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爐燒餅

草爐燒餅,顧名思義是以柴草為燃料加工制作的燒餅。這和桶爐燒餅以炭火熏烤在制作上有很大不同。岔河草爐燒餅的燃料是齊小麥秸,不適合用其他火草,因為齊小麥秸具有較好的韌性,即使燒成灰,也能保持挺直的膨體狀,既便于燜燒,又容易揚火。揚火后火性文柔,燒餅內熟而外不焦,為其特點之一。

草爐燒餅用料比較講究,每百斤面粉需生脂油15斤,糖粞2斤,去殼芝麻7—8斤,蘿卜40斤左右(或韭菜20斤左右)外加蔥和花椒少許。一般地說,秋冬以蘿卜絲做餡,春夏則以韭菜做餡。它的制作過程和技術要求較高:和面需用80度的熱水,和到軟硬適度,過軟進爐容易“掛臉”(掉入爐內),過硬又不易熟透,入口不夠松脆。餅坯大小、厚薄必須一致,在爐內才能排列整齊,同時熯熟。爐由口徑一尺五六的小砂缸做成,橫置于磚砌的四尺多高的臺架上,象一臺沒鐘面的大時鐘。貼爐師傅不管嚴寒酷暑,貼燒餅時總是頭戴船形帽“赤膊上陣”(冬季穿無袖棉襖),先用一個草把子在爐膛內生火,隨即塞進一捆齊小麥秸,烤熱爐膛后,用鋼叉挑轉未燃盡的草把橫置于爐內,然后將火焰燜熄,把做好的餅坯每兩只相對攤在手掌上,分別貼進爐膛。貼滿后再用鋼叉挑動草燼輕輕上下掀動,使火焰復揚起來。這時熏烤爐膛的叫面火。掌握面火火侯要恰當,過大過小都不相宜。一般待餅面呈蟹殼黃色,香味四溢時,操作者一手操一長柄鋼鏟,另一手握一長柄的、面盆那么大的鐵絲笊籬,鏟下烤熟的燒餅出爐。出爐燒餅既香且酥,不少人現(xiàn)買現(xiàn)吃,特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