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面油香

是臨潭回族群眾的一道特色小吃。俗稱油餅,是回族人民的傳統(tǒng)食品,每逢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還要贈送親朋、鄰居,有的家里過節(jié)紀念亡人,有了紅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繼俗。

油香有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三種。油香"被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看作是象征真誠信仰的美食。

各地回族制作油香的方法和用料大同小異,以面粉、鹽、堿、植物油為主要原料,具備這幾種原料就可以做出味道鮮美的油香了。也可根據(jù)不同的口味或需要而選擇輔料的種類,輔料主要有雞蛋、白砂糖、蜂蜜。

制作油香時首先要和面、醒面。

和油香面講究“三光”——面光、手光、盆光。也就是說,面和好后,面團要筋道光亮;手上不能沾很多面粉;面盆里外也要干干凈凈。和好的面揪或切成小面團,每個小面團搟成直徑約10厘米,厚約1厘米的餅坯,表面劃二三條刀紋。將油上鍋燒熱,放入搟好的餅坯,待鍋中油香略有變黃后,翻一個個兒,當兩面鼓起焦黃后,即可撈出。炸制過程中的火候不宜過大,油溫太高,油香表皮容易炸焦,所以有“慢火炸油香,兩面都發(fā)亮”的說法。

今天展示在這里的燙面油香不用發(fā)酵面,直接用上好的面粉,用溫水和好之后,攙和雞蛋、蔥花等輔料,一般都要請年長的、有經(jīng)驗的人來掌鍋,在案板上揉好后攤成碗口大小的圓餅,然后放在鍋內(nèi)用香油煎熟,晾冷之后,再上鍋蒸軟,食用時折成半圓或四分之一圓,蘸以蜂蜜,色紅松軟,味美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