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縣水竹涼席

盡管開縣僻處偏隅,然而從東漢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置縣距今已近1800年,“景物繁華,英賢聚集,農工商賈,說禮敦詩,家弦戶誦矣”(清·乾隆《開縣志》)。今天的開縣在地圖上狀如甜橙葉,有“桔鄉(xiāng)”“金開縣”之稱,為重慶大縣之一,也是三峽庫區(qū)移民最大縣。最為富庶之地幾被淹沒。一方面,開縣人民為三峽建設做出了巨大犧牲,離開家園另棲他鄉(xiāng),一方面則是水漫山河,滌蕩走貧困和閉塞。也許一些祖先的文明將沉在魚游的國度。而我甚感欣喜的是故鄉(xiāng)開縣的“三絕”,也許將因峽江之水步步高抬而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

居家之器,必備優(yōu)質之物。不管現在床上用品如何發(fā)展,在開縣,夏季的床上都會有一張水竹涼席。以本地所產的竹為原料,經過劃青、破竹、備篾、過勻刀并進行物化處理后,細致地編織而成。水竹涼席在使用過程中,自然產生色變,初淡綠而漸漸泛黃,由中黃而金黃,多年使用,黃色浸潤,黃中呈紅,紅黃相映,色澤喜人,使用越久,席面越發(fā)柔軟細膩,涼爽宜人,折疊后亦無損傷;,水竹涼席中的上品乃臘篾之席,竹破為篾后,以青黃篾分類,浸泡水中,多越幾冬,柔韌性、吸汁性更強。因以越冬為標準,故稱臘篾。似乎吸冬之寒,調節(jié)及夏,豈有不涼快之理?所以臘篾甚為開縣人所愛,以至鄉(xiāng)下可以做丈量單位,諸如水井深幾臘篾、河寬幾臘篾,等等。

好的水竹涼席其實就是一幅藝術品。開縣編織涼席始于清乾隆年間,經過數代能工巧匠的努力,一些編織大師脫穎而出。他們利用竹篾自然形成的不同反光,在一張竹席的方寸之間,編織出山水、人物、飛禽走獸等圖案,這些圖案層次豐富,形象生動,宛若一幅幅優(yōu)美淡雅的圖畫,堪稱席中珍品。而且品種發(fā)展到今有坐席、睡席、掛席、簾席等到10多個品種,遠銷東西亞各國。20世紀60年代,-、-總理分別出訪印尼等國時,曾帶編織有“巫姬奇峰”、“二龍搶寶”、“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圖案的開縣竹涼席,或作為禮品贈送友邦,或作為工藝品赴國外展銷。開縣竹涼席被列為全國六大名涼席之一,實不為過。( 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