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湯和糊糊

拌湯和糊糊:拌湯和糊糊皆是只用面、不下米而做成的稀飯。將面攪拌成塊狀碎塊撥入水鍋中熬成者皆名曰"拌湯"。"拌湯"中最佳者為"白面雞蛋攔湯"。它是將白面加少量的水,細心攪拌成虛面均勻的"撲穗兒",徐徐灑入已開的水鍋中,稠稀要適當;熬至將熟時,加入適量的咸鹽,再將已打均勻的一、兩個雞蛋糊糊,細細流入鍋中,皆成漂亮的"蛋穗兒"漂于湯面上;最后熗入素油、蔥、椒等攪勻食之。味道清香,柔軟滾燙,是病人或缺乳嬰兒的食品,其他面拌湯做法皆同,只是不打雞蛋,而可切入少量的山藥條兒。"糊糊"是將干面直接涮入水鍋中而熬成的稀食的總稱。其中有:"莜面糊糊、面茶、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糠糊糊、菜糊糊"等。"莜面糊糊"是不產小米的山區(qū)居民常食之稀飯,里面放上一些山藥條子,加上鹽,熬至爛熟。喝之香咸"熱樂"頗有味道。"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則是放少許堿而熬成。"面茶"則是將莜面炒至金黃色,成為"茶面",用"茶面"涮成的糊糊,叫做"面茶",調鹽喝之。因其頗有"油茶"的味道,故起名曰:"面茶",以有別于"油茶"。它是普通人家冬季調劑的生活,代替油茶的飲用物。而"油茶"則是用羊或牛油加白面炒成之"油茶砣子",食用時,用刀削下適量,放入鍋內熬成。它是中等以上的殷實和富裕人家當家人冬季樂意食用的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