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黑雞

尼雅黑雞是新疆和田民豐縣的特產。尼雅黑雞的登記保護區(qū)域民豐縣,民豐縣古稱“尼雅”,地處新疆和田地區(qū)的東部,有“和田東大門”、“和田橋頭堡”之稱。在精絕國(今稱尼雅遺址)發(fā)現(xiàn)的黑雞的毛和骨,說明了早在1750年前就有黑雞的飼養(yǎng)。目前已經制定了《民豐縣尼雅黑雞保種場繁育基地實施方案》、《民豐縣尼雅黑雞發(fā)展規(guī)劃》,積極爭取到政府130多萬的尼雅黑雞保種繁育項目,已經成為民豐縣特色經濟養(yǎng)殖的亮點。 明朝李時珍名著《本草綱目》記載:黑雞是婦科病的滋補及滋養(yǎng)品,認為黑骨雞有補虛勞贏弱、制消渴、益產婦、治婦人崩中帶下及一些虛損諸病的功用。也是滋養(yǎng)肝腎,養(yǎng)血益精、健脾固沖的良藥。中國科學院的研究顯示其有特效的營養(yǎng)及醫(yī)藥價值。尼雅黑雞在新疆和田地區(qū)民豐縣經過同化和適應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后形成了獨特的生物學特征。尼雅黑雞為蛋肉兼用,其肉質鮮美、香味濃郁、脂肪含量少、口感細嫩、肉與蛋營養(yǎng)豐富,為人類優(yōu)良食品。 2009年,尼雅黑雞被列入國家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和遺傳資源公示名單和自治區(qū)一級資源遺傳保護名錄。2010年1月完成尼雅黑雞商標注冊,2011年成功申報無公害產品認證和有機認證。2013年完成了100萬羽尼雅黑雞的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產地特征:民豐縣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位于昆侖山北麓、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南部,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民豐縣屬典型的溫帶荒漠性氣候。據歷史記載,早在1750年前,精絕國所在地(今尼雅遺址、距民豐縣城約160公里),是當時西域絲綢之路的重鎮(zhèn)。地質勘探尼雅遺址發(fā)現(xiàn)有和田黑雞的毛和骨,說明在精絕國時期就廣泛飼養(yǎng)和田黑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豐縣至今仍保持著和田黑雞原有的特性。

產品特性:尼雅黑雞全身羽毛均為黑色,成年雞耳葉呈現(xiàn)黃色。公母雞大部分是“四爪”,個別是“五爪”,胡須為黑色,全身皮膚為白色或黃色,胸部肌肉為白色,脛部肌肉為紅色,公雞為杯狀冠或單冠,母雞為單冠,冠色呈紅色。尼雅黑雞適應性強,主要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較強,患病較少,耐寒冷,育雛率、育成率和種雞存活率均達95%左右;食性廣雜:一般的玉米、稻谷、大小麥、糠麩、青綠飼料均能喂飼;巢性強:尼雅黑雞就巢率可達90%以上,且一年四季都有就巢行為,秋冬季略少于春夏季。尼雅黑雞體型較小,公雞性成熟100天,公母配種比例1:8。母雞開產日齡120~140天,性成熟120天。年產蛋150枚以上,蛋重45克左右,蛋料比1:2.8,蛋殼呈白色、黃色,蛋形指數(shù)76%左右。

尼雅黑雞屬原始類雞種,易喂養(yǎng)、抗病強、肉質好,是民豐獨特的地方品種。具有很好的抗逆、抗病、耐粗等特征,其肉質鮮美、香味濃郁,而且黑雞的蛋和羊油及冰糖經過科學配置,具有食療和滋補功效。該雞食量小,喜食草料蔬菜,屬節(jié)糧型雞種,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和很大的經濟發(fā)展?jié)摿?,是牧業(yè)增收農牧民致富的好渠道。

地域范圍

尼雅黑雞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包括民豐縣尼雅鎮(zhèn)、尼雅鄉(xiāng)、若克雅鄉(xiāng)、薩勒吾則克鄉(xiāng)、葉亦克鄉(xiāng)、亞瓦通古孜鄉(xiāng)、安迪爾鄉(xiāng)6鄉(xiāng)1鎮(zhèn),保護總面積5.7萬平方公里,年產量100萬羽。民豐縣位于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地理位置為東經82°22′—85°55′,北緯35°20′—39°30′。東臨且末縣,西連于田縣,南越昆侖山與西藏自治區(qū)改則縣接壤,北接阿克蘇地區(qū)沙雅縣,315國道穿越民豐縣,民豐縣有“和田東大門”、“和田橋頭堡”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