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茶

產(chǎn)于廣西桂平。

因產(chǎn)桂平西山而得名。桂平西山濱臨潯江,著名的乳泉流經(jīng)茶園旁,泉潤霧攏,十分適宜茶樹的生長。 歷史:它起源于唐代,到明代已聞名兩廣和湘、閩等地。據(jù)《當(dāng)州府志》記載:“西山茶,色清綠而味 芬芳,不減龍井?!毕鄠?,西山寺僧尼由江南引進茶樹種子,使這里出產(chǎn)西山茶。西山茶炒制技 藝精湛者仍為西山庵院尼姑。后來由于管理不善,西山茶瀕于滅絕,1949年寬能法師受釋巨贊 法師引薦,來到桂平縣西山主持佛教事務(wù),同時與新出家的釋昌慧法師一起,在棋盤石、洗石庵 等地開荒種茶,使西山茶獲得新生。

西山茶從茶樹的種植,施肥,采摘的時間,到炒制的溫度等,都十分講究。一般從二月下旬至三月初開始采茶。采茶一直到十一月。西山茶要經(jīng)過攤青、殺青、炒揉、炒條、烘焙、復(fù)烘等六 道工序制成。攤青即將鮮茶葉薄攤于竹匾上,置放陰涼處。炒條則用“小鍋定型”;烘焙采用置 有五層焙篩的焙爐。先制成毛茶,再經(jīng)復(fù)烘方成品。葉嫩條細,苗鋒顯露,色質(zhì)青黛而呈光澤,湯液碧綠而清澈透亮。

地域范圍

桂平西山茶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地域范圍為桂平市轄區(qū)內(nèi)所有行政鄉(xiāng)鎮(zhèn),即西山鎮(zhèn)、蒙圩鎮(zhèn)、石龍鎮(zhèn)、厚祿鄉(xiāng)、白沙鎮(zhèn)、南木鎮(zhèn)、金田鎮(zhèn)、垌心鄉(xiāng)、紫荊鎮(zhèn)、江口鎮(zhèn)、木樂鎮(zhèn)、木圭鎮(zhèn)、石咀鎮(zhèn)、馬皮鄉(xiāng)、油麻鎮(zhèn)、社坡鎮(zhèn)、尋旺鄉(xiāng)、羅秀鎮(zhèn)、中沙鎮(zhèn)、大洋鎮(zhèn)、羅播鄉(xiāng)、木根鎮(zhèn)、麻垌鎮(zhèn)、社步鎮(zhèn)、下灣鎮(zhèn)、大灣鎮(zhèn)等26個鄉(xiāng)鎮(zhèn),414個行政村、7763個村民小組、1個國有林場。種植總面積1000公頃,年總產(chǎn)量2250噸。 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09°41′55″至110°22′48″,北緯22°52′02″至23°48′04″。海拔33.3-1313.6米。東鄰平南縣,南與玉林市的容縣、北流市、玉州區(qū)、興業(yè)縣接壤,西連貴港市港北區(qū),北交來賓市的武宣縣、金秀縣。邊界線總長375公里,東西寬69公里,南北長10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