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涵東街道林氏 莆田涵江劉姓
導讀:莆田涵江涵東街道林氏 莆田涵江劉姓 1. 莆田涵江劉姓 2. 莆田涵江有幾個村 3. 莆田陳氏涵江 4. 莆田姓陳的村 5. 福建莆田劉氏 6. 莆田涵江李姓祖宗 7. 福建莆田劉姓輩分 8. 莆田劉氏源流 9. 莆田劉姓從哪里遷來?
1. 莆田涵江劉姓
福建的劉氏,大都是漢代居住江蘇彭城(今為銅山縣)被封為中山靖王劉勝的后裔。早在唐玄宗天寶八年己丑(749),當時有劉韶字虞樂號儀廷,以平章事貶為泉州別駕。其祖乃唐太宗時右丞相劉洎之孫,金吾衛(wèi)將軍劉邁之子。其在泉州任內,以撫為懷,體恤民艱,于唐太宗大歷四年己酉(749)歿于任所。其子劉友與家屬輿櫬北歸,來到莆田涵江地界,時因安祿山之亂所波及,地方動蕩,道路梗阻,劉友乃胥宇而家于涵江之西坂。后擇吉葬其父劉別駕于莆田興教里梧侖西洋地,即今之瓦窯山,人稱“劉墓”。而其后裔子孫分支莆田、仙游和秀嶼等地;又分惠北之圭峰、峰尾和土坑等地,以及惠安之東嶺一帶,并號其地為“彭城”,以志漢高祖發(fā)跡于彭城之意。后來該地也有林姓居住,并曾由“彭城”泛洋至新羅(朝鮮半島)開拓繁衍。
唐中和五年(885年),中山靖王劉勝后裔劉存偕侄劉昌佐王潮、王審知兄弟率五十二姓從河南光州入閩,先抵泉州,然后攻入福州。當時隨王潮、王審知起義軍進入晉江地區(qū)的,就有一支劉氏族人,其中有一位閩王王審知的親家翁名叫劉枝。劉枝原官居檢校尚書戶部員外郎,鄂州節(jié)度使判官等職。他入閩后居晉江,生有三個兒子,分別為劉文質、劉文濟、劉文澤。劉文質后來被泉州刺史王潮招為女婿,任泉州觀察推官。劉枝的女兒嫁給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為妻,封為正義夫人。而劉枝的二兒子劉文濟則從泉州遷居福州,后娶閩王王審知最小女兒為妻。于是,在泉州、福州民間,人們視劉王兩家為親家。
劉存入閩后居福州鳳崗一帶,其侄劉昌之曾孫劉暉分支長樂等。劉存之兄劉楚,字顯齋,于唐天佑四年(907年)率三子入閩,居建陽麻沙,劉邦之長子劉肥(封齊王)之后裔劉賜(字萬壽)于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由江西鉛山縣遷福建延平府,后分衍侯官、尤溪、沙縣等縣,部分徙居閩南。
南宋抗金名將劉錡,祖籍福建省建州(今建陽市)麻沙里。宋紹興十年(1140),時任東京副留守加太尉,他在順昌(今安徽省阜陽市)以四萬兵馬,大敗金兀術十幾萬兵,直至在臨安為國捐軀,季子劉明掛櫬揚舸泉州,卜地安溪“龍蝦出港穴”,奏請皇上,由孝宗賜葬。嫡孫劉遜娶祥芝楊氏女,遂胥土于茲,子孫蕃衍廿四派。在祥芝大堡興建祖堂,并奉劉錡公為開基一世祖。九世嫡孫辰治公移居洛陽橋南,是二十四派中的洛陽派,其子孫亦在橋南興建祠堂。清代中葉,橋南劉氏一支移至泉城沙美下,子孫分布黃甲街、溪后、浮橋街、南岳灶仔巷、晉江青陽及泉州市區(qū)各地,還有部分旅居海外。
晉江東石鎮(zhèn)塔頭劉厝,人口3000多人。其開基祖是南宋時護駕慈元楊太后和宋幼主南行的朝散大夫、行軍令史劉拓。劉拓系原居于福州鳳崗一帶的劉存的后裔。德佑二年,元兵南進,臨安失守,恭宗被俘北去大都,益王趙昰即位于福州,號端宗,改元景炎,封楊淑妃為慈元楊太后。爾后,楊太后攜二少帝南下泉州,招撫使蒲壽庚閉關拒駕。楊太后隨二少帝再南逃廣東。途中,劉拓率部與元兵大戰(zhàn),因敵眾我寡,隊伍被沖散,他逃至圍頭灣印山西麓的塔頭村,過著隱居的生活。后來他獲悉楊太后和二少帝在廣東崖山一戰(zhàn)中跳海身亡,悲憤欲絕,后來在塔頭村建起了“慈元行宮”,奉祀楊太后等神像,并日夜教習子弟操練武藝,以圖將來收復中原。
在晉江、泉州一帶,歷史上曾流傳著“劉侯同宗”的傳說。據說劉氏第一百四十三世祖劉至敏的先輩與原浙江安撫使王錡鎰因朝內? ??爭,禍延宗親。當時朝廷派林將軍包圍劉家,林將軍憐憫劉至敏年幼,將其藏于戰(zhàn)袍之內,飛騎沖出重圍后把至敏交托在朝的一位侯氏官員。為保劉、林后裔不受株連,林將軍自殺,侯家以一孫頂替抵命,救了劉至敏,至敏改姓侯。宋景炎年間,元兵入侵,宋太常寺正卿侯宗貴及夫人杜端慈攜九子扶幼主端宗入閩,先住泉州古榕境舊館驛,后卜居南安十八都侯垵鄉(xiāng),隨后把至敏和林將軍的后裔也安置于侯垵鄉(xiāng),至敏恢復原姓劉。至敏后裔為紀念這段血的情誼,大門燈寫上“劉侯”,祠堂門匾也寫上“劉侯宗祠”。
2. 莆田涵江有幾個村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qū)梧塘鎮(zhèn)東南村郵編是351119
3. 莆田陳氏涵江
區(qū)別:
祠堂原本是族人聚會、議事、處理族內糾紛等宗族活動的場所;
家廟是供奉祖宗、先輩神像、靈位,供族人祭祀、朝拜、思念的場所。
上古時代,宗廟為天子專有,士大夫不能建宗廟。
漢朝以前,有官爵者才能建立家廟,作為祭祀祖先的場所,但那時叫宗廟或者祖廟。
唐朝始創(chuàng)私廟,以祭祀先祖。
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改為家廟。
《宋史·禮志十二》:“ 慶歷元年,南郊赦書,應中外文武官并許依舊式立家廟?!?宋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二:“ 文潞公作家廟,求得唐杜岐公舊址。”各族百姓為了祭祀先祖,常建有“家廟”。
聯系:
后來很多地方逐漸合二為一了,兼具雙重功能,但有的地方宗祠與家廟仍然是分開建造的,保持著原有的結構與功用。
宗祠(zōngcí),又稱宗廟、祖祠、祖厝、祠堂。它是供設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又是從事家族宣傳、執(zhí)行族規(guī)家法、議事宴飲的地方。民間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時期。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便是建于唐末。涵江黃巷村黃氏宗祠,建于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到南宋,莆田林氏“建先祠”,“置祭產”。(宋濂《宋文憲公全集》卷十二)建陽陳氏家族的祠堂,始筑于元代。各地大規(guī)模營造祠堂,則在明清兩代。此時入閩各家族經過長期發(fā)展和繁衍,族眾日益增多,家族為團結族人大興土木,故一時建祠之風盛行。 家廟即家族為祖先立的廟。廟中供奉神位等,依時祭祀?!抖Y記.王制》:“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于寢。”《文獻通考.宗廟十四》:“仁年因郊祀,赦聽武官依舊式立家廟?!薄肚逦墨I通考.群廟五》:“[順治]十年,議定郡王以祀追封祖父于家廟,貝勒以下祀追封祖父于墳墓?!?/p>
家廟又稱祖廟,起源于先民對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古人祭神祭祖的場所,至商周時期宗廟制度和祭祖禮制初步形成,秦漢并逐步完善。
南宋理學家朱熹《朱文公家禮》立祠堂之制,宗祠和家廟在明清進入發(fā)展巔峰時期,但只有做過皇帝或封過侯的姓氏才可稱“家廟”,其余皆稱宗祠。
4. 莆田姓陳的村
陳姓為莆田大姓之一,清乾隆通議大夫林源在《玉湖陳氏譜·序》中就云:“吾莆陳姓族最著,支分派遠,子子孫孫,綿綿繩繩。”
陳氏入莆始祖陳邁,系莆田第一個縣令。陳氏入莆后,各著所居,始為新舊諸派,玉湖其一。玉湖陳氏始祖為陳仁,其曾孫陳俊卿為《莆陽玉湖陳氏家乘·原始譜冊》作序云:“吾祖從錢塘而來,四歷代而誕俊卿,蓋隱約將百年矣?!?/p>
陳俊卿于宋紹興八年以亞魁登臺輔,官至左相,死后贈太師,謚“正獻”,贈其祖太師沂國、蜀國、冀國公者三世。
至陳八代時,陳文龍于咸淳四年狀元及第,南宋末任參知政事,因抗元而死,詔贈太? ?,謚“忠肅”,又追贈三代先祖為太師,故玉湖陳氏祖祠有“一門二丞相,九代八太師”之石刻楹聯。
5. 福建莆田劉氏
尚寨派裔孫吳錫璋,清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高中一甲一名武狀元,欽點殿前侍衛(wèi),晉封四品武德騎尉。?、 吳 姓源 流? 一、淵源 在古譜中出現許多吳姓的人物:有《路史?國名記》中記載的炎帝之臣吳權、黃帝之母吳樞 ;有火神祝融氏吳回;有曾與羿比射的神箭手吳賀等。這些吳氏的來源,固然都有一定的依據,但在吳氏史料中十分罕見。而現在吳姓的人絕大多數是泰伯、仲雍的后裔。鄭樵《通志 ?氏族略》載:"泰伯封于吳,子孫以國為姓"。?起源出自姬姓:黃帝,有熊氏國君,號有熊。生于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名軒轅。長于姬水,故以姬為姓。是歷史上第一個姬姓的人。黃帝有四妃,共生子二十五子,其中正妃嫘祖生二子,長玄囂,次昌意。黃帝去世后,玄囂繼任。并繼承了黃帝的姬姓,吳姓即從玄囂這一支脈遞傳而來。史稱姬姓吳氏,故追溯本源,黃帝是吳姓的初祖。?黃帝以降,經玄囂、嬌極,帝嚳至五世為后稷。名"棄"。善農耕,播五谷,建功于天下, 被堯帝命為農官,受舜帝封于邰(今陜西武功)。成為我國農業(yè)始祖,后被后世遵為"神農" 。吳姓舊譜載:"吳氏之先,始于后稷",指明后稷是吳氏的先祖。?開氏于泰伯、仲雍:后稷之后,傳十二代至古公亶父,(下簡稱古公),幾經遷徙,已由封地 轉移至 (今陜西西彬縣和甸縣一帶)。古公繼承和振興了后稷等祖先的事業(yè),積德行義,深受民眾擁戴。時值商殷之世,西北戎狄游牧民族也逐步強大起來。經常搔擾古公的轄地,因不堪戎狄侵凌,古公便率眾離南遷岐山山麓的周原地區(qū)(今陜西岐山縣)定居,同時建立國家統(tǒng)治管理機構。得到了商王朝的認可。因所建的諸侯國地處周原,故稱周人,諸侯國也稱周。?古公生三子:長泰伯、次仲雍、三季歷。傳說季歷賢而其子昌(即周文王)有圣端,深得古公寵愛。古公有意傳位于季歷,以便今后能傳位給昌。但因礙于當時氏族王位長子繼承的傳統(tǒng)而苦惱。泰伯、仲雍體察到古公這一心意,為了順從父親的意愿,兄弟倆決定自動引退,以遜位于季歷,于是托辭為父采藥,結伴南奔衡山,且一去未返。這樣,季歷被立為太子。但古公去世前仍留下遺囑,要季歷讓位給泰伯以遵氏族傳統(tǒng)。泰伯、仲雍回國奔喪時,季歷遵 照父親遺命,要泰伯繼承王位,泰伯卻堅辭不受。季歷不依。幾經避讓不成,泰伯只好再次 偕弟南奔荊蠻,為了表示義無反顧之心,泰伯、仲雍回荊蠻之后,即舉族南遷,兄弟倆輾轉 來到長江入??诘慕K吳地(今無錫梅里村一帶)落腳,并改從當地吳人斷發(fā)紋身之俗,以成 "刑佘"之人。表示再無資格當宗廟社稷之主,籍以回避季歷。泰伯、仲雍此舉,不僅順從父意,使季歷因而登上王位,而且開創(chuàng)了吳氏的謙讓家風。其崇高品德,深為后世敬仰???子在《論語》中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認為泰伯的品德已到了至高的境界,這就是"至德傳芳","至德"堂號的來源。司馬遷在《史記 》中把泰伯列為《世家》之首。? 泰伯、仲雍到江蘇吳地之后,不畏艱辛,開山辟水,教民農桑,積極改造環(huán)境,"數年之后 ,人民殷富,遠近民眾相率歸附者千余家",于是泰伯興建國家,國號"勾吳",族人以國為姓,改姬姓為吳。泰伯從而成為吳姓的開氏始祖,無錫梅里成為吳姓的發(fā)祥地?!囤w宋百家姓》載:"紀吳之郡海",蓋輿地志云"渤海者,東海之通稱也"。所以吳姓統(tǒng)稱" 渤海 傳芳"。由于泰伯無嗣,泰伯去世后,王位傳于仲雍,今日吳姓乃仲雍所傳,仲雍是為 吳姓的傳代始祖。?后來傳至泰伯十九世孫壽夢,吳國始稱王。吳王壽夢有五子:長諸樊,次余祭,三夷昧,四 季札,五厥由。由于季札最賢,吳王要傳位于他,他堅辭不受,壽夢死后,才決定以兄弟次 序傳位,最后傳給季札。可是,季札仍舊禮讓不受,后來索性避居延陵(今江蘇武進),二兄 余祭無奈,只好把延陵封給他作屬邑,因此世稱延陵季子。季札不但繼承了"讓德"高風的高尚品質,而且以高度的文化素養(yǎng)稱賢于世。季札去世時,六十五歲的孔子親自為他題寫墓碑:"于戲有吳延陵季子之墓",世稱"十字碑"。傳至泰伯二十一世孫吳王夫差,至公元 前四七三年被越王勾踐發(fā)動的對吳國戰(zhàn)爭中所打敗。夫差失國,絕大部份的吳姓子孫被趕出 家園,流亡他鄉(xiāng),散居各地,甚至流落國外。其中除季札四子中的子玉一支留守延陵外,其 他的則"散處吳楚、閩越間"。季札的后裔另稱延陵,以別渤海,郡號"延陵郡"此后還析 出"長沙郡"、"濮陽郡"。吳姓一族以"謙讓開拓"的特有家風,生息繁衍,丕顯昌盛, 成為望族,據最近統(tǒng)計資料表明,全國吳氏族人有二千多萬,在十九個大姓中居第十名。海 外吳氏后裔有四百六十萬人,占華僑總數的百分之十五。?二、入閩 福建是吳姓分布較多的地區(qū),主要分布于崇安、建陽、浦城、福州、連江、莆田、泉州、惠安、晉江、南安、安溪、永春、同安、廈門、漳州、云霄、龍巖、寧化、連城、上杭等縣市 。?南北朝至德三年(583年),豐州刺史章大寶謀反,吳惠覺平叛有功,授豐州刺吏,后擇居清源山朋山(舊稱屏山)嶺后。? 唐開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吳圖元,以治書御史奉命都統(tǒng)節(jié)制經略閩疆。先住福州古橋頭,反又遷居尤溪,子孫又分衍大田、漳平、安溪等地。?唐僖宗中和二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吳仁祿唐開成進士,官國子博士,遷戶部大司徒,因避廣 明之亂"恥再受亂朝爵令",徙居惠安大吳。至今已一千余年,傳四十世,譽為"名宦鄉(xiāng)賢 裔,忠臣孝子家",繁衍蕃盛于閩南各市縣和臺灣、浙江、廣東、四川、江西、遼寧等省, 以及東南亞諸國。子孫數百萬人,泉州黃龍、晉江磁灶、石獅三宗,鄉(xiāng)殷富昌榮,菲律賓" 讓德堂"和印尼"延陵公會"以及泰國、星州等的吳氏族姓社團,對僑居地和祖國貢獻巨大 。宋代惠安九世十三人登進士第,宋旌表吳德章為孝德大孝子,清光緒庚寅,晉江吳魯欽點 狀元。其所著《百哀詩》為親睹八國聯軍侵華罪行之紀實。痛責清廷腐敗賣國之愛國史詩。唐僖宗中和四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吳祭字孝先,隨王審知入閩。同行的還有其堂兄弟:發(fā)、 興、瑞、良、斌等五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稱為吳氏六祖。?宋末元初(1249年),狀元宰相安徽吳潛之十一世孫吳薪,從浙江蘭溪以孝廉征為龍巖令入閩,為官清正,未三年即得遷秩,改判潮州,蒞任時途徑海陽探訪祖跡,不幸染疾,其子徙居漳下坡,后裔丕振蕃盛于福建、廣東、廣西、臺灣和東南亞諸國,至今繁衍二十多萬人 ,其中尚寨派裔孫吳錫璋,清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高中一甲一名武狀元,欽點殿前侍衛(wèi),晉封四品武德騎尉。?浦城城吳氏顯榮于宋仁宗朝,禮部侍郎吳待問生:育、京、方、亮四子均進士及第;吳育大魁天下,與弟吳充先后任仁宗,神宗宰相,調和鼎鼎,家聲大振。?遷入上杭的吳氏有兩派,一屬江蘇無錫常州延陵郡;一屬渤??ぁQ芫尤珖鞯刈訉O以四川為多,連江吳氏,其始祖吳省元,于宋代因避亂由南京遷? ??連江東塘,至今已發(fā)展三十一世 ,其裔孫吳運追隨孫中山革命,為黃花崗烈士之一。?宋進士文林郎吳宥由江西南豐遷寧化,成為后世閩、粵客家吳氏始祖。子孫分衍于臺灣、兩廣、香港等地。? 安溪縣厚安吳氏,其始祖子原公,于明代永樂年間遷入安溪劍斗開發(fā)創(chuàng)業(yè),至今五百余年, 人才昌盛,其子孫散居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僅安溪劍斗鎮(zhèn)就有子孫一千余人。?福建歷史上出現了不少吳姓的清官廉史,在宋代就有知惠、潮二州的惠安吳達老;有古田尉,積階朝散大夫莆田的吳公誠和尚右郎官,大理少卿吳叔告;有史稱"真廉吏"的建陽古田尉,攸縣丞,融州節(jié)度推官吳居仁以及長樂世稱"吳鐵面"的著名監(jiān)察御史吳實。此外還有 南宋進士、大教育家、惠安吳崗治學舍以經學指授峽邵二州,夷陵學子始第春官。? 三、肇南 吳姓也是較早遷居南安的族姓之一。兩晉時期,中原漢人為辟戰(zhàn)禍,紛紛南來,沿古南安江而居,特別是唐宋、中原板蕩,北方大量民眾南遷入閩,移居南安。唐代詩人韓盄隱居南安時,在《秋郊閑望有感》詩中就有"楓葉微紅近有霜,碧云秋色滿吳鄉(xiāng)"的詩句和《南安寓居》中有"天近函關屯紫氣,水通吳甸浸晴霞"詩句,說明南安一帶早有地名"吳鄉(xiāng)"及田地"吳甸"。?據有關史料記載,吳姓移居南安主要支派有:黃龍族禮孫公裔下;漳州南靖吳薪公裔下;還有吳伯謙裔下;靈水清溪支派,肇基公,燕翼公裔下;還有從龍巖、漳浦等地遷入其他支派,他們在南安開山辟水,艱苦創(chuàng)業(yè),蕃衍昌盛,至今人口達58170人,為南安第七大姓。?四、蕃衍 黃龍吳氏:大約于宋嘉定(公元十二世紀)紛紛遷入南安,黃龍一族遷入南安開發(fā)的村落有: 碼頭詩口村、詩坂村、龍溪村、營園村;洪瀨有湖美小路村、進坑村;溪美有頂溪美、溪美 街、蓮池村(赤口);柳城有浦頭村、鷺江大埕村、下都、杏蓮、三堡、八尺嶺東山村;彭美 下房村;金陶有鼎美村、吳板村、內寮村、蓋溪跳坑村、金墩吳厝村、鎮(zhèn)山墩頭村;羅東有 潭邊村;水頭有湖內村、田中村、托坂村;石井有后店村;豐州有素雅東門、南門、港吳; 霞美有邱店、許厝后村、下福村、埔頭村、麻山村、金雞村、云臺村(小部分);康美有東坂 吳厝村;詩山吾豐古宅村。美林有溪州、省新的林頭、庫內、梅勝、埔頂;歷經八百左右年 來,如今黃龍族的南安后裔,廣播閩、浙、贛、粵、港、澳、臺,并僑居海外,星、馬、泰、菲、印尼、歐美等地,瓜瓞綿長,人才輩出,簪纓顯宦,名賢博士,商賈富豪,遍及海內外。?黃龍吳氏開基祖禮孫,其先祖吳琚以下幾代是:吳琚--吳安仁--吳仕驤--吳爽-- 吳禮孫,自禮孫起至今已傳二十九世,衍居于海內內數十萬人。一世禮孫,配陳氏,生三子 :長景政,居黃龍祖地傳世;次景善,分居南安詩口;三景興,分居晉江、石獅、蚶江及錦里。二世景政,配蔡氏妙清,生六子:長君用、次君濟、三君弼、四君輔、五君錫、六君賜 。?二世景善支派:后裔又遷播于南安金淘、安溪、泉州城內、福清、龍溪地區(qū)、尤溪縣、福州市、延平、建寧、邵丁、同安、廈門、晉江以及江西上饒、浙江溫州、平陽和臺港等地,后裔數萬人。三世君用支派:配陳氏,生三子:長觀生、次觀應、三觀慶。后代有分居予永春梧板和南安陶內、吳坂、內寮、詩口、埔尾等地。? 三世君濟支派:字和卿、號龍溪。配楊氏、胡氏、劉氏、杜氏、蔡氏。生七子,長希憲(楊 氏生),配林氏,生三子:長宗之、次益之、三習之;次希文(杜氏生),配周氏,生一子, 羽遂,分居晉江、石獅、 蚶江;三希禮(杜氏生)官諱顯寶,號大石,配莊氏,生五子:長仕 良、次仕宗、三仕銘、四仕端、五福生(早逝);四子希勉(杜氏生),配林氏,生一子:從道 ;五子希舜(杜氏生)諱顯德,配虞氏(早逝無嗣);六子希禹(杜氏生)諱顯勝,號翌齋,配甘氏,生二子:長孟溢、次孟奇;七子希敬(蔡氏生)諱仲孫,生三子:長觀榮、次觀志、三觀東。?水頭湖內吳氏:始祖一處士(君濟之裔孫),分支晉江東廷后播居,水頭湖內的泰安。一處士 到水頭開拓求進,不久便與宋氏交厚。宋氏慧眼識中一處士之才能與為人,遂以愛女妻之, 生二子,長精直、次精一。精直與精一于明憲宗成化九年開族湖內,精一即大二房,后插遷漳州開族。精直傳恪齊,繼傳濱竹。濱竹再傳四子:長竹居、次竹所、三竹軒、四竹斐(后 裔大都分支漳州葛頭或云角尾綱頭)。故稱后湖內村吳氏四房之分源于此。一處士衍傳水頭 吳氏,迄今已有五百余載,傳宗二十一代,現海內外人口五千多人。?裔孫播據南安溪美街、頂溪美、洪瀨進坑村。? 三世君弼支派:字和甫,號清江。配陳氏,生二子,希圣諱元寶,配劉氏,生二子:長紹祖 、次繩祖。紹祖播居南安市海都石井后店。再播遷于廣東潮屬的海豐、陸豐、曲溪等地。繩祖播居惠安洛陽街及武夷山等地。君弼次子希源諱福寶號攬秀,配陳氏,生四子:長敬祖、 次德祖、三榮祖、四慶祖。?石井后店吳氏:始遷祖吳啟勛諱紹祖,于元朝末年(1361年)遷居后店村。至明末清初, 鄭成功反清復明與清廷對抗。斯時人口二千余人,清廷以治海民與鄭成功交接、強迫遷移。 限三十里外,驅而逐之。初、二次村民尚在近處觀望,至第三次大肆殺戮,焚其居室,村民 驚而四散逃走。全族逃往廣東屬揭陽、海豐、陸豐等地。后來鄭成功退守臺灣,至康熙末年 (1735年),兩廣總督奏請,"沿海居民當使復族",康熙準奏。于是人民紛紛回鄉(xiāng),重 整家園。后店村回歸者僅十余戶,其余均留在廣東各地,各自謀生?;貧w吳姓人艱苦奮斗, 辛勤創(chuàng)業(yè),傳至現在二十四代, 總人口三千余人,其中分居臺灣三百余人,分居廈門三百 余人,在村人口(包括外出國內工作人員)二千余人,僑居海外一千余人。?裔孫播:新步、下尾宅、產頭、星田、西莊、仙景、石崎、延陵的索路、南安洪瀨鎮(zhèn)。? 三世君錫支派:字和杰,號敏齋,仕元武榮州主薄;授將士郎,配何氏又名妙蓮,生三子: 長希善,號儼齋,配葉氏,生二子:賢、德;次希允,號毅齋,配揚氏,生一子:玄瑞(今嚴埔西房大廳);三希弼,號忠齋。配蔡氏,生三子:瑩、輝、昭(今嚴埔東房)。?裔孫播居:金浦(嚴浦)、金雞、麻山、石崎、仙景、五羊、小錦田、仙塘五房、浦頭、下福 、田中等。? 賢名大治,號惟忠,播居南安古宅。輝由乒乓石溝花樹下據居晉江下浯(花樹房),傳下灶、 羅堂、高坑、安海圣店街、南安官橋田盇、豐州下福。六世允齋居南安鋪頭、赤口、當甲、 豐州東門。七世吳欽宜播居南安洪瀨、小路。八世愿庵之子播居南安坑尾再移居蕓后(即今浦頭)。希灝之長子移居庫內。九世臨田播居南安林頭。西渠裔孫一柱移居晉江茂陳宅,由 陳宅部份移居南安邱店許厝后,一柱移居仙景、石碑后。十世退庵播居晉江下茂。秀山播居 南安羅東潭邊,其長子茂山由潭邊遷居江西上饒橋恩山村;十二世巖山之子播居南安岸帽; 鵬之子印官(龍畝)播居南安露水頭大埕;十三世朝官由金浦播居麻山;人口1800人,十 八世自浮由南安庫內分居溪美吳厝巷;十九世周廣播居金雞,人口200余人。?蒼山吳氏:明洪武年間? ?宋狀元宰相吳潛的十一世孫吳薪派裔啟衷公,字鈞父。為避" 辱宰官禍"由漳州南靖展轉遷徙,開基武榮二十七都古蒼鄉(xiāng),生三子:長高齋,次厚齋,三 實齋。公元十四世紀初,高齋遷居興化仙游,厚齋遷居同安吾峰,唯實齋公,仍留居桑梓, 弘揚祖業(yè)。實齋生二子:長圣福,次圣祿。圣福生一子,裔居古蒼、墩坂。圣祿生四子:長 秉與居溪后埔。次秉成居古蒼。三秉貢,大約于公元十四世紀八十年代,分居?尾。四秉泰 分居后畬。至五世,大約于公元十五世紀,秉成之長子欽明,次子欽玉分居安溪墩坂。三子 欽和仍守居古蒼。歷經六百多年風風雨雨,艱苦創(chuàng)業(yè),蒼山吳氏一族,以堅強的毅力,慧悟 之本性,著望族于溫陵,拓鄉(xiāng)域于蒼山,一脈綿長,發(fā)屏崛起,如今僅于本土人口12000 多人,地跨南安、安溪兩縣,分布于?美、古蒼、墩坂三鄉(xiāng),此外還有大批宗族成員,拓展 港、澳、臺和東南亞諸國,足跡遍及五大洲。?瀨水頭吳氏:吳伯謙于北宋年間由泉州清源山朋山嶺后分居南安瀨水頭,(一說從晉江象畔 遷入)瀨水頭吳氏子孫后衍居安溪長坑、祥華、龍涓、西坪、魁斗、劍斗、尚卿和德化、感 德、石門、潘田、福德等地。?靈水吳氏:靈水支派始祖吳懶翁,是江南吳氏大宗吳宣的后裔,自宣以下,世系是:吳綸 - --吳宥--吳坤二--吳吉甫--吳五四郎--吳千六郎--吳九六郎--吳懶翁。吳 懶翁字志仲,生于1325年,卒于1387年。明洪武十三年(1380),攜其幼孫吳溫明(1375--1 443),從泉州東門移居靈水安居落業(yè),至今600多年。?江崎吳氏屬靈水清溪支派,始祖肇基公于明末由晉江東石鎮(zhèn)坑園徙居江崎,繁衍至今已二十 五世,現本鄉(xiāng)人口2500多人,并衍至水頭、康店、后邦、上郎、上圳、田中、撫坂、蘇 厝、云霄城關及世界各地,在臺灣臺南港仔尾、彭湖鎖廣港等地都有江崎的分支。?山前頂鄉(xiāng)吳氏屬靈水清溪支派,開基祖清溪一世祖然公之子燕翼,現人口600多人。? 蕉山吳氏:礌蒼蕉坑吳氏的開基祖樸軒公,平賊有功,欽賜游擊,明正統(tǒng)年間由龍巖徙居蕉坑,本地人丁2000多人,還有子孫分衍溫州、福清、安溪等地和東南亞諸國約20000多人。 ?鳳巢吳氏:屬入閩龍溪支派默公裔下,始祖述善公生二子,長致政,居東石埭邊。次致茂, 裔居豐州西岱浯宅。致政生四子,長勤齋,仍守居埭邊,次毅齋,三慎齋,四寧齋居柯坑, 次子毅齋於大清雍正年間,開基鳳巢村,生二子至今傳十八世,人口400多人。次子仍回埭邊。?五、昭穆 黃龍吳氏通族:六十四字行。? 十二世起字數取易有六十四卦,生生不已之義。? 洪維我宗,生民自周,記序世家,端為之首,? 至德所貽,實庶且永,代鐘哲人,在君左右,? 允文亦武,亮節(jié)高風,輝煌典策,蔚焉國楨,? 丕嗣徽音,望諸賢裔,凡億孫曾,尚其懋哉。?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七月望日(1686年)賜進士出身南康縣令裔孫吳黃龍編定? 水頭湖內吳氏字行(自七世起):? 宗、憲、縉、紳、世、代、恩、榮、學、遵、孔、孟、道、法、周、程? 蒼山吳氏? 前十字:啟 齋 圣 秉 欽? 于 德 景 宗 伯 后二十八字:? 世 光 祖 武 永 傳 芳 基 業(yè) 敬 承 信 彥 通? 惟 冀 孫 曾 敦 道 學 朝 廷 應 舉 顯 明 堂? 江崎吳氏字行:? 世 必 孟 仲 淑 奮 隆 徵 錫 御? 翼 亮 昭 文 德 丕 繩 振 武 功? 蕉坑吳氏字行:? 廷承宗功世道德文章榮國選仁慈孝友振家聲? 鳳巢吳氏:? 述 致 齋 純 敦 素 復 司 奇 興 孟? 宗 光 嘉 慶 永 遠 傳 輝 耀 澤 隆? 吳氏堂號 延陵衍派? 六、宗祠楹聯? 蒼? ??吳氏? 德揚渤海志異征誅春秋頌美節(jié) 宗鎮(zhèn)蒼山謙讓開拓祚胤傳遺芳? 啟基拓梓園高瞻遠矚推鈞父 衷正系邦國武略文韜賦裔孫? 麟趾呈祥開一世 螽斯衍慶拓三吳? 宏圖鈞父啟蒼山 妙蔭定公傳古佛? 大圣孔丘崇至德 雄心宗武仰高風? 蒼山梓桑多雨露 山川形勝蔚人文? 古干新枝春永在 蒼松翠竹寒歲長? 譜 牒 南安吳氏譜牒的編修,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大部份的支派世系完整、脈絡清楚,長幼有序 ,排列井然,而且名人傳記,行狀、文辭精華,有的還載有詩詞賦和文物古跡。?蒼山吳氏大宗譜約編篡于清咸豐年間,由蒼山吳祖許先生編篡,后來再篡修。但各支派房譜 ,勻有自行續(xù)修,直至2002年10月,由吳達生、吳文華、吳基彬主持修編。約于2004年10月完成。
6. 莆田涵江李姓祖宗
蟻姓來源說法不一,在其發(fā)源地福建莆田,對蟻姓來源有3種說法:
(1),源出李姓,因避禍改姓“蟻”;
(2),“蟻”蛾”同源,郡望河東;
(3),福建古閩族土著有雷、藍、車、蟻四個族姓,蟻姓屬閩越土著遺裔。 蟻姓的發(fā)源地莆田市涵江區(qū)塘頭鄉(xiāng)和市內城廂區(qū)這兩處蟻姓聚居地保留的族譜均遭焚毀,故無法進一步考證。在莆田,還有另一部份人姓螘。螘是古代蟻字的寫法,音與義相同。蟻改為螘始于明代后期。蟻氏原本居于涵江區(qū)塘頭,以務農燒窯為業(yè)。明代,始有蟻讀書人遷入城區(qū)居住。在應試場上,宗師訝其姓不雅,提筆改蟻為螘。至今,莆田仍有以螘為姓的。并有人遷移臺灣。其中以螘廷禧家族名最著。螘廷禧為清同治元年舉人,其孫螘碩,1949年遷臺,曾任同民黨中央監(jiān)察院秘書長 在潮汕地區(qū),只有澄海有蟻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兩村人口約6千多人,還有若干零星居住點,全潮汕估計上1萬人。它的來源也十分迷離撲朔,象明代人凌迪編撰的《萬姓通譜》這種搜羅頗廣的古代姓氏書也無載蟻氏,可見這個姓不單稀罕,而且年輕。 在潮汕蟻氏的發(fā)祥地福建莆田,蟻姓的基本情況就是這些。
7. 福建莆田劉姓輩分
堂號:青藜堂 旗桿劉 輩分:義業(yè)維純 傳家須〈緒,繼)厚 隸(立)明其德 必世永昌 崇廉修教 利國光宗,,,可有這堂這支家譜
8. 莆田劉氏源流
福建十大姓氏排名
1、陳
陳姓福建第一大姓,共有428.05萬人口,占福建人口的11.51%。按照城市分布來看,福州陳姓人口最多,超過了百萬。漳州陳姓人口已達60萬人左右,泉州85萬人左右,莆田50萬人口左右,龍巖20萬左右,廈門25萬左右。而陳姓在全國共有7138.4萬人口,在全球人口超過9800萬。
2、林
福建是林姓人口的第一大省,共有390.43萬林姓人口,占福建省總人口的10.17%。林姓是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來,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中國臺灣等南方地區(qū),截止2016年林姓人口約為1416萬,在中國姓氏人口排名中位列第16。而福建最著名的林姓名人當屬林則徐。
3、黃
福建共有216.52萬黃姓人口,占福建省總人口的5.64%。黃姓起源于北方的黃國,沒楚國消滅后,族人南遷,現主要分布于廣東、四川、湖南、廣西等南方省份。截止2017年黃姓人口共有270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2.2%,是中國第七大姓。
4、張
福建共有206.92萬張姓人口,占福建人口的5.39%。目前張姓最要分布與河南、山東、河北等北方地區(qū),人口總數達8500萬之多,約占全國人口的6.79%,是第三大姓,僅次于李姓和王姓。
5、吳
福建是吳姓的主要分布地區(qū),共有165.46萬吳姓人口,占福建省總人口的4.3 1%。在移民東南亞的吳姓人口中大多都來自福建地區(qū)。吳姓出自黃帝姬姓,截止2014年共有3300萬人口,在全球范圍內人口多達7000萬。
6、李
福建共有162.39萬陳姓人口,占福建人口的4.23%。李姓是目前中國的第一大姓,人口共有9500萬之多,不僅人多而且分布廣分布均勻,幾乎每個省份的十大姓氏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7、王
福建共有154.33萬陳姓人口,占福建省總人口的4.02%。王姓同樣出自姬姓,目前主要分布于山東、河南、河北等北方省份,東南沿海相對較少。不過由于王姓9468萬的龐大人口數量,依舊進入了福建十大姓氏。
8、鄭
福建共有124.77萬陳姓人口,占福建人口的3.25%。鄭姓在各省人口排名前十的姓氏中比較少見,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目前總人口約為936萬,是中國第二十一大姓。
9、劉
福建共有114.4萬陳姓人口,占福建省總人口的2.98%。劉姓主要分布于東北、浙江等地,截止2013年共有7000萬人口,占全國人口的5.34%。
10、楊
福建共有97.89萬陳姓人口,占福建省總人口的2.55%。楊姓主要分布于四川、河南、云南、山東、湖南、湖北等地。而福建之所有能有這么多的楊姓人口是因為明代鄭和下西洋以后,楊姓向福建、廣東以及海外大范圍移民。
9. 莆田劉姓從哪里遷來?
一、易氏之起源說法各異 據宜春易氏總譜記載:易氏之受姓(變姓)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之久。
由受姓(變姓)始祖尚公列為第一世起至今已蕃衍八十一代,其中入鶴始祖順之公蕃衍三十一代。因朝代迭更,譜牒之不全,加之遠隔千里,交通不便,先賢無法探索真情。對易氏之起源、遷徙之過程,世代之番衍,歷代譜牒之闡述均各有異。(1)易氏之祖本子姓,是商之宗室,商紂失德,戕害諸父,庶兄啟懼,負祭器逃于荒服。祖憂其禍,以避往大陸西耕,今為平陸縣,居山西平陽府,武王伐紂,封商宗室,祖變姓名漁于易水,遂以為氏,歿葬太原,子孫居之,遷于長沙(載吳川易氏族譜姓源)。(2)易氏受姓始其子,后其有功于殷,武王遂封朝鮮,與秦戰(zhàn)敗,奔燕,遂以為氏,(載易氏族譜舊序,明萬歷乙末年(一四一五)璘公撰。(3)祖其先楚人周召公喪之后。其孫封于北燕,本姬姓,何有易姓,湖廣舊譜云:召公分陜夾輔成王有功于周,周思其績,至三十七世文公太子,因易水封為易王,遂以為氏,祖墓俱在易州,宋狀元禮部尚書祭基碑贊尚存,載之史冊,班班可考。(載厚齋祖墓碑文) (4)吾易氏由來是以地為氏,據《史記·殷本紀》記載:河北之易水流域,有個易氏部落,易氏正公是易氏部落后裔,仕周為上卿,名重破隆,上賜易地,以地為氏。(載宜春豐城河湖易氏族譜) (5)易氏之先,本出自有熊氏黃帝孫伯倏之裔,封南燕伯、至周時居鄭地,仕鄭封于雍邑,以邑為雍氏,雍倒之裔尚公,徙齊地仕齊,食采于易水,后以易為氏,移于山西陽曲,故以太原名郡。(載宜春溫泉易氏舊譜) 二、易氏起源歷史淵源 吳川房易氏族人因要進行本屆重修族譜,該族族人認為,對姓氏之起源、遷徙之過程及世代之蕃衍等必須窮尋其源,以正其本,經眾集議,決定派出專人組成尋根團,前赴江西宜春實地深入考查,并于一九九八年夏六月選派顯東、顯澤等三人為尋根團前往江西宜春進行深入考查,蒙當地宗親們的熱情支持,首先瞻仰狀元重公的名勝古跡,如重桂路、狀元洲,拜謁易氏宗廟和重公祖墳塋,然后由參加纂修鼎臣總譜之負責人,提供舊譜資料六十一? ?,三百八十多本,從中跟查入粵祖先線索,加以新修總譜之考證。經一一核查,獲得了端倪而歸,并撰寫了尋源記編入吳川本屆易氏新譜,尋源記分別以易氏源流概述和易氏姓原考作了詳盡和以史實為依據的論述,談論述實乃易姓之珍貴歷史文獻。姓氏之設,始于軒轅,盛于商周,以分封賜地,以地為氏者居多,后以官名、謚名、人名、山名為氏者亦不鮮??嘉嵋资现?,認定出于姬,乃周之后,食采于易,以地為氏者望也。子姓之說,或見其訛:其一,正史有記,紂王無道,微子去國,武王伐紂,封微子為宋國君(諸侯)沒有變名、姓名,漁于易水史實。其二,箕子被囚,武王克殷,封箕子于朝鮮而不仕,無奔燕而改為易氏之文據。其三,微子啟,耕于平陸,漁于易水,葬于太原,千里遙遙,事實可疑。以上三疑,足證子姓有誤。舊譜記述易源于姬,以地為氏,文字雖殊,其義同也。如雍糾出自雍伯,雍伯是周文王之子,雍糾后裔尚公,仕齊,食采于易,以地為氏,戰(zhàn)國時移于山西,以太原名郡可信也。江西宜春易氏尊尚公為受郡始祖,列為第一世。玉橋易氏,裔出宜春重公,亦以尚公為受姓始祖也。(載自吳川易氏新譜) 從上說明:廣東易姓是同一支派,源自姬姓也。三、易姓之源流概述 萬物生于天地,子孫出自祖宗,故木必有本,水必有源,考吾易氏由來,系以地賜姓。尚公,東周時仕齊,為上大夫,食采(分封)于易地,其郡山西太原府易城,后以太原名郡,為易姓受郡始祖。(詳載宜春鼎臣總譜易氏源流) 尚公八世孫洗公,祖居太原,襲父爵,仕西漢武帝,官拜大將軍,領兵鎮(zhèn)守宜春郡,由山左而江右,仕于袁,卒于官,葬萍水之東、滬溪高崗塘將軍墳山。生二子:長曰繁,次曰珉。珉公傳六世孫淑仁(十四世)于東漢永元年間,徙居河南開封府陳留縣豐溪。淑仁傳六世孫、承球之子淳公(十九世)因漢末曹丕篡逆,球公遇害,母子出逃,徙居湖廣長沙、瀏陽縣金塘,為長沙始祖。淳公十三世孫正杰(三十一世)徙居長沙孟村。正杰傳五世孫銓公(三十五世)字庭章,仕唐,任宜春節(jié)度使,因天寶安祿山之亂,隱居宜春郡南,集云山紫云峰,擇居九聯坊,為宜春易氏發(fā)祥之地。銓公傳五世孫重公(三十九世)字鼎臣,唐會昌五年(八四五)欽點狀元,官擢大理寺評事。生五子,第五子璠公,字大珍,任福建莆田縣令,隱居福建興化,為福建始祖,生三子,長子文斌,初徙居上高縣璠村,年四十,仕南唐莊宗,初任建武冠軍使,升雄州刺史,卒于官,民懷其德,留葬東山,墓左建祠祀,生子迎慶,建梵宇于祠后,曰東山寺,置田飯僧以供祠墓,山下有一村曰牛田鋪,沙沃野環(huán)之,迎慶不忍棄祠墓,因家焉,更名長沙里,子孫居之,為入粵之始祖。(詳鼎臣總譜及徙居歷史考) 文斌九世孫家公(四十九世)號丹陽,累官同知,祖居南雄,因坡垌頑豪作亂,蔓及雄韶,祖預為避之,于宋淳熙甲辰年(公元一一八四年)五月,徙居廣州城南小市街石亭巷。生子叔止,叔止生四子:長曰東之(現子孫分居南海大步、半仙崗、大園閣為南海房祖)。次曰西之(現子孫分居清遠英德長寧牛牯潭,為番禺房祖);三曰和之(現子孫分居連州市大路邊鎮(zhèn)易家村,為粵北房祖);四曰順之(五十一世)現子孫五萬余人,分居鶴山、吳川、廣西、梅州、高明、新興等市縣。為鶴山房祖,仕宋為二十六宣義郎,入贅肇府劉公桓之女,致仕后隱居高明縣洞心村,公歿,年已八十高齡的劉氏太夫人攜子元伯徙居鶴山玉橋村。元伯生四子:長曰康孫、次子陳? ?、三子張孫俱住玉橋,四子仕熊(五十三世)號鳳臺,宋咸淳甲科武進士,官王府儀賓,尚晉王郡主,宋朝末年,聞宋王居石匈州(屬吳川縣治)公至吳陽極浦亭尋陳宜中集漢勤王,而宋室君臣已赴崖門,公避居吳邑,是為吳川易氏始祖。易氏奠居吳川,迄今七百二十載,蕃衍三十世代,人口三萬多人,徙居雷州、化州、廉江、欽州、合浦等地,而且簪纓繼世,代有聞人,成為粵西盛族。(載自吳川易氏新譜) 從上所述:玉橋之祖(順之)是來自廣州,廣州之祖(丹陽)是來自雄州,雄州之祖(文斌)是來自江西,江西之祖(銓公)是來自湖廣長沙,長沙祖(淳公)是來自河南陳留。陳留之祖淑仁,來自山西太原。玉橋易氏發(fā)展至今已居住在鶴山沙坪、雅瑤等10多條村莊,人口有5000多人,另外華僑港澳同胞3000多人.Hash:44515fb69c62ee2352bac772b4f5b090aa0ab4df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