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鲞

海鰻干品,味鮮美。冬至前后,將新鮮海鰻從北脊剖開挖去內(nèi)臟,用干凈濕毛巾將鰻擦干凈,用細細的竹條,將鰻撐開掛在通風陰涼處晾干,要吃時蒸熟即可食用。民間有“新風鰻鲞味勝雞”的說法。 這種魚鲞,早在古代就有。相傳春秋末期,吳王夫差與越國交戰(zhàn),帶兵攻陷越地鄞邑(今浙江寧波地區(qū))時,御廚在五鼎食中,除了牛肉、羊肉、麋肉、豬肉外,還取當?shù)伥狏叽r魚作菜。夫差食后,覺得此魚香濃味美。與往日宮中嘗過的鯉魚、鯽魚不一樣。他回到宮中,雖餐餐仍有魚肴,但總覺得不如鄞邑的鰻鲞可口。后來特從鄞邑海邊抓了一個老漁民,專門為他烹制魚鲞。老漁民將身邊帶來的鰻鲞,加調(diào)味蒸熟獻上,夫差食后大快,贊不絕口。此菜便流傳開來,并身價百倍。清代民間也嗜食鰻鲞,當時,浙江臺州溫嶺縣松門地區(qū)出產(chǎn)的“臺鲞”,聞名全國。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道:“臺鲞好丑不一。出臺州松門者為佳。肉軟而鮮肥,生時拆之,便可當作小菜,不必煮食也。同鮮肉同煨,須肉爛時放鲞,否則鲞消化不見矣。凍之即為鲞凍,紹興人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