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大名府故城遺址將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附大名府故城介紹
2018年6月14日下午,縣文廣新體旅局與北京國文琰文物保護發(fā)展有限公司、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就大名府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guī)劃、大名府故城址考古計劃書、大名府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計劃書、大名府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大名府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文物影響評估報告編制進行簽約,副縣長石立出席簽約儀式。
據(jù)了解,北京國文琰文物保護發(fā)展有限公司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與北京文物大廈物業(yè)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聯(lián)合投資成立,公司主要開展文物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文物保護工程施工以及文物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與施工和文物保護新技術的推廣培訓。
大名府故城介紹
大名府故城位于大名縣城東北5-12華里處的大街鄉(xiāng)一帶。大街村魚營村就是大名府故城的中心,故城遺址內的南門口、東門口、北門口、鐵窗口四個村莊是當時府城的四個大門,城址面積36平方公里。
大名府,舊址所在今河北省東南部的大名縣。大名府春秋時代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宋仁宗慶歷二年建陪都,史稱“北京”。清代曾為直隸省第一省會。
大名府是宋朝的陪都,當時大名府人口達百余萬,比開封還多,《水滸》里多次提到它,后來被淹沒?,F(xiàn)在此座宋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黃河河沙之中,將來一旦出土,會宛如意大利龐貝古城一樣震撼。
大名府故城位于河北省大名縣,始建于360年,經歷了9個朝代的興衰變遷,歷史上被譽為“河朔重鎮(zhèn)”“北門鎖鑰”,是歷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宋朝時期作為陪都,史稱“北京大名府”,更是名揚天下。其城池建制規(guī)模宏大,不遜于當時的汴京開封。1401年,漳河、衛(wèi)河齊發(fā)大水,水位高于城墻,淤泥一丈多深,整個城池圮于這場洪水。因此城是一次性水毀,建筑基址、宮舍布局、街區(qū)民房大都保持原貌,大名府故城遺址上城廊較為明顯,所有宮殿區(qū)內的坑壁上都有內涵豐富的文化層。
大名府,歷史悠久,為古冀南三府(大名府、廣平府、順德府)之一,也是燕趙大地上一座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
大名府故城址,座落于大名縣城東北5-12華里一帶,以大街、御營、雙臺三村為中心,占地面積為36平方公里,現(xiàn)東門口、南門口、鐵窗口、北門口四村莊是府城的四個主要城門。古運河在城東臨城而過,是古運河岸邊上一顆隱逸的歷史文化明珠。
大名府故城郭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因王莽家族借其姑姑孝元皇后發(fā)展外戚勢力曾獲封“九侯五司馬”,故稱貴鄉(xiāng)郡。公元580年,北周改置魏州。隋煬帝時,公元605年,魏州改為武陽郡,轄元城、貴鄉(xiāng)、馬陵三縣。公元608年,永濟渠開鑿。
盛唐時期,大名府以其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陸交通條件成為政治、軍事重鎮(zhèn)和農業(yè)經濟、商品貿易中心,是大名歷史上的興盛時期。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武陽郡為魏州。此時魏州只有十三萬多人,經過“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唐中期天寶年間(742年—756年),已增至一百一十多萬人口,成為全國聞名的大都會。大詩人李白沿運河游歷,看到魏州(大名府)的繁華、富庶,欣然提筆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魏郡接燕趙,美人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沖。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鐘。天下稱豪貴,游此每相逢?!?/p>
公元696年9月,武則天下詔令天下勇士十萬之眾抵御契丹,10月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動。武則天急調狄仁杰到魏州任刺史,狄仁杰到任后,立即遣散民眾,敞開四門,凈水灑街,契丹兵不敢進攻,連夜退兵。狄仁杰巧施空城計,使魏州人民免遭了一場戰(zhàn)火的殺戮和洗劫,勞苦功高。魏州人民為報狄公恩德,于神功二年(公元698年)為其建造生祠及祠堂碑?,F(xiàn)在我們仍能見到的“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已經歷一千多年的櫛風沐雨,它仿佛在向世人訴講著狄仁杰手拈胡須,揮灑退契丹的那段歷史事實。
明清大名府古城
安史之亂后,唐朝地方形成了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魏州設魏博節(jié)度使,并置大都督府,與成德、盧龍、淄青號稱“河朔四鎮(zhèn)”,魏博居四鎮(zhèn)之首。當其盛時轄貝、博、魏、衛(wèi)、相、磁、洺七州。從公元763年,田承嗣為第一任魏博節(jié)度使,直至唐朝滅亡的一百多年,除田弘正時歸附朝廷,魏博始終不受朝廷節(jié)制。魏博節(jié)度使們在這里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交替更始,當時民間有“長安天子,魏府牙軍”之語。足以說明其勢力的強大。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魏博節(jié)度使駙馬都尉田悅稱“魏王”,置百官,抗唐命,改魏州為大名府,以府為都。此乃大名府名稱之始。唐僖宗中和(881年—884年)年間,魏帥樂彥楨就西城外河門舊堤筑羅城,對大名府城作了較大擴建和維修,周長八十里,號“河北雄鎮(zhèn)”。
五代時大名府故城成了軍家必爭之地,先后被梁、唐、晉、漢、周占據(jù),給這一帶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皆曾把大名府故城定為都城。李存勖建都時“筑城高達三丈有奇,并門樓、敵臺、戌輔、女墻悉如制新”。
北宋初年,結束了五代的社會動蕩局面,社會逐漸穩(wěn)定下來,政治、經濟、文化得到了發(fā)展。另一方面,也為了抵御北方強悍的民族—契丹(后稱遼),在大名府故城這座邊陲重鎮(zhèn),修建宋代的北京,在北宋的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正如《宋大詔令》所言:大名“實當河麓,席盈之懿兆,冠千里之上腴,隱然北門,壯我中夏?!彼翁凇⑺握孀谟H征討伐契丹時,都曾駐蹕大名府古城督戰(zhàn)。史志上記載大名府有“樞轂中原,襟帶齊魯”之勢,“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域,被譽為“畿輔八府之首”、“河朔重鎮(zhèn)”,甚至有“昔謂帝不得,不帝,王不得,不王;滑賊據(jù)之令天下不安”之說,可見大名府足具“固形勢以控扼天下之樞”的重要性。北宋名相寇準督陣大名府時曾出楹聯(lián)贊:“東郡股肱今佑輔,北門鎖鑰古天雄”。
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改大名府為北京,作為東京(今開封)陪都,以示仁宗若契丹南侵,必御駕親征之決心。欽定北京后,朝廷耗資巨萬,由宰相呂夷簡主持,對大名府故城做了較大改修和增建。在改修外城后,又增建了宮城,置百宮,宮殿略如都城,建有四殿十四門并兩座水關。建筑形式和規(guī)模都非常壯觀宏大。宮城稱內皇城,周長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建門五。外城為京城,周長四十八里二百有六步,建門九。又引漳入衛(wèi)掘一小河西渠(今引河)貫穿全城,并修建水關,上水關曰“善利”,下水關曰“永濟”。把大名府故城建成為御敵“鐵壁”。南宋時,大名城故城隨著朝廷衰敗有些蕭條,此時女真族強大起來,滅遼建金南下攻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 ,劉豫在此降金,建都稱帝,國號“大齊”。元朝在此置大名路,省級行政機構。明朝仍置大名府,領開州及元城、大名等十縣。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北宋以后,大名府故城失去了往日在軍事上的重要性;黃河、漳河、御河(衛(wèi)河)不斷泛濫、於積,多次為患大名,使大片良田荒蕪;元世祖時,“會通河成,河始全入于淮,不經府境”。水利與水利交通與唐宋大為遜色;金元以來,數(shù)罹兵燹,多有殘毀。諸多因素迫使歷經9朝1042年,七為都城的大名府走向衰落。明建文三年(1401年)河決漳衛(wèi),洪水淹沒大名府故城,從此,運河岸邊的一顆明珠被塵封,同年在艾家口重建大名府(今大名城)。
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毀,埋于地下1—5米,保存完好,只有少數(shù)取土層地層遭到破壞,在取土坑內時常發(fā)現(xiàn)井、灰坑、建筑構件及排水設施。故城址現(xiàn)存兩處重點保護區(qū),即府城墻遺址和大街遺址。
城墻遺址。鐵窗口村東南村東南地表保存一段城墻高6—7米、寬15—17米,長約140米,保存較好(插圖336);紅寺、菅莊之間斷續(xù)有三段城墻,最長者約180米,高6—7米,寬4—10米,其余兩段較短,長約10米,高約4—5米,寬約10米;南門口、孔莊一段城墻遺存地表已不明顯。這幾段城墻都能看到明顯的夯土層,土質堅硬,附近隨處便能看到瓷片、陶片及當年的磚石,城墻表面種植農作物。
大街遺址。包括大街、御營、雙臺三村及雙臺村北宮殿區(qū)遺址,全部埋地表以下3—5米。遺址南北長3000米,東西寬1500米,面積約4.5平方公里。1米以下即可發(fā)現(xiàn)豐富的文化層,建筑遺跡明顯,宮殿區(qū)遺址遺存有豐富陶瓷等文物殘件。大名府故城址未進行過發(fā)掘,群眾取土時不斷發(fā)現(xiàn)唐、宋、元、明時期的陶瓷殘件,曾出黃釉注壺、青瓷碗、白釉黑花罐、白釉黑花燈型器、石刻神佛像、石刻、旗桿座等附屬文物。
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毀,保存完好,其建筑基址、宮舍布局、街區(qū)民房保存優(yōu)于其它廢棄的城池?,F(xiàn)大名府故城址上城廓明確,無大型企業(yè),村莊稀疏,尤其宮殿區(qū)遺址地表均為耕地,與城下城的汴京(北宋京城開封)相比,開發(fā)大名府故城,條件更為優(yōu)越,文物考古專家考證后認為,大名府故城是中國最具有發(fā)掘價值的北宋都城,若對之進行發(fā)掘,必將填補我國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項空白。
近期以來,大名縣立足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考古發(fā)掘旅游資源潛力巨大的獨特優(yōu)勢,傾力打造全國最大最完整的宋文化展區(qū),按照“打大名府品牌,創(chuàng)歷史文化名城,專家規(guī)劃,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思路,大力推進占地36平方公里的大名府故城保護開發(fā)項目。
大名府故城于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Hash:50be3d7e057afc337cc968b81f2bdce230632db4
聲明:此文由 大名信息港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