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苧麻

被稱為"中國草"的苧麻,是大竹縣支柱產業(yè)之一。大竹自商周時種麻,迄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道光《大竹縣志》記載"麻稻為首"和唐朝詩人杜甫《夔州十絕句》"蜀麻吳鹽自古通,萬斛之舟行若風",反映大竹的苧麻生產、流通盛況。 建國以來,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大竹縣把苧麻生產作為地方支柱產業(yè)來抓,使苧麻生產得到迅猛發(fā)展,苧麻產量、面積躍居全國產麻縣之首,常年苧麻產量占全省40%左右,全國10%左右,成為全國苧麻生產基地縣。八十年代中后期,苧麻生產進入鼎盛時期,苧麻種植最高年份(1987年)面積達22萬畝,產量2萬噸,產值2.05億元,全縣人均收入236元,主產麻區(qū)人平收入上千元;麻農總收入最高年份(1986年)達到1.3億元,真正成為大竹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搖錢樹"。進入九十年代后,全國苧麻市場疲軟,縣委、縣政府引導麻農重推苧麻品改,淘劣擴優(yōu),苧麻單纖維支數(shù)達到1800-2300支,苧麻面積保持在15萬畝左右,面積、產量仍位列全國之冠。 在抓苧麻生產的同時,大竹縣充分運用苧麻資源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了苧麻紡織工業(yè),苧麻加工企業(yè)迅速崛起,成為四川省苧麻紡織基地。全縣苧麻加工企業(yè)現(xiàn)有23家,固定資產3億多元,就業(yè)職工上萬人,擁有長紡2.3萬錠、短紡1.2萬錠、織布機700臺,年耗原麻可達2萬噸。主要麻紡產品有精干麻、麻條、落麻、麻紗和麻棉混紡布等,先后有38個產品獲部、省優(yōu)質產品,其產品因系純天然織物,具有檔次高、挺括、透氣性能好等特點而倍受外商歡迎,遠銷日本、韓國及歐美市場。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全縣基本形成原麻種植生產、購銷販運,麻產品加工、銷售一體化格局,已初具苧麻產業(yè)化經(jīng)營形式。 目前,大竹縣正抓住中國加入WTO進程加快,紡織行業(yè)復蘇的機遇,一手抓優(yōu)質苧麻基地建設,一手抓麻紡產品深度開發(fā),把大竹建設成為全國優(yōu)質苧麻商品基地縣和苧麻紡織品集散中心。

大竹苧麻 四川省 大竹縣苧麻技術推廣站 大竹苧麻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四川省大竹縣竹陽鎮(zhèn)、城西鄉(xiāng)、竹北鄉(xiāng)、楊家鎮(zhèn)、人和鄉(xiāng)、黃家鄉(xiāng)、中華鄉(xiāng)、清河鎮(zhèn)、柏林鎮(zhèn)、柏家鄉(xiāng)、李家鄉(xiāng)、石河鎮(zhèn)、月華鄉(xiāng)、雙拱鄉(xiāng)、二郎鄉(xiāng)、蒲包鄉(xiāng)、烏木鎮(zhèn)、東柳鄉(xiāng)、團壩鄉(xiāng)、朝陽鄉(xiāng)等50個鄉(xiāng)鎮(zhèn)384個村。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06°50′-107°32′,北緯30°20′-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