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腌菜有酵、醬制法。酵制的稱酸菜,《周禮》稱“菹”或“齏”(切碎腌),北魏《齊民要術》記有腌漬酸菜多種方法,山西民間有此傳承。晉南村野,人們習慣將蘿卜葉切碎,白蘿卜擦絲,一層葉一層絲密密實實地壓進缸里,于房檐下日月柔光的撫慰中和小雪大雪的冰冷里,慢慢地發(fā)酵成菜,直到冬至就可開吃。蘿卜酸菜助消化、減油膩、調脾胃,苦日子里略加調拌配窩窩頭,條件好一點與牛肉同炒佐白面饃饃,有時還包成餃子,融進一份生活從辛酸到香甜的記憶。
腌酸菜晉北民間多用長白菜。白菜古稱“菘”,是菜之美者,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南史》)之稱。白菜好吃,但過冬不易,大同民間就制成酸窩菜:去黃葉、凈水洗、開水燙,冷卻后碼進缸內,撒上花椒、紅辣椒、小茴香、食鹽等,注入涼白開水,再以凈石壓緊,放陰涼處發(fā)酵2個月即可食用,酸甜利口,清淡實惠。若以之氽白肉、煲鯉魚,俱成佳味。雁北農戶還腌制一種什錦酸菜,與德法洋人暗合,用甘藍做原料,無處尋求杜松子,卻摻入芹菜絲、胡蘿卜絲,亦成其美。德法的酸甘藍絲在法式大餐上,要配以熏豬蹄用金刀銀叉來吃。雁北農戶則水津津夾出幾筷,就小米粥、山藥蛋,悶頭猛吃,有一股北路梆子的粗獷與豪氣。
在晉中,平定黑豆葉腌酸菜從堯帝“黎藿之羹”(《中國歷代御膳大觀》)起,經過了那些“抱甕聊度日,嘗羹謀歲卒”(清代李正元《豆葉吟》)年代,已融入了家鄉(xiāng)風土食俗的深厚感情。平定秋后做過冬準備,漚豆葉酸菜必為重要一項:采回豆葉,切絲氽透,涼水過涼,入大筐內上壓青石擠干水分,然后再放入甕里搗實,壓上石頭,添入清水、米湯待慢慢漚制。這樣腌制的黑豆葉酸菜,可炒、可煮,敗火消炎。當地人津津樂道的不只是菜,還有它的故事和詩文。
如果腌酸菜是過冬貯菜的古老真功夫,醬菜則已發(fā)展到專門制菜的大學問。山西做醬歷史悠久,太原府醬、曲沃面醬、襄垣黑醬曾負盛名,為醬菜發(fā)展提供了基礎。像大同紅絲菜,原名“什香菜”,是老字號“慶和泉”醬坊的傳統(tǒng)產品。每年秋天,該店將優(yōu)質苤藍去皮洗凈,對角切成四塊,一層苤藍撒一層鹽,碼在池中腌制,6個月后取出切絲脫鹽,入甜面醬中醬制15天,再將白酒、黃酒、鮮姜末倒入拌均,即成色亮、脆嫩、咸甜、醇香的佐餐小菜。
山西醬菜還有晉中的攪醋絲,相傳源于明代,制法是白蘿卜洗凈,切成筷粗條狀,置太陽下曬脫水分,再上籠蒸后晾涼,加醬油、醋攪拌,放在缸里密封半年。攪醋絲,色呈醬紅、味含酸甜,口感軟中帶筋,配一碗細長的面條,既助食欲,又助消化。山西腌菜中名氣最大的要數晉南臨猗的醬玉瓜,1915年在巴拿馬博覽會上曾獲金獎。這種以玉瓜和面醬為原料,經過半年腌制而成的醬菜,清脆爽口,曾暢銷國內外,還遠銷日本和東南亞。但當四川榨菜躋身于世界三大腌菜之列,醬玉瓜卻于市場蹤聲難覓,著實為山西人的一件憾事。即便像六必居、萬新合這樣的醬菜晉商老店,也扎根于北京、潼關,綻放它金字招牌的不落光輝。
紅塵難掩晉俗風韻,洗去歷史鉛華的山西腌菜在返樸歸真的文化潮中,正當崛起。想那文天祥后人文劍峰在英國開中餐館,以一碟中國腌菜結識富孀而繼承千萬資產,是數十年“腌菜為媒”的敬老情誼。可見腌菜正如那“在水一方”的“伊人”,對老一代充滿一份依戀的情懷,對新一代訴諸一份簡潔的時尚,對事業(yè)未竟者是一份范仲淹“斷齏劃粥”、曹雪芹“冬噎酸齏”的勵志。
若是烹字章章氽,必有腌文歷歷陳。誠如吾輩者當從宋代朱敦儒的 《朝中措》中品味一份腌菜的真諦:“先生饞病老難醫(yī)。赤米饜晨炊。自種畦中白菜,腌成饔里黃薤。肥蔥細點,香油慢焰,湯餅如絲。早晚一杯無害,神仙九轉休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