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是南方重點產棗區(qū)之一,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明隆慶《東陽縣志》載:“果之屬:棗、栗、榧……等”;“棗,茶場(現(xiàn)巍屏茶場村)產者大而甘”。明萬歷《金華府志》果之屬載:“南棗,出東陽茶場最有名”。清康熙《新修東陽縣志》載:“南棗,浙東諸郡遠至京師皆珍之猶,仍茶場之名,其次謂之魁棗,又次名通新棗,茶場所出為佳,相傳其大如拳,其核尖細如忝,決之即脫,其甜如蜜,香而且脆,以此盛傳”。民國時期,棗銷蘭、杭,約銀萬元;榧、栗銷紹、鄞、杭,約銀二萬元。民國22年(1933)《中國實業(yè)志》記述:“南棗之名,馳于全國。南棗者,即浙江金屬各縣所產之棗也……。浙省棗子,以東陽為最多,計產26000擔,天臺次之,計18096擔,全省共產50151擔,價值662570元。金華2000擔,蘭溪2000擔,義烏500擔。
青棗主產區(qū)在南溪、槐堂、羅屏、白云、巍屏、歌山、紅旗、象崗、佐村9個鄉(xiāng)村。南溪石盆村吳能相戶一棵“太公棗”,樹齡100多年,1983年實產青棗120千克,最高年份收過250多千克。一般的成林棗樹, 棵產10~20千克。
品種有大棗、馬棗和少量天生大棗、團棗、牛奶棗以及算盤棗等。品質以大棗最好,具有適應性強、樹勢直立、生長旺盛、產量高、質量好的特點,棗質特色是果大核小、兩頭平正、皮薄肉厚、質松味甜、水分較少,是加工南棗的最佳品種。大棗自花結果率較低,種植時要配置一定數(shù)量適應性較強、自花結果率較高的馬棗為授粉品種,以促進大棗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