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縣志》記載:“黃山自古出白石,可為碑志諸物,故環(huán)山諸村多石工”。據(jù)現(xiàn)有史料考證,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漢代,曲陽石雕已用于建筑業(yè)了。曲陽縣城南有座“狗塔”,據(jù)說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5年),為紀念一只曾保護他逃出大火的義犬而征召當?shù)厥承藿ǖ?。北魏時期(公元386-534年),曲陽石雕藝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當時,全國各地崇尚佛教,大興土木,修建寺廟,從而也促進了曲陽石雕中各種佛像作品的發(fā)展。曲陽石雕佛像造型莊重優(yōu)美,面貌嚴肅威武, 或慈藹端莊,線條流暢,至今仍是傳統(tǒng)的主要石雕品種。1953年,從古剎修德寺出 土文物中,發(fā)掘出佛像、金剛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東魏天平(公元534?537年)等年號和作者姓名。 經查明,上述這些作者都是曲陽縣人。唐、宋兩代,曲陽石雕藝術更加繁榮,作品流傳全國許多地方,除石雕佛像外,歷年發(fā)掘出土的還有曲陽石雕動物、瓜果等。
曲陽縣境內有一座黃山,橫臥東西,壯若銀龍,滿山漢白玉石潔白晶瑩,脂潤堅韌,宜精雕細刻。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加上世代相傳的雕刻工藝,使曲陽成為我國有名的石雕之鄉(xiāng)。曲陽石雕是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造型逼真,手法圓潤細膩,紋式流暢灑脫。
在首都天安門廣場上,聳立著一座雄偉壯觀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下部展現(xiàn)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畫卷的八幅浮雕,就是河北省曲陽縣石雕藝人的杰作。
曲陽是雕刻之鄉(xiāng),城南山石質純凈、堅韌潤滑、品位絕奇,其多彩的資源給其藝匠施展技藝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條件。曲陽石雕既不失魏代神秘朦朧的粗框氣魄,又承啟唐宋自然豐滿莊重優(yōu)美的造型,菩薩觀音、力士天女、龍鳳獅獸為其藝術典型。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進橋用牙、木雕精巧易透的手法豐富了石雕造型技藝,開創(chuàng)了小件精品的制作,拓展了石雕創(chuàng)意的廣闊天地,使曲陽石雕成為現(xiàn)代民間石雕的重要代表。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科技的進步,傳統(tǒng)的曲陽手工雕刻技藝不斷受到沖擊,開料、手工刨荒、工具制作、手工錘釬等技法已近失傳,模型也不再制作。此外,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雕刻材質和雕刻類型受到影響,佛像制作越來越少,這對傳統(tǒng)曲陽石雕技藝的保留與傳承也造成了不少損害。必須盡快制訂措施拯救曲陽石雕這一古老的手工技藝。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北省曲陽縣的盧進橋和甄彥蒼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