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廂寺

空廂寺

空廂寺原名定林寺(又稱熊耳山寺),位于陜縣西李村鄉(xiāng)的熊耳山下,距三門峽市約53公里。據(jù)清朝和民國的《陜州志》記載,佛教從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傳入陜州時,修建了空廂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與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同一時期的佛門圣地。

空廂寺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葬地,它以達摩舍身求法、開創(chuàng)佛教禪宗而聞名天下。

據(jù)史籍記載,達摩初祖,在少林寺傳法慧可之后,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5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圓寂,終年一百五十歲。眾僧徒悲痛之極,如喪考妣,依佛禮將初祖大師葬于定林寺內(nèi)。并修建了達摩靈塔和達摩殿,梁武帝蕭衍親自撰寫了"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并序"的碑文,以示對達摩大師創(chuàng)立禪宗的紀念。后來東魏使臣宋云自西域取經(jīng)返回途中,遇見達摩大師杖挑只履西歸,立即報于皇帝,皇帝聞之令人挖開達摩墓葬,只見只履空棺,方知大師已脫化成佛,遂將定林寺更名為"空廂寺"。

遺憾的是空廂寺在清末民初連遭戰(zhàn)火洗劫,毀壞嚴重?,F(xiàn)存的主要遺跡有:達摩靈塔一座,石碑十塊。其中最有意義的石碑有兩塊,一是南朝達摩碑,即南朝梁武帝所撰寫的《菩提達摩大師頌并序》碑;二是達摩造像碑,此碑為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所立,碑的正中刻達摩大師站像,頭罩祥光,寬袍大袖,單線條陰刻,形象逼真。碑右上側刻了四句偈語:"航海西來意,金陵語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精確概括了達摩大師的生平。

空廂寺在近現(xiàn)代雖沒有白馬寺那么馳名,也沒有少林寺那樣輝煌,但作為達摩初祖的葬地,它在我國佛教界的地位和作用是無可替代的。近年來不斷有印度、日本、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的佛教僧人前來朝拜,進香拜佛的群眾也與日俱增,香火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