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壩旅游景點介紹(三河壩周邊景點)
導讀:三河壩旅游景點介紹(三河壩周邊景點) 大埔三河壩是那三條河的交匯呀? 梅州大埔有哪些旅游景點 三河壩明代古城墻介紹
大埔三河壩是那三條河的交匯呀?
三河壩旅游區(qū)位于梅州市大埔縣三河鎮(zhèn),距梅州70公里,距大埔縣城17公里。水陸交通方便,梅漳鐵路、省道S333大梅線公路可達。梅江、汀江、梅潭河在此匯成韓江,四江八岸山峰聳翠,如詩如畫。韓江東岸,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zhàn)役紀念園雄踞筆枝山頭;西岸,有全國最早的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韓江源”石雕、明代古城、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墓等景點。
梅州大埔有哪些旅游景點
湖寮泰安樓(四方石樓)、登山公園、雙髻山森林公園,百侯諸多特色建筑,楓朗西巖山、大東保存比較完整的圓土樓花萼樓、坪山萬畝梯田,大麻陶瓷工業(yè)、黨溪李光耀故居,光德鳥子石,銀江銀隆頂、針菜基地,大麻陰那山萬福寺、特色老街道,三河匯城三江源雕像、古城墻、中山公園、翁萬達墓、茶陽老縣城風貌、西河客家民俗文化村張弼士故居等等。。
三河壩明代古城墻介紹
三河明代古城位于三河匯城,筑于明嘉靖42年(公元1563年),在宋代曾設行宮,立王子殿,指揮與元抗爭。在明代設鎮(zhèn)和兵防、驛站、巡檢司。清初設將軍府,饒平總兵吳六奇曾在此駐守。由此可見三河壩在古代兵防上處于重要地位。
三河城為磚石結構,城墻長154米,高4.5米,上寬2.4米,下寬3.3米。整座城墻設有垛堞918個,開四門,東面叫“永清門”,南面叫“宣和門”,北面叫“拱極門”,西面叫“鎮(zhèn)寧門”?,F在僅存南門、西門及300多米的殘墻。2004年以來,大埔縣委、縣政府把修繕古城作為“人文興縣”一個重點項目,投資200多萬元,本著尊重歷史、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的原則,修繕南門、西門和連接兩門的城墻,修復工作,于2005年10完工。
擴展資料:
三河壩,一個只有10平方公里的不起眼的粵東小鎮(zhèn),有史家稱之“得此控閩贛,失此失潮汕”也曾經在清朝擁有重要鹽運樞紐歷史。4塊清朝時期古石碑,記錄了三河鎮(zhèn)鮮為人知的清朝重要鹽運樞紐歷史,從而令這個當年連接潮汕平原、梅州、福建、江西等地的古老鹽鎮(zhèn)浮出水面。它們分別為雍正十三年豎立的“碼頭功德碑”、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豎立的“奉憲示禁碑”、咸豐七年豎立的“奉憲禁封哨馬舡告示碑”
三河壩
及一塊告誡鹽商們行善戒貪的石碑。這些古碑被鄧經雄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發(fā)現后千方百計收藏保存至今。
此地是梅江、汀江、梅潭河的交匯處,大埔縣西部水路交通要沖。當年朱德率領南昌起義軍在這里與敵人浴血奮戰(zhàn)三晝夜,為后來的“朱毛會師”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埋下了伏筆。全鎮(zhèn)下轄12個村委會,1個社區(qū)居委會,總人口20436人,是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三河壩戰(zhàn)役所在地,2002年被縣委、縣政府定位為縣城次中心城市,境內有全國最早建造的的孫中山紀念堂,“八一”南昌起義三河壩烈士紀念碑、紀念園,明代古城墻,韓江源標志雕像,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墓,火船屋,鳳集亭,古榕渡等眾多人文景觀,是大埔縣紅色旅游線路首選點。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同樣也吹綠了三河這片古老的土地,三河在二十多年的發(fā)展中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在縣委縣府提出的“以三江為依托,做好兩篇偉人文章,發(fā)展三河城鎮(zhèn)經濟、工業(yè)經濟和人文經濟”的發(fā)展思路指引下,三河正初步成為大埔縣“人文興縣”的新亮點,工業(yè)經濟的先行點,城鎮(zhèn)經濟的增長點和黨建工作的樣板點。正日益成為大埔縣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排頭兵。
韓江河
? ??有強烈開拓進取精神和發(fā)展意識的縣鎮(zhèn)兩級領導,針對三河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以及三江匯流水陸交通便利的獨特地理位置和豐富的人文景點,歷史遺存優(yōu)越條件,在集思廣益基礎上提出“以三江為依托,做好兩篇偉人文章,發(fā)展三河城鎮(zhèn)經濟、工業(yè)經濟和人文經濟”的發(fā)展思路,致力打造“工業(yè)經濟先行點,人文經濟新亮點、城鎮(zhèn)經濟增長點、黨建工作樣板點”把三河放在次中心城市的定位上全面發(fā)展社會經濟文化。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三河壩
Hash:7a169df758070180c3bac685292f8ab1fc1ccf77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