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寬厚:府谷縣哈鎮(zhèn)街頭小吃

作家,陜西名人協(xié)會作家委員會,文化領(lǐng)域愛好者

韓寬厚/文

哈鎮(zhèn)最繁盛是在民初。其時,自由經(jīng)營字號林立,餐館眾多,傳統(tǒng)小吃自由經(jīng)營,此處只介紹幾種街頭小吃。

干貨主要指白面糖油爐烤和煎炸的月餅、爐食、麻花、麻葉、碼食酥、糖酥餅、疤餅子等。月餅、麻花、麻葉,本縣各地基本無大差別。碼食酥現(xiàn)在本地已無人生產(chǎn),我也未親見生產(chǎn)過程。我這里特地介紹疤餅子、爐食和糖酥餅。

疤餅子。由于滿面是凹下的圓形斑,似人的麻子臉(本地人稱疤子)而得名。是用發(fā)面放堿調(diào)勻后搟成外邊稍厚,中間薄如紙狀的,直徑大約五六寸的圓餅,然后輕輕放到鋪滿炒得發(fā)燙的小石子的鍋里烙熟。熟后無疤處為自然白色,疤點黃而不焦。中間厚度一分左右邊緣也達不到二分厚。不放糖、鹽等調(diào)味品,其味本色,酥脆可口。或有人說,你說的不就是如今超市賣的 “石頭餅”嗎?一點也沒有什么特色。我說,您錯了,工業(yè)化的流水線生產(chǎn)的機制石頭餅,厚而硬,且疤點排列如兵士列隊,顯然不是鍋里炒熟的石子而為,和手工搟制的疤餅子無法比擬。

爐食。哈鎮(zhèn)的爐食其內(nèi)容近于府谷縣城的“白皮餅”或定邊爐饃”,但外形,口味不同。用上等白面為原料倒入面盆、將煉好又晾冷而未凝的上好豬香油倒入,與部分面拌勻成油酥,握成團取出。分若干劑。油酥面占總面料的三分之一以上,二分之一以下。其余面和剩余的少量油分別用大溫水和冷水各半和成面團,再將兩者揉到一起揉勻作為皮料,放置餳軟。分大塊劑,數(shù)同油酥。將皮料用手按成中間厚四邊薄的大圓餅,包入油酥,邊包邊排氣,氣一定要排盡,否則會吹泡。將口封嚴,一大劑一塊,放盆中再餳。

取一塊餳好的大劑在案板上搟成薄片;卷成直徑一寸多粗的長卷,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均勻地分為小劑順層放置案扳上。將小劑順層平按為中間厚邊緣薄的小圓餅,(注意一定要順層平按,切不可立茬按。)包入餡料。餡料同月餅餳,即用碾碎過細篩烙熟的面餅,糖(紅糖白糖均可,以白糖為好)青紅絲、玖瑰、核桃仁、花生、芝麻、葡萄干、酒、黃油等拌勻制成,注意餡里一定要拌適量黃油,否則糖熔結(jié)硬便堅如石,咬不動。市場上賣的月餅放一段時間后餡子便結(jié)成硬塊,就是不放黃油或黃油太少的? ?故。包餡時邊包邊用拇指壓餡,一定要壓緊。

合攏包口時要旋轉(zhuǎn)使面餡緊合并捏一小塊下來,以防封口處皮料太厚按成球形,然后輕輕地在案板上用右手一壓成鼓形,兩面平,腰成凸括形,每個爐食直徑不超過寸半,厚度不少于六分。然后裝入爐鏊小火烤熟,火力要掌握到既要烤熟烤干,基本不留水分,又不能烤黃更不能烤焦。出爐后潔白如玉,層多,皮薄、餡厚。絕似西安德茂恭的水晶餅。皮餡結(jié)合緊密,無中空是它區(qū)別于府谷白皮餅和定邊爐饃的主要特點。其直徑小于白皮餅許多,厚度卻不薄于白皮餅,上面平而不鼓區(qū)別于定邊爐饃。如無豬油也可用黃油代之,但色味差別就大了。

糖酥餅。是用白面、紅糖、黃油用水和勻分劑制成的混糖餅。面要和得很軟。握成劑,搟成直徑三寸半,厚約三分的餅,表面壓花紋。放爐鏊熟烤干,也不能烤焦。呈棕紅色。它不同于榆林糖棋子,也不同于府谷放了雞蛋的混糖餅。要酥、脆、干、甜、入口即化。哈鎮(zhèn)餅匠,最優(yōu)者是楊惠土。同樣材料,在他手中作出來,色、味甚至大小都高于其他餅匠。可惜,其子一輩子未能領(lǐng)悟乃父訣竅,雖承父業(yè),但質(zhì)量不及乃父多矣。筆者少時,記得楊老頭指責(zé)其子(當時已有四十多歲)說:“做了大半輩子干貨,你連個面也和不好!”可見餅匠雖為毫末技藝,悟性也決不可忽視。人尚如此,何況機器。所以,僅以小食品而言,現(xiàn)代工業(yè)的流水標準化生產(chǎn)與工匠手工生產(chǎn)相比,快則快點,質(zhì)量卻是極大的倒退。

碗饦。哈鎮(zhèn)碗饦和府谷城的碗饦用料不同,作法不同,口味也不一樣。記得筆者兒時,作為學(xué)校教師的父親和校長劉永文老師(府谷城里人)開玩笑,為爭兩地碗饦孰優(yōu)孰劣,竟各自買了自己心儀的碗饦若干個,拿出讓學(xué)生品嘗評價。當時教師都是二十多三十歲左右的青年,爭強好勝不足為奇。學(xué)生也大多十七八歲,所以師生之間并沒有現(xiàn)在成年人和小孩子那么大的距離。

哈鎮(zhèn)碗饦絕不用蕎麥面粉直接制作。先將蕎麥砬糝去掉皮和淡綠色的輕麩子,用水拌濕,粉半天以上,使水慢慢滲透,再加少量水,用拳頭不斷地搋??蛇呣踹吷倭考铀?,直搋到無硬顆粒狀物的感覺后,再漸加水搋軟。即所謂“和硬搋軟”。絕對不能一次和軟,質(zhì)量的好歹,就在這個“搋”字上,如搋不到,綿了,僵了都不好吃。然后加水兌成糊狀,用絹羅過濾,濾盡殘余的輕膚渣后,再加水調(diào)到稀稠適中。舀入一個個碗中放入籠中猛火蒸之。蒸的過程中還要揭鍋攪動三次,不使上清下澄。熟后晾冷,即使是滿碗的大碗饦也絕無上軟下硬的口感。用小刀劃斜塊,淋入醋蒜鹽調(diào)好的醮湯,用小竹簽扎著吃。它既不同于縣城用蕎面直接蒸的碗饦,也不同于本市南六縣的糝子碗饦。不僅是佐料不同,(南六縣用肝子)南六縣碗饦吃起來僵而欠軟,脆而欠堅(韌性),而且顏色也發(fā)烏不太白亮。

哈鎮(zhèn)碗饦最好的是吳家碗饦和李家碗饦。吳家碗饦最后一代傳人是吳海。七十年代被供銷社食堂聘為廚師后,食堂碗饦銷量一時大增。李 家碗饦最后一代傳人是李常林(五十年代已故,其后代不再做碗饦)。李老漢的碗饦是碟子蒸的小碗饦,拿起來軟顛顛不失堅韌,亮晶晶近乎透明。淋上調(diào)料汁入口后,軟、堅、勁、滑爽口異常,回味無窮。價錢又低,小孩子也能買得起。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至今不忘?,F(xiàn)在鎮(zhèn)中雖有幾家賣碗饦的,但只圖省事,和縣城一樣用蕎面直接做,滋味與糝子的差遠了。去年到準旗沙圪堵,見有賣糝子碗饦的拉談幾句后,原來他也是哈鎮(zhèn)人。買了幾個帶回來,兒子、兒媳、孫子都說好吃。

粉面小吃。街頭粉面小吃主要有粉皮、粉湯和礤粉。舊時,粉面都是以綠豆為主要原料,摻和些高粱、經(jīng)磨漿、發(fā)酸、洗淘、沉淀、掛色、控水、晾干等多道工序制成的。粉坊制粉條即不經(jīng)晾干這道工序以包中濕粉直接漏制。用馬鈴薯澄粉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后的事。早期,哈鎮(zhèn)人只把豆粉叫粉面,馬鈴薯粉叫“山藥粉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先說礤粉,固名思義,就是用礤子礤成條的涼粉。它不同于縣城街頭賣的扁豆涼粉,不做成小碗饦。作法是先將粉面調(diào)成漿狀不斷攪動不使沉淀,一勺一勺地舀入沸水鍋中不斷攪動使熟,待成稀稠適中糊狀物后,舀在盆中使之晾涼凝固。成直徑一尺以上的大盆饦子。

然后扣在鋪著潔白籠布的拍子上。顏色微黃帶綠,手一拍軟顫顫,指頭壓如皮凍韌而不破。食時,用一小帶鐵把的圓礤繞盆饦轉(zhuǎn)一大圈,筷子一挑,長長的涼粉條正好一碗。然后淋上的醋黃瓜絲為主的油湯,再撒點芝麻末、舀一點辣椒油之類調(diào)勻。夏日食之,軟而不綿,堅而不僵,清涼微辣帶酸,十分爽口。

再說粉湯。街頭賣粉湯的一般都有一個固定的地方。壘一簡易的可安兩個鍋的風(fēng)箱爐灶。后鍋較大,水只溫不開,內(nèi)放一塊三四寸見方的帶皮豬五花肉,只熱不熟,為的是浸出油花和葷味做湯用。灶旁放一小方桌,桌上擺辣油,蔥花、芫荽末、醋瓶、清醬瓶。再放一摞花清瓷碗、碗胎薄、碗色白亮,加上碗上的花,甚是吸引食客。因為當時人們家用的碗都是粗瓷笨碗,只這擺設(shè),就十分亮眼。食客來,舀大半碗后鍋的浸肉水放入前爐炒瓢,風(fēng)箱一拉水即燒開,抓一把粉條煮軟膨脹,再加點有肉絲豆腐條的臊子、鹽面。勺子一攪,便起瓢倒入碗中,正好滿滿一碗,拾起瓶淋上醋、清醬(即醬油)(因高粱桿間有空隙,淋醋、醬不用揭蓋)蔥花、芫荽、辣油食客自取??磥順O為簡易,可食之味道極鮮。

羊雜碎。羊雜碎在整個榆林市到內(nèi)蒙鄂爾多斯市,是最常見的大眾食品之一,但各地特點不同。榆林神木一帶羊雜辣椒少,只有點辣味卻看不到紅亮的顏色,甚至放花椒等調(diào)料,另加粉條,幾乎成了粉湯的臊子,失? ?本應(yīng)有的香味??h城賣的羊雜碎為了稠些又多加土豆條,也使本味失色不少。哈鎮(zhèn)羊雜碎煮時只放干辣椒和蔥,不加其他調(diào)料。要把羊腦子在未凝集時全部捅出來,使湯變得乳白。羊血切成條后,先用羊油炒一下,再和其他成分放湯里和勻,略煮一會兒,加入羊油煎辣椒即成。

這羊油煎辣椒面也有講究。一是辣面要細,細到看不出片狀物;二是煉羊油的熱度必須掌握適中,因為是將油倒入辣面中煎,不是將辣面倒入油鍋中,所以油溫不夠,就煎不熟,不香;油溫過高會煎成深棗紅色甚至燒焦,又不好看又失香味,必須掌握到竦面熟而不焦紅亮有光又香氣撲鼻,方算功夫。三是辣面冷卻時凝固前加入少量涼水攪拌,使之不結(jié)成硬塊。這樣的辣油放入熱湯中才會全漂浮在湯表面上,紅得好看,而且用嘴輕輕一吹,就可排開不至于一喝一口全辣湯而嗆口,而且從開始到喝最后一口,辣油始終在表面上漂浮著,辣得舒服,一辣到底卻又不會辣得吃不消。

平時百姓自做自食各家有各家的品味。而筆者兒時記憶最深的是燕達肉鋪的雜碎。因為是肉鋪,他的羊肝花多半另賣了,羊頭肉也另賣一部分,羊雜碎里心肝肺和頭肉較少,主要是腸、肚和羊血。羊頭肉另賣了,相對湯里的羊腦汁就多了,湯白而濃,味道真算一絕。每天下午、上午要賣肉,沒有功夫料理。老頭站在肉鋪門口一聲喝道:“喝油來!”街上的人們就會蜂擁而至,五百元(五分)錢一碗半稀半稠,端在手里,紅丹丹、亮晶晶、油汪汪,未待張口便食欲大振。吃在嘴里辣酥酥、熱乎乎、香噴噴。那色,那香、那滾燙喝得人滿口香辣、滿肚溫暖,滿頭熱汗,真叫絕。

“條子省,疙瘩費,要吃烙餅賣上地?!笔俏覀兊胤桨傩諏Τ?a href='/mianshi/' target=_blank>面食的評價。過去白面缺,面食是逢年過節(jié)和接待客人才用的食物,烙餅又是面食中的美餐,自然會食欲大增。于是就得賣上地才能支撐起吃烙餅的費用。如果我這樣理解是正確的,那么要吃哈鎮(zhèn)劉過計做的烙餅,那就不僅賣地,連房子也得賣掉。老劉是開飯鋪的,一般不在街頭擺攤賣飯。后來在供銷社食堂當了廚師,就更不可能在街頭賣飯了。他的烙餅,其實不能算街頭小吃,只是因為實在太絕,不作介紹覺得心里缺什么似的,才把它附在最后,介紹給大家。

從老劉做烙餅的過程看,和別人沒什么兩樣。大溫水和面放少許堿,搟開、上油、切條、盤劑,然后用手按制成直徑四寸左右的圓餅形。炒瓢里把油燒熱,放入餅,半煎半烙,三翻兩上油。使餅烙成金黃帶焦黃圈,但絕不能有黑色焦斑。幾個餅摞放在盤里,放入籠屜略騰一會,我說的是騰不是蒸。取出即可食之。人們做烙餅都這樣做,可取起吃時餅還是餅。老劉的烙餅一經(jīng)騰熱,取一個放在碗里,用筷子一挑一抖,便成了暄騰騰、絨敦敦的一碗 “面條”,絲絲互不粘連。入口后絕不會有軟硬不均勻的口感,更不會有撞口的硬皮。因此,當時到食堂吃飯的有資格吃白面的貴客,大多要點老劉的烙餅吃。其秘訣在何處?至今無人得知。老劉死后,食堂換了幾任廚師,卻再也沒有人烙 出他那樣的餅來。來客也就沒有點烙餅吃的了。

Hash:25c45c267adcfa5ba65ad52eb6d8d84fc32839e5

聲明:此文由 府州紅文苑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