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民間工藝有哪些?
作為人類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遺產與物質遺產同樣寶貴,都是人類文明的基本組成元素,是前人創(chuàng)造并留存下來的文化財富。它不僅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歷史成就的標志,也是反映今天文明的標志。
在傳統(tǒng)文化領域,有一批創(chuàng)作者,他們既不像李白杜甫等文人那樣才氣縱橫,也不像科舉精英那樣“貨與帝王家”,他們或行走于街頭巷尾,或默默地久居作坊,用他們的智慧、汗水創(chuàng)作著民間文化,為燦爛的中華文明添磚加瓦。
一、與泥巴“交流”的藝術――泥塑
受農耕文明的影響,古人對土地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人們在土地上就地取材,將泥巴反復揉捏,或制成簡單的裝飾品,或制成器皿,然后燒制成陶,便是最早的泥塑作品。泥塑作品一般沒有背景,可以是單個的,也可以是多個形象組成的群體。
泥塑是以泥土為原料,用手工捏制成型雕塑工藝品,或彩或素,以動物、人物為主。其制作方法是將粘土搗鼓均勻,再捏成各種人、物或其他造型的泥丕,然后自然陰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繪,有的還需經過燒制形成陶藝。
泥塑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之一。自新石器時代以來,這門與泥打交道的藝術,就一直處于發(fā)展與傳承之中。
作為陪葬品,春秋戰(zhàn)國時就出現(xiàn)成型的陶獸、陶俑。秦始皇兵馬俑更以其規(guī)模磅礴、造型精美絕倫令世人驚嘆。兩漢之后,隨著佛教的傳入、道教的形成,宗教題材的造像需求進一步促進了泥塑的發(fā)展。到了隋唐,泥塑藝術達到一個頂峰。
相傳,雕塑圣手楊惠之與著名畫家吳道子,同在書畫名家張僧繇門下學畫。后來,吳道子學有所成,很快就名揚天下;久學不成的楊惠之憤然焚筆毀硯,專心泥塑,終成一代宗師。后人常贊道:“道子畫,惠子塑,奪得僧繇神筆路?!?/p>
到了宋代,隨著市民階層的出現(xiàn),勾欄瓦肆中出現(xiàn)各色民間藝術形式,泥塑在這一時期突破了宗教題材的造像藝術,另辟出專做可供觀賞或玩具的小型泥塑。元朝之后,歷經明清,民間泥塑得到長足發(fā)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派別。
晚清就已經出現(xiàn)兩個著名流派,即南方的無錫惠山泥人,北方的天津“泥人張”,除此之外,現(xiàn)在比較知名的泥塑還有河北白溝泥塑、河南??h泥咕咕、陜西鳳翔泥人、以及濟南、北京等地的“兔兒爺”等。
2006年,陜西鳳翔泥人、江蘇無錫彩塑、天津“泥人張”等一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他地方的泥塑也? ??紛被列入省級或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借著‘非遺’平臺,加上人們對傳統(tǒng)工藝認知的加深,這門與泥巴打交道的古老藝術將綻放新的光芒。
二、光影藝術的“活化石”-――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燈影戲”、“驢皮戲”或“影子戲”,是一種用油燈或蠟燭等光源照射紙板或獸皮制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演出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用當?shù)亓餍械那{唱述故事,一邊操縱戲曲人物,同時配備弦樂和敲打樂器,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在山西、陜西、河南、甘肅天水等地鄉(xiāng)村,這種普拙的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喜愛。
皮影戲源起于戰(zhàn)國,興于漢朝,盛于宋代,元代時傳入西亞和歐洲,可謂源遠流長。《漢書》記載:
“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坐?!?/p>
這個故事是說李夫人去世,漢武帝很傷心,方士少翁說他有招魂之術,并設帳弄影以招李夫人亡靈,然后請漢武帝在帳中觀看。這是最早關于君王看皮影戲的記載,也說明皮影戲在漢朝時已進入宮廷。
皮影戲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場面景物,通常是民間手藝人用刀雕彩繪而成的皮制品,因而稱為“皮影”。在過去沒有電影、電視的年代,皮影戲曾是非常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制品的統(tǒng)稱,不僅屬于傀儡藝術,還是一種地道的工藝品。它是用騾、牛、馬、驢皮,經過選料、雕刻、上色、縫綴、涂漆等工序而制成的。
演皮影戲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衡量皮影戲班子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而操耍和唱功都是經師傅言傳身教和長期勤學苦練而成的。
出演時,藝人們都有操縱影人、樂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時兼顧的本領,有的高手可以同時操耍七八個影人。
在中國,許多地方戲劇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而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藝術手段,還推動了美術片的發(fā)展。從18世紀的歌德到后來的卓別林等人,對皮影藝術都曾給予高度評價。這種源于中國的藝術形式受到眾多外國戲迷的喜愛,因而又被親切地稱為“中國影燈”。
2006年5月20日,皮影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三、用手承載的歷史――剪紙
剪紙藝術是我國傳統(tǒng)民間工藝中的瑰寶,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動,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之中。這一民間藝術的形成與傳播,跟農村的節(jié)日風俗關系密切。
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新婚喜慶或逢年過節(jié),人們把美麗的剪紙貼在墻上、窗戶上、門上、燈籠上,使節(jié)日的氣氛被渲染得更加喜慶。
剪紙屬于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的發(fā)明,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人們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術制成工藝品。而說到剪紙手工藝術的歷史,則應從紙張的出現(xiàn)開始。
漢朝時,隨著紙的發(fā)明,剪紙也開始發(fā)展與普及。到了唐朝,杜甫的《彭衙行》中已出現(xiàn)“暖湯濯我足,剪紙招吾魂”這樣的詩句,說明剪紙招魂的風俗當時就已在民間流傳。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并達到鼎盛。
民間剪紙手工藝術運用廣泛,扇面上的紋飾、刺繡的花樣以及彩燈上的花飾,無一不是用剪紙作為裝飾再加工而成。
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剪紙工藝品,發(fā)現(xiàn)于1967年出土的新疆阿斯塔納古北朝墓群中,其中有兩張團花剪紙,采用的是麻料紙,都是折疊型祭祀剪紙。
在古代,剪紙是女紅的一部分。農閑時,尤其是乞巧節(jié),姑娘們相聚到一起,剪花樣、賽智慧。當時,姑娘“手巧”的主要標準就是剪紙繡花,即所謂“一看窗子二看簾”。
2009年9月30日,中國剪紙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四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F(xiàn)在,剪紙已不僅僅是母女、婆媳關系上傳承的女紅,也不再只是一門“手藝”,而是真正意義上能夠代表中國人技藝、才情的現(xiàn)代“藝術”。
民間文化與精英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自發(fā)產生的,是情感化的載體,它表達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期許。然而,一直以來,與廣大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間文化部分,卻鮮受關注。值此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希望民間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揚,同時,向民間文化的創(chuàng)作者、傳承者、保護人致敬!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民間工藝有,面塑、泥塑、糖人、漆器、手打月餅、醬肉、醬菜、螺螄粉、絲綢、水力磨盤等等。
Hash:29fe93295f02b079c471e8bb20877958108188f4
聲明:此文由 飛舞九天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