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是什么?學生是什么

導讀:學生是什么?學生是什么 學生的含義

一般指正在學校、學堂或其他學習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機構或工作單位(如醫(yī)院)學習的人也自稱學生

在我看來,就一些需要知識成長、對其需求的人

學生的含義

那段時間為學而生

學生是什么? 學生是什么?學生就是學生,似乎沒有另外的答案。非也,在教師中間,不同時期對學生有不同的另一種稱謂。文革后期,學生是“小祖宗”,頭上長角,身上長刺,動輒就造你的反,不但老師不敢管,就是校長也懼怕三分。改革開放初期,由于教育興國等理念一度時髦,學生成了人才,學校擔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重任,教師當然責無旁貸,盡心盡力地為人才的成長施肥灌水。隨著商品大潮的奔涌,教育也成了產(chǎn)業(yè),既然教育是產(chǎn)業(yè),產(chǎn)品自然就是學生;企業(yè)生產(chǎn)產(chǎn)品的目的是什么?為了賺錢。于是學生成了有價商品,說白了,學生就是錢。 從招生環(huán)節(jié)看,就是在積極招“錢”引資。學生招得越多,學校的收入就越多。尤其在擴招這一塊,多招一個學生,中學是一萬兩萬,大學是五七六萬。一場市場大競爭每年都就此展開,分數(shù)線一降再降,直降到生員枯竭,實在不能再降為止。有什么辦法呢?國家雖然重視教育,但沒那么多錢,學校的發(fā)展和正常運轉要靠這部分錢補充,教職員工的福利要靠這部分錢來出,多一個學生就多了一個財源。 從管理環(huán)節(jié)看,就是認真看好這些錢。學生進門了,第一是不能讓他跑掉,第二是不讓他中途開小差。這些“錢”進門之后,首先吃住條件要盡量滿足,暫時沒有條件的,也必須好言相待,大膽許諾,先安頓下來為是。至于什么思想教育,嚴格管理都在其次。對于學生思想道德紀律等出現(xiàn)的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能逼得太很,逼跑了一個,就損失好幾萬元,怎么向領導交代? 從教學環(huán)節(jié)看,就是進行錢的保值升值。這里存在兩方面的矛盾:一是要打造品牌,中學看升學率,大學看就業(yè)率,品牌是無價資產(chǎn),如果出廠的都是廢品,找不到買主,誰還來你這里投資?因此深加工還得細一點。二是不能過細過嚴,要過于嚴格,完全按產(chǎn)品出場標準,勢必有一部分產(chǎn)品出不了廠,混了四五年,花了那么多錢,連個出場證都拿不到,誰還往你這里送錢?因此又得寬松一點,混到年頭都推向市場了事。========================================================================== 首先,教師是一個職業(yè),從業(yè)者擇業(yè)的首要考量是生計問題,不做教師,一樣要擇它業(yè)而從,概與其人道德品質沒有必然聯(lián)系,所謂“蠟炬成灰淚始干”之說,純屬無稽之談,更不用說以現(xiàn)而今的就業(yè)形勢,你今天上午10點請辭教鞭,包管下午1點之前就有不下20位等待應聘的競爭者,所以您大可不必抱什么“家有二斗糧,不當孩子王”的叫天屈,嫌這份差事不好,您盡可以另謀高就 其次,教師不是學界泰斗,更不是什么學科帶頭人,他們的工作好象商店里的售貨員們把貨架上的商品想方設法地賣與客人一樣,把他們肚子里一知半解的知識原封不動傳授給就讀的學生,趕上個把熱愛教育事業(yè)的稱職的教師,也無非象張秉貴、李素麗一樣能讓顧客把消費這樣勞神費力的勾當編排得比絕大部分從業(yè)者稍微舒坦一些罷了,所以“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樣明顯不般配的稱號早就該廢除了,還不用說那些禽獸不如的流氓叫獸 最根本的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義務教育制度(政府負責提供免費教育,而公民必須盡接受教育的義務,這才是義務教育的正解,而絕不是什么政府義務提供免費教育,因為義務是對公 民而言,責任才是對政府而言),基礎教育作為公益事業(yè)是由政府從財政撥款來興辦的,而財政撥款從何而來呢?當然是稅收(由于中國現(xiàn)行的稅制是流轉稅制,不是消費稅制,所以每一個中國公民,不管是支出一分錢,還是收入一分錢都是完稅的經(jīng)濟行為,換言之,13億中國公民只要你喝水喘氣,就沒有一個是不納稅的),所以,每一位公民都通過日常的經(jīng)濟行為納了稅,為政府的各項財政支出買了單,這其中當然包括基礎教育,所以每一個小公民---學生都是通過納稅的形式付過了學費才得以到公立學校就讀的。 私立學校當然更是不用贅言了,辦學和辦企業(yè)、辦醫(yī)院一樣都是為了獲取利潤的 綜上所述,學生與學校的關系和顧客與商店的關系一樣都是消費關系,無論公立還是私立學校的學生都已經(jīng)為他們的學習生活買過單了,來學校就是為了實現(xiàn)他們的支出價值,來完成這個消費過程,所以,學生-----這個群體和社會上其他的消費群體一樣是全社會消費關系中的消費一方,而學校----這個群體和社會上其他的供應群體一樣是全社會消費關系中的供應一方,而教師---這個群體和社會上各個供應群體中的從業(yè)者一樣,是為了學生----這個消費群體服務的,是學生的學習消費提供了教師的就業(yè)機會(同時也提供了學校完成國度財政運轉的機會),所以說: 學生是教師的衣食父母 完稅-----這是一種全體國民面向政府的共同購買行為 這和貧富沒有任何聯(lián)系,是全體國民間相互給予的互惠行為,它不因為某人納稅多而多享受權利,也不因為納稅少而少享受權利,更不能因為沒有納稅而不享受權利,國民資格就是完稅后共同形成的一個權利,只要你有這個資格,就自動獲得了相應的權利 另附:孩子是父母的大恩人 如果愛心是父母的產(chǎn)品,那么孩子就是父母愛心的消費者,是孩子的需求消費或者說釋放了父母的愛心,使得他們的人性中愛的精神得以張揚,沒有孩子,人類的愛心將暗淡無光,人類將進入萬劫不復的地獄,人類真正應該感謝的恰恰是孩子,父母感謝孩子才是天經(jīng)地義的道理,是孩子消費和長養(yǎng)了父母的愛心,從我做起\從我們做起,時刻對孩子懷有感激的心

Hash:367b5a38392bd3769102a50e6742182dc87880fe

聲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