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亦稱粟米,脫殼前通稱谷子,因其粒小,直徑1毫米左右,故名小米。澠池做為仰韶文化發(fā)源地所生產的小米歷史上曾做為朝廷的貢品,所以俗稱“仰韶貢米”,又因主產區(qū)位于仁村鄉(xiāng)坻塢一帶又稱“坻塢貢米”、“坻塢谷米”。澠池縣仁村鄉(xiāng)坻塢一帶,土地肥沃,土質特異,四面環(huán)山,自然資源獨特,空氣清新無污染,晝夜溫差大,土壤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谷物生長,谷子種植歷史悠久,所產小米色黃如金、入口甘甜、清香純正,其湯紋可揭數層而不盡。因此素有“坻塢米糧川,小米似仙丹”之說。據歷史記載:唐王朝貞元十六年,五品糧官續(xù)之仁將坻塢小米獻于皇上,御廚把熬制的小米粥用潔白的玉碗呈與唐德宗品嘗時,皇上竟不敢相信如此美味佳肴,是由小米熬制而成。那金燦燦的光澤,黏糊糊的口感,綿悠悠的香味,使唐德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令他稱奇的是,粥面上還結了三層透明的米紋,用牙箸一挑,發(fā)現竟是由多層紋膜重疊而成的。每一層都薄如蟬翼,在宮燈的映射下,閃耀著七彩光芒。德宗不禁驚嘆:天下竟有如此神谷奇米,足見我大唐物之繁盛矣,食后驚呼:“真乃神米也”!于是,皇上特詔糧官續(xù)之仁,詳詢由來后,詔令凡以后熬制米粥,皆用“坻塢谷米”,遂欽賜坻塢谷米“金米列貢”。隨著仰韶文化的發(fā)掘,澠池人民就把仁村和洪陽兩鄉(xiāng)鎮(zhèn)生產的小米俗稱“仰韶貢米”。仰韶貢米生產歷史悠久,據《澠池縣志》(1986-2000)第三十五章“仰韶文化及其研究”記載“1991年由中國歷史博物館牽頭,河南省考古研究所、陜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科院地質所、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考古所、三門峽文物工作隊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組成的科學綜合考古發(fā)掘隊對仰韶文化的班村遺址進行發(fā)掘,歷時9年于1999年8月結束,發(fā)掘面積6000于平方米,發(fā)現距今7000~5000年新石器時代及歷代房基數十座,最早的文化遺址相當于裴李崗文化時期,主要房基和灰坑(窯穴)從地層關系和事物形態(tài)看,大至可分為早、中、晚三段,在相當于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存的遺跡中發(fā)現不少灰坑底部有碳化小米”?!侗静菥V目》說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敝嗅t(yī)認為小米味甘、咸、性涼,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仰韶貢米顆粒飽滿,色黃如金,米油豐富,粘糊性強,更具滋陰養(yǎng)血功能,有減輕皺紋、色斑、色素沉著的功效,入口甘醇,清香宜人,回味悠長。
地域范圍
仰韶貢米產區(qū)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東部,地處韶山山脈東南,群山峻嶺,溝壑縱橫,海拔600米以上。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質肥沃,非常適宜谷子種植。仰韶貢米地域保護范圍包括澠池縣仁村和洪陽兩鄉(xiāng)鎮(zhèn)的南坻塢、北坻塢、仁村、東張村、蟠桃、楊河、紅花窩、雪白、大水溝、東段村、上西村、高堂、臺口、上莊、石盆、德厚、北溝、柳莊、雷溝、上洪陽、劉村、趙窯、義昌、崤店、堡后、胡坑、吳莊共計25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1°54′00″~112°01′00″,北緯34°29′00″~34°40′00″。產地區(qū)域東西長12公里,南北寬15公里,國土總面積19496.99公頃,耕地總面積1187.83公頃,其中谷子年栽培面積333公頃左右,年產量在1000噸以上。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仰韶貢米米顆粒圓大,色澤金黃,粒度整齊、均勻,熬粥時糊化速度快,米汁香稠,口味醇香粘糯爽口,米油豐富,湯紋可揭數層,一般小米做成米飯盛碗涼后,飯與碗明顯分離,仰韶貢米不會分離,食用之滿口溢香,故澠池素有“仰韶米糧川,小米似仙丹”之美譽。谷子作物適應性廣,耐干旱脊薄,抗逆性強,比較穩(wěn)產高產。仰韶貢米用途廣泛,可以煮飯、吃糕、釀酒等。2. 內在品質指標:加工精度≥90%,不完善?!?.0%,雜質≤0.7%,碎米≤4.0%,水分≤13.0%,蛋白質含量9-10g/100g,淀粉65-70g/100g,硒0.02-0.03mg/kg,鐵35-45mg/kg,鋅25-35mg/kg。3. 安全要求:產品質量安全執(zhí)行NY5305—2005無公害食品粟米標準,衛(wèi)生指標應符合GB 2715規(guī)定。仰韶貢米不應使用添加劑,黃曲霉毒素≤5,六六六≤0.05mg/kg;甲基毒死蜱≤50.05mg/kg,溴氰菊酯≤0.5mg/kg,無機砷≤0.15 mg/kg,鉛≤0.2mg/kg ,汞≤0.02mg/kg,檸檬黃不得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