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縣蕎剁面

蕎剁面(環(huán)縣獨特風味食品)

蕎剁面是慶陽北部環(huán)縣獨有的地方小吃。環(huán)縣盛產蕎麥,蕎面品質優(yōu)良,色白,食后不會出現腹脹。吃法有饸饹面、剁面等。蕎剁面的做法為,先用堿水將蕎面和好,軟硬適度,再連續(xù)揉搓揉勻,用搟杖搟成薄面片,折迭好后放在案板上,雙手握一尺多長的雙柄大鐵刀,將面條直接剁入鍋里,煮熟后撈到碗里,澆上臊子湯,即可食用。正宗的蕎剁面味美絕倫,是環(huán)縣人待客的上等佳肴。

環(huán)縣位于甘肅省東北角,與寧夏的同心、鹽池,陜西的定邊縣接壤,屬甘肅的慶陽市。

環(huán)縣盛產蕎麥。環(huán)縣民間有一謎語說:“怕熱的種在冬天,最后熱死了,怕凍的種在夏天,最后凍死了”,打兩種農作物,前者指冬小麥,后者就指蕎麥。謎面說出了蕎麥的基本特性。蕎麥生長期短,不耐霜,一般初夏播種,成熟后遇一次霜凍就可收割,約在白露后,正所謂怕凍的凍死了。環(huán)縣還有一句俗話說:“蕎麥三棱麥子尖,十里風俗不一般”,俗語是形容地域風俗變化的,卻把蕎麥果實的形狀刻劃地惟妙惟肖。

蕎麥渾身是寶。蕎麥莖桿葉粉碎可做飼料,尤以養(yǎng)豬最好。莖桿燃燒成灰加水過濾,其水可做堿水用,俗稱“灰水”,用來和面桿面條、蒸饃。蕎麥粒三棱皮殼黑色,皮硬,皮可做枕頭芯,清涼、促進睡眠、有預防和治療失眠的功能。

蕎麥取皮磨面,其面就叫蕎面,蕎面食品有多種做法,如饸餎面、攪團、貓耳朵(刺耳)、卷卷、撥拉子(焪焪)、甜油饃、攤饃饃(煎餅)、剁面等,尤以剁面為著名。

環(huán)縣蕎剁面制做講究,看似簡單,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取蕎面適量置于和面盆中,加水攪拌成散塊狀,再用手揉之加水再揉之,使其成為光滑有韌性的整塊面,將案板置于鍋上,把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用桿面杖向鍋的方向桿開,形如舌狀,越到鍋邊越薄,雙手握住單刃刀兩頭,將桿開的面剁成細條條,入鍋煮熟即可食之。

在制做蕎剁面的過程中,面刀是專用工具,長約45厘米,寬約8厘米,單刃,兩頭安木把,其它工具都是大眾化的。蕎剁面最講究最難的工藝就是一個“剁”字,經過一段時間訓練,誰都能學會,但要學精就不容易了,有的家庭主婦做了一輩子飯,就是剁不好蕎面。在環(huán)縣,剁面高手可算作“名星”,縣政府要招待重要來賓,要吃蕎剁面,“川大師”也無能為力,必請民間剁面高手,向客人獻藝。要吃粗細寬窄由客人點,細如粉絲粗如竹筷窄如韭葉寬如褲帶任君選擇,配上羊肉臊子湯,食之余味無窮,久久不能忘懷。

吃蕎剁面,湯有講究,有酸湯、有漿水、有羊肉臊子湯。最好吃的是羊肉臊子蕎剁面。

文/中華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