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圪條是用紅面包住白面或白面包住紅面,或混合攪拌和成的面團用手工搟制成大片,再切成8寸長,韭葉寬,或裙帶寬的條,下鍋煮熟的一種面食,是長治地區(qū)流傳的一種黑色面條。因煮熟的面條黑紅色,故得名“黑圪條”。黑圪條主要原料是高粱面,做時再摻些白面和豆面更好。
高粱,在我國栽培至少也有5000年的歷史了。古籍載,高粱的別名叫"蜀秫"、"蜀黍" 、"蘆禾祭"、"荻粱"、"烏禾"、"木稷"等?!稄V雅》里說:"烏禾,塞北最多,農(nóng)家 種之,以備他谷不熟為糧耳。"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蜀秫,北地種之……栽培歷史已有四千九百年。"《農(nóng)正全書》中說:"北方不宜麥禾者,乃種此,尤宜下地立秋后五日,雖水潦一丈深,而不壞之。"《潞安府志》549頁記載:"粱,惟長子、屯留宜 "。由于地理條件的適宜,長治地區(qū)的高粱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磷、鈣、 核黃素等營養(yǎng)成分較多。高粱脫皮去殼磨碾成粉俗稱紅面,再經(jīng)過蒸、煮、燙可制作花樣繁多的面食食品,如握溜溜、握片片、煮魚魚、蒸蝌蚪,剔撥股,包皮撥的及紅面蒸餃等農(nóng)家食品和風味小吃。"紅面黑圪條"是長治的特色品種。這種面條,澆上腌制的芥葉或野菜酸菜、豆芽、豆腐、粉條制作的鹵子,別有純樸香味。"黑圪條"相傳起源在清代光緒年間,那時澤州地區(qū)常鬧災荒,老百姓為了活命,只好將高粱米碾成面粉扌各撈成糊糊澆上漿水菜喝。澤州鳳臺一家姓趙的人家,娶了一房兒媳,五天后要到廚房做飯,婆婆讓她做糊糊飯喝。她在扌各撈高粱面時,一不小心,把豆面打了進去,她只好將錯就錯地繼續(xù)扌各撈,結(jié)果成了稠糊狀。新媳婦怕受公婆的氣,就偷偷抓了兩把白面放進糊面里,揉搓成硬面團,用搟杖搟成大片,切成裙帶寬的條下入開水鍋里煮熟,連湯帶水撈到碗里,澆上漿水菜端給公婆吃,公婆用筷子一攪見是黑面條,就問她是怎么回事 ?新媳婦只好如實說了。公婆吃著韌滑利口,酸香開胃的面條, 邊吃邊說:"這黑圪條怪好吃哪"。從此,"黑圪條"的吃法在上黨一帶民間就傳開了。而且小攤販也把黑圪條搬到市場銷售,受到食客的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