或烤著吃都十分惹人喜愛。如到此品嘗“倒流水”鮮豆花,更是別有風味,其細膩綿雜獨具特色?,F每到夏天常有城里人前去品嘗豆腐宴。
倒流水豆腐干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大歇鎮(zhèn)"倒流水"豆腐干專業(yè)經濟協會
10807321
豆腐干(豆腐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