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蘿卜

丁香蘿卜亦稱胡蘿卜,來自西域,故有一個"胡"字,比如像胡椒、胡桃、胡琴之類。丁香蘿卜原產(chǎn)地在亞洲西南部,栽培歷史已有2000多年,《本草綱目》有記載,"元時始自西域入",氣味與蘿卜相似,所以稱胡蘿卜。丁香蘿卜是江南一帶的稱謂。

江南一帶,歷來好客,待客之道無非是茶水點心及吳儂軟語的熱情問候。在七都廟港一帶,家家戶戶自制茶果點心,丁香蘿卜是茶果里最主要的一種,與熏青豆平分秋色,一碗平淡的茶水里有了這紅綠兩色點綴,立時就變得生動起來。作為茶果的丁香蘿卜要經(jīng)過腌制,其制作始于明清時期,是延續(xù)已久的一種民間技藝,一般由家族傳授,代代相傳。

丁香蘿卜的腌制過程不太復(fù)雜,先是準備好丁香蘿卜、食鹽、罐頭、濾網(wǎng),把洗凈的丁香蘿卜切成片、細條、或粒(約1公分見方),再用水沖洗去碎末,濾去水分,然后放在容器內(nèi)用食鹽腌制15小時左右(丁香蘿卜與食鹽比例為20:1),再用器具曬干(防止雨淋霧露)即成,可放進石灰甏貯存,也可放進密封罐。

丁香蘿卜極富營養(yǎng),其中含有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D,有明目、固齒、潔膚、烏發(fā)的功效。丁香蘿卜還有相當(dāng)高的藥用價值,胡蘿卜素轉(zhuǎn)變成維生素A,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在預(yù)防上皮細胞癌變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胡蘿卜中的木質(zhì)素也能提高機體免疫機制,間接消滅癌細胞;丁香蘿卜還含有降糖物質(zhì),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懈皮素、山標酚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是高血壓、冠 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丁香蘿卜適合小兒出麻疹、水痘期間食用。

高血壓病、高膽固醇血癥、膽結(jié)石病人,癌癥患者,長期與1接觸者以及職業(yè)病汞中毒者,皮膚粗糙、頭皮發(fā)癢、頭皮屑過多以及夜盲癥、眼干燥癥者都適合食用丁香蘿卜。

老一輩人經(jīng)歷過三年困難時期饑荒的大都對丁香蘿卜記憶很深,那個時候糧食不夠吃,米飯要摻和丁香蘿卜,再加一點米糠熬成薄粥來充饑。經(jīng)濟好轉(zhuǎn)后,丁香蘿卜退出了人們的餐桌,大多數(shù)農(nóng)戶將之作為一種豬飼料,其營養(yǎng)價值及藥用價值未被發(fā)現(xiàn)。直至今天,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丁香蘿卜倒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貴,有了"小人參"之美稱。以丁香蘿卜為主料、配料的菜肴在江南一帶隨處可見。七都地區(qū)喜好用丁香蘿卜燉羊肉,丁香蘿卜煮粥,補虛弱、益氣血。此外,還可將丁香蘿卜擦絲剁爛,加肉末、鹽、油、味精等,包進面粉糊調(diào)成的餅皮里,下油鍋炸成外焦里酥的蘿卜絲餅,在秋寒冬冷的日子里,咬上幾口,清新爽口,暖胃驅(qū)寒,是七都人家的特色午后小點心。

丁香蘿卜,在江南一帶是招待四方來客花樣百變的特色產(chǎn)品,既可作為主食,亦可作為點心茶果,已然形成了七都廟港地區(qū)的一種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