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志碑在河南內(nèi)黃縣蘇王尉村,明崇禎十七年(1644)刻立。碑文記載了崇禎十二年至十七年,河南地區(qū)連年災(zāi)害,民不聊生的悲慘情景,同時也反映了李自成起義軍在河南得到發(fā)展壯大的情況,是研究明末政治、經(jīng)濟的重要史料。
碑文摘錄如下:“記崇禎十二年春,旱風(fēng)相仍,麥減收。至六月,大旱,蝗蟲遍殘,五谷減收。至冬月,不降片雪。此雖荒年,而人未死。記十三年春,紅風(fēng)大作,麥死無遺。囗家囗食野菜樹皮,受餓者面身黃腫,生瘟病死者有半。至五月二十二日方雨。棉花、高粱、谷、豆,一時播種。至六月三日伏無雨,旱蝗殘食,五谷不收。至八月二十四日降霜,蕎麥不收。當時斗麥價錢六百文,斗米價七百文,斗豆價四百文。民流為盜,蜂擁蟻聚,無不被害之家。窮者餓極,凡遇死人,爭剜肉以充腹,甚至活人亦殺而食。垣頹屋破,野煙空鎖,子母分離,赤地千里,誠可憐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