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毛筆

臨泉毛筆名聞遐邇,深受廣大書畫家喜愛。自明代,截至2009年,約有五百年歷史。中國是詩書畫之國,毛筆是其重要工具,是被譽為“文房四寶”中之一寶。

最為馳名的有“臨譚筆莊”和“文德堂筆莊”兩家。臨譚筆莊生產(chǎn)的譚筆,以工藝先進、毛純耐用、剛?cè)峁矟忍攸c譽馳書畫界,先后多次被評為國家級優(yōu)秀產(chǎn)品。

臨泉素稱“毛筆圣地”,“北國筆鄉(xiāng)”。臨潭毛筆因產(chǎn)于臨泉臨潭而得名,古稱蒙筆,相傳為秦朝將軍蒙恬所制,昔日有蒙恬將軍祠蓋為供奉筆祖之所,今祭祀之俗尚不衰。臨潭毛筆,起于明永樂年間,迄今五百余年。清光緒年間,以其制作技藝之精湛,獨步京師,被奉為御用,光緒帝曾為之立碑表彰。

國家主席1同志為臨泉提名“筆鄉(xiāng)”。著名書法家、全國書法協(xié)會副主席肖勞先生為臨潭筆莊寫了“夢筆生花”四個大字;著名書法家、105歲高齡的孫墨佛,為該廠提了“神工鬼斧”四個字;名書法家范曾,夸耀其筆為“文房瑰寶”。還有許多名人分別題字、賦詩、作畫盛贊侯店毛筆。

臨潭毛筆,蜚聲異域,遠銷日本、東南亞、西歐等11個國家和地區(qū),榮獲工藝美術(shù)“百花獎”和天津出口免檢證書。

臨泉毛筆工藝最初起源年代,雖無確實的文學記載,但清代中期制筆大師李萬鐘是制筆世家。由于李萬鐘經(jīng)常肩挑、背馱,到各地趕集市賣筆。他在濕地撒上青灰,捕上油布把筆擺上賣,由于地上撒有青灰,從此人稱 “ 吊毛灰 ” 筆, “ 吊毛灰 ” 筆因毛筆質(zhì)量好,而揚名中原大地。

制筆大師曹如章,14歲時家里當了二畝地,作 “ 壓跪禮 ” (學費),拜李萬中為師,學藝五年,得其真?zhèn)骱蟪鰩?。在家制筆賣筆,60年代成立楊橋毛筆廠任廠長。70年代,制筆得到發(fā)展,從一家發(fā)展到四家,分別是明道堂(李萬鐘后輩),因種種原因離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改革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成立了文德堂貢筆廠、張麟德創(chuàng)辦臨譚筆莊、楊橋毛筆社。

曹如章大師在繼承傳統(tǒng)基礎(chǔ)上,又博采眾長,改進創(chuàng)新,使文德堂毛筆選料更加廣泛,工藝更加考究。由文德堂首創(chuàng)的《八柱擎天》毛筆,可以一分為八,一筆多用。其它以黃尾、山羊毫、山兔毫、石獾毫、雞距毫等為材料的毛筆達百余種。其成品毛筆,尖圓齊健,獨具特色,被稱為 “ 書壇一寶 ” 。

臨泉毛筆享譽大江南北,聲名遠揚海外。趙樸初、吳作人、韓美林、范曾、啟功、劉子善、1忠、穆孝天、顧美琴、吳天月等當代書畫家對臨泉毛筆均給予高度評價。

臨泉毛筆在十四大期間,被安徽省代表團做為安徽省珍貴禮品敬獻給1同志,現(xiàn)存在北京歷史博物館。國務院辦公廳并寫來感情信。香港回歸時,有關(guān)領(lǐng)導又以文德堂特制的龍筆為禮物贈送給香港特首董建華先生,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的特別贊譽,并特此寫來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