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個性古寺,不供神佛只供“秀才”,如今依舊香火不斷
眾所周知佛教自傳入我們國家以來,雖然經歷了不少的坎坷,但現在仍舊十分受歡迎,而且那些分布于各個城市的寺廟,也會吸引很多香客前來,人們對著那些佛像神明祈愿,就是希望保佑自己心中所想能夠實現,這在很多地方都已經很常見,但其實也并不是所有的寺廟都只是供奉佛像。
就比如之前很火的位于云南的八戒廟,這個地方主要供奉的就是二師兄豬八戒,每年當地人都會來這里上香,甚至還會舉辦非常盛大的活動。而今天要說的這個也跟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這里供奉的是一位秀才,你能猜出是哪里嗎?它就是位于安徽壽縣的無梁廟。
這座寺廟的建造地址非常的有特點,就在古城的北城門上,如果游客剛剛來到這里,可能并不會覺得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但是如果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就會對這個地方產生深深的好奇,而且這也是它為什么叫做無梁廟的真正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原來在古代的時候當地有一個秀才非常有抱負,經過了多年的寒窗苦讀參加考試,結果竟然榜上無名,本來剛開始他還是屢戰(zhàn)屢敗多次去參加,但是經過無數次的打擊之后,他終于心灰意冷,覺得自己實在是太沒用了,于是就準備在這座寺廟里隨便找個橫梁上吊,但誰知在關鍵時刻橫梁斷掉了,他也就沒死成。
也許是感受到了上蒼的旨意,所以他就再次重拾信心去參加考試,結果一下就中了,然后他就準備履行當初的承諾回來廟里重謝,結果來到這里的時候,并沒有看到它的身影,于是他就在這片古城墻上寫上了無梁廟三個字,而后世之人也是根據這個典故,所以就建造了這樣一座寺廟。
雖然從它建造到現在經歷了不少的坎坷,但是幸好還能夠以最新的模樣出現在世人面前,而且至今依舊香火不斷,很多考生在考試前也會來到這里拜拜,小伙伴們看到這里是不是已經很好奇了呢?
世界上最多橋的村莊,36座橋,奇葩的是允許一秀才建半座橋 秀才
行走旅途,分享趣事。江西婺源,被稱為最美鄉(xiāng)村,而中云鎮(zhèn)桃溪,屬于未開發(fā)的古村落,保存著古老民居,溪水環(huán)繞古建筑,清澈溪流之上,有許多石拱橋,一共有36座半石橋,為世界上最多石拱橋的村莊。不僅橋多,且秀才也多,奇葩的是,村民允許其中一秀才只能建半座橋!
桃溪建村一千四百余年,因晉代潘岳帶領村人沿村中小溪種桃樹而得名,潘氏子孫在此繁衍生息。冬天,雖不見桃花開,但見溪水流,村民,依水而建,臨水而居;溪上石拱橋特別多,隔一小段就有一座橋。據村莊老人說,每出一名官,村里建一座橋,喻意為“轎”,以示榮耀。
每座橋都有名字,流芳橋,明代進士潘玨建;雨濟橋,明代進土潘士藻建。崇恩橋,潘珍建;還有迎恩橋、尚文橋、敬義橋等共36座半石橋,據說20人擁有一座橋,世界最多橋的村落。
為什么會出現“半石橋”呢?村莊先后出了37名秀才以上的文官,但有1人例外,與村里36人寒窗苦讀相比,他卻是捐錢買來的,允許他建半座橋,以警示后人。
正是這樣純正的文風民風,自古以來村莊文人仕宦多,村民流傳有“進士滿街走,秀才多如狗”之說;乾隆時期的旗桿石,仿佛述說著書鄉(xiāng)的輝煌。
桃溪大都姓潘,潘璜祖孫三代出了9位進士,潘璜一人,曾任過吏、刑、工、兵、四部尚書。當代紅學家,臺灣潘重規(guī),也是該村后裔。
據村譜記載,宋至清末,中進士24人,中舉人29人,太學生、貢生69人,在朝為官126人,七品以上官員75人,封贈大夫17人,有著作入選《四庫全書》17卷。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桃溪不僅橋多官多,還有“兩絕”,一是老水酒,二是冷水魚。好水釀好酒,桃溪的水酒,傳說是呂洞賓掘泉而釀制的“老水酒”,大缸的水酒,濃濃的酒香,既有米酒的柔軟,又有白酒的剛烈。
村民家,都有魚塘,村民引用溪水入宅,成了“屋中水塘”,聚水聚財。流動的水質,深山的泉水,溫度較低,魚的生長較緩慢,所以桃溪的冷水魚,味道特別鮮美!如果你到桃溪旅行,別忘了喝一喝老水酒,品一品這里的冷水魚。
中國第一魅力名鎮(zhèn):被4座火山環(huán)抱,僅明清就出了400多名舉人秀才 秀才
在旅行過程中,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古鎮(zhèn),但是要說能夠號稱我國第一魅力名鎮(zhèn)的古鎮(zhèn),那還真是只有今天要說的和順古鎮(zhèn)了。從2005年這里獲得中國第一魅力名鎮(zhèn)的稱號開始,這里就一直拿這個當賣點對外宣傳。不過這里的魅力倒也的確配得上這一稱號,因為作為云南騰沖的核心景區(qū)之一,這里不僅風景宜人,而且古鎮(zhèn)商業(yè)化并不算過度嚴重,整個古鎮(zhèn)頗為悠閑安靜。
別看整個鎮(zhèn)子人口才七千左右,但是根據2018年末統(tǒng)計的數據,這座古鎮(zhèn)在海外的華僑已經多達3萬人了,分布在全球13個國家與地區(qū),算是云南境內頗有名氣的僑鄉(xiāng)之一。那么這座古鎮(zhèn)的魅力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呢?雨融覺得第一自然就是這座古鎮(zhèn)本身就有的古韻和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了,再加上境內并不都是仿古建筑,而是真正有不少古建筑存在的,給人的感覺就和那種充斥著仿古建筑的古鎮(zhèn)完全不一樣。
第二就是這座古鎮(zhèn)的文化底蘊可以說是相當深厚了,據說在600多年里,中原、西洋、南詔、邊地四種文化在這里相互交融,使得當地有了非常有特點的僑鄉(xiāng)、馬幫文化。且雖然這里是一座位于邊境城市的古鎮(zhèn),但實際上當地有非常崇文尚教的傳統(tǒng),光是在明清兩個朝代,這個古鎮(zhèn)里就誕生了超過400多名舉人、秀才,據說當時的緬甸四朝國師尹蓉的故鄉(xiāng)就是這個鎮(zhèn)子。
第三就是這個鎮(zhèn)子的地理位置了,可能有很多人來過這個古鎮(zhèn)都不知道,這個鎮(zhèn)子其實四周都被火山環(huán)抱著,東西南北方向都有一座火山,古鎮(zhèn)則位于一個像是馬蹄形盆地一樣的區(qū)域之中,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這里的年均氣溫在15度左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在這里居住別提有多愜意,光是在古鎮(zhèn)里走街串巷散散步,那種感覺都讓人覺得十分愜意。
第四,我覺得應該是這里的旅游價值,要知道這里可是一個早在2003年就被國家地理評為人生必去50個地方之一的古鎮(zhèn)。如今更是已經拿到了5A級景區(qū)的認可,這應該算是對這座古鎮(zhèn)魅力的最好認可了吧。當然其實這座古鎮(zhèn)獲得的榮譽還很多,比如十佳古鎮(zhèn)、環(huán)境優(yōu)美鎮(zhèn)以及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鎮(zhèn)等稱號,這些都可以算是這座古鎮(zhèn)的魅力證明。
要問雨融覺得這座古鎮(zhèn)里印象最深的景點是什么,相信和順圖書館應該算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了,乍一看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座圖書館并不大。但實際上這座圖書館已經算是我國最大的鄉(xiāng)村圖書館之一了,并且最早其實就是一個閱書報社,后來在1928年才改建為圖書館,并且之前這個圖書館也不在現在這個位置,而是后來才搬遷到這個位置的,存有不少的古籍可以說是相當珍貴的存在了。
就是這么一座古鎮(zhèn),雖然要收門票才可以進古鎮(zhèn),但是說實話55元的門票費用倒也不是很貴,比起一些動輒要收上百元門票的古鎮(zhèn)要好得多。找個閑暇時間住在古鎮(zhèn)里,在古鎮(zhèn)里好好散散步,那種感覺絕對會讓你難以忘懷,甚至有想要在這里定居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