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山菜

 在承德地區(qū)的眾多野生山菜中,有一種蕨菜,素稱“山菜之王”,享譽國內外市場。每年端午節(jié)前后,村民們有采摘蕨菜的習俗。 蕨菜,又名如意菜,性喜濕潤而又冷涼的氣候。一般生長在海拔1,500——2,500米的高山陰冷地區(qū)。承德地區(qū)的圍場、豐寧等縣地處塞外的高山區(qū),氣候較寒冷,很適合蕨菜的生長。這種野生山菜生長較快,最高可達1米,而其采收期較短,一般從萌動出土3—5天即可采收。每年農歷五月上旬,正是采集蕨菜的理想期??刹扇纾?0天左右即可采完。這一期間的蔬菜,葉小花淡,莖梗肉質細嫩、軟脆,營養(yǎng)價值高。如果在此期間不及時采收,時間一長,就會失去食用價值。 在圍場滿族蒙族自治縣民間,有人把蕨菜叫“長壽菜”。原來,這里流傳著一個故事。相傳,唐代乾隆皇帝有一年帶領文官武將、隨從、侍衛(wèi)和射手們,出京師,經承德,到木蘭圍場行圍狩獵時,走得饑餓難當。乾隆命幾個侍衛(wèi)去附近找食糧,而當地黎民貧困不堪,無法提供糧食。這時,有一個老農采來一筐鮮蕨菜,獻給皇帝,乾隆一見,頓時大怒道:“朕要食糧,你為什么讓朕吃草?”說著,欲令隨從將他殺了。可老農不敢說這是蕨菜,因為這個“蕨”字與“絕”字諧音,不吉樣,便隨口說道:“萬歲爺不知,這是一種深山珍寶,名叫長壽菜。這種菜聞之清香撲鼻,食之嫩滑鮮美,入口潤喉生津,下肚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如經常食用,目朗神明,顏面如玉,無疾長壽,乃是仙家所用之寶物。”乾隆皇帝聽罷,龍顏大悅,即命御廚做成菜呈上。他一嘗,果然別具風味。于是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從此之后,這長壽菜的名字便在當地民間流傳開來。圍場特產的蕨菜,經采收、加工、腋漬后,更具有色綠、鮮嫩、細軟、味美的特點。加之食用也方便,因而在諸多的野生山菜中,被稱為“山菜之王”。 近年來,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的蕨菜在國際市場上日益受到廣泛歡迎,遠銷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國、法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買到腌漬的蕨菜,經過脫水去鹽后,可制作各種菜肴,餉賓待友,成為人們家宴中必備的美味。從70年代初期開始,在塞罕壩下的城子、孟奎、南山嘴、燕格柏等地開始進行鮮蕨菜加工,逐步擴展到80年代末期的百余個點加工蕨菜,商品量由50噸增加到400多噸。外地來旅游參觀的人,都想購買一點蕨菜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