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縣民間每年在傳統的“春社”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大做暖菇包,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豐登。這天遠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俗流傳至今。暖菇包的制作因原料的不同,有包糍和包子之分。暖菇包的皮,由暖菇摻和在普通粳米的米漿里制作成。暖菇,學名叫鼠曲草,初春生長于田野,性味甘,早春采摘后洗凈曬干,芳香撲鼻,有化痰止咳及強腎益筋之功效般有兩種,一種是菜餡,通常是由臘肉、春筍、香菇等混炒組成;另一種是甜餡,主要原料是紅米豆、紅糖。在形狀上,菜餡做成長形,甜餡的做成圓形,以便區(qū)分。
暖菇包剛出鍋的最好吃,白里透綠,油軟滑潤,清香撲鼻,誘人嘴饞。如果呷一口醇香爽口的泰寧米酒,吃一個味道鮮美的暖菇包,哪更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
暖菇包有“鼠曲小草包山珍”之說。以“鼠曲草”和米漿為原料,舂打成糍,加上香菇、黑木耳、熏肉、筍絲、豆腐干等餡料制成包子。鼠曲草是一種葉子毛茸茸的小草,春天會在田間開小黃花,泰寧家家戶戶每年都要做暖菇包敬土地神,祈禱新年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