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鎮(zhèn)位于高郵正北,為本市古鎮(zhèn)之一。因該鎮(zhèn)位于高郵與寶應兩縣交界之處,是兩地的分界之首,故稱界首。到界首不可不品嘗“陳西樓”五香茶干?!瓣愇鳂恰蔽逑悴韪沙时鈭A形,色澤醬紅,內部微黃,質地細嫩,久嚼有味,清香可口。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界首,聞岸上香味撲鼻,叫差役查詢,原來是煮五香茶干的香味。乾隆帝品嘗后大為贊賞。從此,界首茶干便列為貢品,名揚四方。
陳西樓茶干廠相傳已連續(xù)生產茶干300年,現任茶干廠的當家人是王財富。2007年元月末,記者來到位于運河東岸的陳西樓茶干廠,被引至生產車間參觀,只見寬闊大院內排了4行數十個大醬缸,每個高度都齊成人胸部,里面盛滿了深褐色的醬,在冬日的暖陽下不動聲色地醞釀醬味芬芳。王老板介紹,他們做茶干的醬油全部采用最古老的方法手工釀制,釀出醬油后再進行熬制,最終用來浸泡茶干入味的醬油濃度極高,10斤普通醬油才能熬出一斤老鹵。此情此景,令人聯想起不久前流行的韓國電視劇《大長今》中的某些場景——其實我國做醬的歷史和技藝豈會比韓國人遜色呢?笑問王老板,有沒人到他這里買醬油?王老板連連搖頭:“我不賣的,只供自家做茶干用。除非是很熟的人一定要買。純手工釀制的醬油味道鮮?。 ?
院子里的醬缸可稱一景,而觀看工人手工制作茶干的過程也很有趣。幾個女工用1的銅勺在大缸里舀出“豆腐腦”,熟練地填入小蒲包,再用手把蒲包旋緊,整整齊齊地放在木板上。一塊木板上大概可以放80個小蒲包,放好10板后,男工人將木板一層層疊好,加力壓制,將豆腐腦中的水分擠出,再將蒲包剝去,茶干就初步成型了。其后還要進行提白去味、熬煮入味。一塊小小的茶干,要經過20道工序,精制茶干還要再加4道工序。王老板頗為自豪地說:“那年江總書記來揚州,就用了我們的精制茶干招待法國總統希拉克呢!”據傳,1與夫人勞安來郵時中餐冷盤中就有陳西樓茶干,他們還破例又要了一盤。
王老板介紹,界首茶干的美味既來自于古老的手工工藝,也來自于從老一輩人手中傳下的配方。制作茶干時,里面加入了茴香、丁香、桂皮等中藥材,其中添加了一味叫“蒔蘿”的中藥材,入茶干,有異香,為別處所無?!吧P蘿”似乎是一種植物的種子吧,記者揀了幾粒蒔蘿放入口中咀嚼,果然是異香滿口。資料記載:蒔蘿,性味辛、溫,無毒。果實含揮發(fā)油,油中主要成分為香芹酮、檸檬烯等。有健胃、祛風、催乳功效,主治小兒氣脹、嘔吐、呃逆、腹冷、食欲不振。在山東地區(qū),蒔蘿被用作烹飪的佐料,而聰明的界首人,將它作為茶干的一味原料,使界首茶干在美味中蘊涵了食療的功能。清代界首茶干作為貢品,1911年、1927年參加西湖博覽會連連獲獎。相傳乾隆皇帝曾為其題寫了“界首茶干”的牌匾,上面有乾隆的落款和印章,界首有老人回憶曾見過牌匾,當時存于界首供銷社。惜乎因“文革”中“破四舊”,牌匾下落不明。
界首陳西樓茶干,最初創(chuàng)建于1658年,是一家小小的豆制品作坊,后來工藝不斷改進,名氣也越來越響,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公私合營前業(yè)主雇傭10幾人生產茶干,就當時來說已經具有一定的規(guī)模了。公私合營后,陳西樓茶干廠改名為陳西樓醬醋食品廠,劃歸界首供銷社管理。2001年王財富買下陳西樓醬醋食品廠,再次更名為陳西樓茶干食品廠。王老板對于界首茶干的前景十分看好,認為小小茶干也是高郵的一個名片,幾年來他已經投入了近100萬元用于擴建廠房,但目前限于資金問題暫時無力進行擴大再生產,正在想方設法尋求合作伙伴,將產品進軍周邊大城市。
離開陳西樓茶干廠時,正遇到幾位回鄉(xiāng)探親的高郵人,特意跑到茶干廠購買茶干,一買就是幾百塊,說是用這個饋贈朋友很受歡迎。記者因此有感,如果界首茶干在保留古老風味、精良的制作技藝的基礎上,再采用現代化的營銷宣傳手段,將來的前途定會“不可限量”。
運河岸邊夕陽斜,界首茶干一脈香。其間自有甘辛味,愿君對此細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