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的風(fēng)味小吃。炒疙瘩色澤深黃,黃綠相映成輝,食之綿軟柔韌,醇香可口。民國初年,北京宣武區(qū)虎坊橋有家叫廣福館的面食鋪,根據(jù)顧客的需要,將面揪成疙瘩煮熟,拌上蝦醬然后炒制,炒疙瘩由此初步形成。后又將配料進(jìn)行改進(jìn),使炒疙瘩名聲大震。
炒疙瘩由面粉、芝麻油、牛肉、精鹽醋、青菜、醬油、等做成的。數(shù)載蜉蝣客燕京,每餐難忘穆桂英,寄語她家女招待,可曾親手去調(diào)羹。制作方法將面粉加水揉成面團,切成比黃豆略大的圓疙瘩將清水燒沸,邊倒入疙瘩,邊用鐵鏟順一個方向攪動,倒完后,每隔一兩分鐘攪動一次,開鍋后再煮五六分鐘當(dāng)疙瘩全部浮出水面時,撈入涼水盆中過一下待用牛肉去掉筋膜,橫著紋切成絲或末;各種青菜洗凈切好炒鍋內(nèi)放入芝麻油,用旺火燒至六成熱,下牛肉絲,拌炒半分鐘后,加入醬油、醋、精鹽再炒一會,隨即放入煮熟的疙瘩翻炒,約半分鐘后,加入鮮菜再炒片刻,待醬油、水分浸透疙瘩時,盛入盤中即成。
炒疙瘩的創(chuàng)始人是北京和平門外臧家橋附近的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兒。
民國初年,母女倆開了個飯鋪,取名“廣福館?!庇捎诒拘±ⅲ埐似匠?,生意很不景氣。有一天,只合了十斤飴烙面,賣了一天,臨到關(guān)門時還剩下了五、六斤。母女倆正發(fā)愁,忽然想起了一個主意。她放平案板,把剩余的飴烙面拿過來重新揉過,然后揪成比疙瘩骰子略大一點的小疙瘩,下到開水鍋中煮熟,撈出后攤在陰涼處。當(dāng)晚,母女倆就用這些熟面疙瘩加了些青菜炒著吃,沒想到口味特別好。她們邊吃邊商量,決定在原經(jīng)營品種的基礎(chǔ)上再添上這道新的面食,起名叫“炒疙瘩”。
第二天,由于“炒疙瘩”味道香鮮,價格便宜,新老主顧都來爭相品嘗。五、六斤面疙瘩,只一會兒功夫就賣光了。
炒疙瘩問世以后,最初來吃的大多是勞動人民。后來由于越做越好,越賣越有名,許多社會名流也慕名而來,一嘗為快。從此,別開生面的炒疙瘩,以它獨特的風(fēng)格為中國面食增添了新的花樣,一直受到人民的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