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洋芋餅兒

一說起黃梅的洋芋餅兒,很多人會情不自禁地流起了口水。這曬干了的洋芋餅兒炒起肉來,味美肉香。讓人嚼了那么一口,會回味好幾天。

洋芋餅兒是黃梅上鄉(xiāng)農(nóng)村特有的食品,由于柳林、停前、五祖、杉木、獨山、大河、濯港等地特殊的土壤自然條件,各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戶大都種植洋芋(也叫土豆或者馬鈴薯)。每年的夏天是洋芋豐收的季節(jié),農(nóng)民們就把一個個金黃色的洋芋從地里挖回家。以前農(nóng)村日子苦,老百姓把要吃的留下來,其余的就把洋芋、豇豆、青菜等菜曬干裝起來,準備過冬的家常菜。這也是當時黃梅農(nóng)村的飲食文化的一個縮影。

曬洋芋餅兒,就要先把地里收割來的洋芋或者是市場上買來的洋芋洗干凈一起切成薄片,用水煮后,再用干凈的墊子鋪好切好的土豆片,先通風晾干,晾干之后再移到有陽光的地方進行晾曬,曬干后就可以收好,一袋袋的分裝,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吃。準備過冬的家常菜。這也是當時黃梅農(nóng)村的飲食文化的一個縮影

記得小時候,家里曬洋芋餅兒,先把切好的洋芋餅兒,一一擺好在“曬框”里,然后爬上木梯,放置在平房屋頂進行晾曬,這樣既陽光充裕,又可防雞跑狗咬。洋芋餅兒不能切厚,否則煮的時候沒有煮透。切的太薄了煮的時候又容易煮粉了,曬的時候也不好曬。因為在煮的時候要不停的攪,以免粘鍋,曬的時候要一片一片擺好,要是煮粉了提都提不起來曬。

曬的時候最好是一天曬干,期間至少要翻面兩次,直至洋芋片干透。這樣才是顏色味道最好的,不然就黑黑的,白白的和黃黃的才是上品,因為洋芋品種不同,肉質(zhì)白的洋芋曬出來就偏白,肉質(zhì)黃的曬出來就偏黃.

曬制好的洋芋餅兒,一個個黃燦燦、晶瑩剔透。通常要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可隨吃隨取。這樣的好食品一般只過年或者家里來個貴客,就燉雞或者炒肉才舍得拿出來吃。

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吃多了,很多人又留戀起這普普通通,不起眼的洋芋餅兒。每到周末,那農(nóng)家樂餐館里,游客或者市民,餐桌上點的最多的就是這美味的洋芋餅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