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美麗的赤峰:一、美食篇,看到就讓你流口水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赤峰人,總是想給家鄉(xiāng)做點什么,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地地道道的赤峰美食。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赤峰市:

赤峰市是內蒙古自治區(qū)下轄地級市,位于內蒙古東南部,介于北緯41°17′10″~45°24′15″,東經116°21′07″~120°58′52″之間,蒙冀遼三省區(qū)接壤處,蒙東遼西冀北地區(qū)(舊熱河地區(qū))經濟中心、區(qū)域中心城市。被自治區(qū)政府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全市總面積9萬平方公里,轄三區(qū)、七旗、二縣,是一個以蒙古族、漢族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內蒙古東部中心城市。

赤峰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冬季漫長,春季干旱。

赤峰是中華文化發(fā)源地之一,境內有紅山文化遺址歷史上在遼西走廊得到開發(fā)之前曾是中原地區(qū)進入東北地區(qū)的唯一通道,自明清以來是關內商旅進出蒙古高原、松遼平原的必經之路,燕山以北地區(qū)的商貿重鎮(zhèn),自古便有“金朝陽,銀赤峰,拉不敗的哈達,填不滿的八溝”之稱。

赤峰地處環(huán)渤海經濟區(qū)和東北經濟區(qū)的腹地,京津冀協同發(fā)展輻射區(qū),2016年GDP總值為1933.28億元,是中國50家投資環(huán)境誠信安全區(qū)之一。

2017年10月,被授予國家園林城市。

作為一個赤峰人,從小必定吃三樣東西看長大。

一、吊爐燒餅

相傳吊爐燒餅,始創(chuàng)于二十世紀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創(chuàng)始人徐向清(1893-1973),一生善做各類面食小吃,且每做必精,每做必火。他在不斷探索和改進面食制作工藝和選料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推出了兼具其它面食特點而又不同于其它面食的“吊爐燒餅”。其制作工具“吊爐”,頗有特色。一般制作燒餅的工具是燒餅在上面,火在下面烤,而吊爐則是燒餅在下面,火在上面,先用火將爐烤熱,然后利用扛桿將火爐吊起放入燒餅,上燒下烘而成。其外觀呈圓形,比一般燒餅直徑小很多。選用精白粉、精油、核桃、花生仁、肉丁、芝麻鹽及各種佐料面精制而成。因其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里嫩,香酥可口,外型 美觀,深受人們的喜愛。

制作工藝:

1.將放入盆內,加入溫水,食堿和精鹽,拌和均勻,蓋上擰干的濕潔布,餳約30分鐘。

2.將面團揉勻,搓成條,分成重約50克一個的劑子,搟成薄片,刷一層花生油,折疊搟成長圓薄片,用手拿住一邊在案板? ??使勁甩開,如此反復倒換位置甩上幾次,甩勻以后,再用手抻薄一些,再刷一層花生油,兩手各捏住一頭,由后向前反復折疊后,卷成圓條,稍稍抻長,從一頭向另一頭盤卷成圓形,按扁搟成直徑6厘米的餅坯。

3.將餅坯放入燒至七成熱的吊爐餅鐺上,蓋上燒熱的爐蓋,烤約8-10分鐘,至餅皮金黃酥脆,里面柔軟熟透,即可食用。

二、對夾

相傳對夾初創(chuàng)于清末赤峰老哈達城頭道街。

1917年,有河北蘇文玉一家下哈達謀生,因販羊生意賠本只好另謀生路.當時赤峰有一對夾

種非常有名的火燒叫"哈達火燒"蘇家便以賣燒餅為生.因其親戚曾經在宮廷御善房供過職,藏有宮廷熏肉秘方,又受其家鄉(xiāng)"驢肉火燒"的啟發(fā),隨創(chuàng)制了一種新食品"夾肉燒餅".精選肥瘦適中的豬肉,佐以九料十八香煮熟,用熬糖之氣熏蒸."對夾皮"不再是普通"火燒",而是一定比例的油水和面,外用小米面糜子面擦穌,并涂以酥油,食前火烤片刻既成.這已和批同的火燒大相徑庭,變名為"對夾".這種頗具民族特色的風味小吃歷百年而不衰,而且名聲遠揚."福興樓對夾"是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研制開發(fā)的符合現代人口味頗具民族特色的地方風味小吃。

傳說一

康熙、乾隆年間,也是清朝的鼎盛時期,正值太平盛世。乾隆每年舊歷五月都要到熱河行宮承德避暑山莊)避暑狩獵。據講,一次狩獵木蘭圍場,追逐一只斑斕猛虎,來到了紅山(赤峰)腳下,終于獵虎如愿。乾隆皇帝就在赤峰下洼子“松山館”用親帶御廚擺下了滿漢全席大宴群臣。除烤全羊外,三十八味宮廷御膳美味佳肴中,就數對夾名列前茅,眾臣食之贊不絕口。由此制作秘方傳入民間。

傳說二

1917年,河北人蘇文玉、蘇德標父子迫于生活,到內蒙古地區(qū)的赤峰城做買賣,當時赤峰有一種非常有名的燒餅叫“哈達火燒”,蘇家便以賣燒餅為生。后來,蘇家受到老家一種類似于對夾的特色小吃———驢肉火燒的啟發(fā),便產生了制售夾肉燒餅的想法。說到燒餅夾熟肉,蘇家更是獨具優(yōu)勢:原來蘇家一親戚,清朝末年在“奏事處”當廚子,經常到北京裕盛樓肉鋪買肉,就把皇宮里御膳房熏肉的技術傳授給了裕盛樓的人。當時,15歲的蘇德標在裕盛樓肉鋪學徒,他既能干又有心計,終于學會了宮廷熏肉法。蘇家整合了哈達火燒、驢肉火燒和宮廷傳統熏肉三項工藝,制作 出了一種具有獨特工藝和風味的夾肉燒餅,起名為對夾。從此,對夾這種特色小吃便在赤峰誕生了。

食品特點:其用玉米面為皮,內夾熏肉,外焦里嫩,味道極美。赤峰地區(qū)生產此種食品的店家較多,誰最正宗已無從考證。對夾的精髓在于和面時的起酥,煎出后外脆內軟,別有風味。對夾內的熏肉也十分講究,精選十幾種配料調味,香而不膩。對夾外表金黃,層次分明,具有北方特點,香酥脆,肉細嫩,瘦而不柴,肥而不膩;亦有南方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具有理氣、養(yǎng)脾之功效。

三、咸菜嘎達

菜疙瘩是用食鹽等調味料腌漬經過蒸煮后曬干的芥菜。有較強的咸味??砷L期保存,可以做零食生食,也可炒菜。

芥菜作為本地種植的一種蔬菜,被人們廣泛利用,尤其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經歷了三年持續(xù)的自然災害,在這種情況下,當時人開始主動研究各種能食用的蔬菜,而芥菜這種蔬菜口感非常差,常常被人們丟棄,后經市民的改良,利用特殊調料、食鹽等腌制而成,如今咸菜疙瘩廣為流傳、也有人在客車上兜售,能起到緩解暈車的功效。簡單腌制、成本很低、受到人們的喜愛。經過用多種香料級醬油的醬制,口味更加醇厚,一小口一小口,吃著香。

Hash:f48769879bbd28bd56b7e4b20498c8fa24eff3f8

聲明:此文由 老邱說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