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特色】一塊“火燒餅”,一縷鄉(xiāng)情——孝義傳統(tǒng)小吃“火燒餅”
也是孝義人的最愛
但是很多孝義人都只知道火燒餅
是孝義古城之物,干糧而已?。?!
卻不知道“火燒餅”的內(nèi)涵和歷史!
童年早已過去
但你一定還記得兒時“舊城火燒”的吶喊聲
那時的我們走在街上隨處可見精湛的手藝
火燒
干火燒是山西省孝義市具有千百年歷史價值和特殊風(fēng)味的一種餅類小吃。飲食的歷史與人類歷史同步,人的歷史就是飲食的歷史。
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一頓營養(yǎng)美味而又精致的早餐,不僅給身體提供了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也會是一天美好心情的開始。
在孝義古城這個擁有眾多特色美食的特色街道上,許多人的一天,是由一個“火燒”開啟的。每一個清晨,大街小巷,由人和食物組成的美食大戲,悄然開演,配合晨間的節(jié)奏,演繹著城市多彩的生活。
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清晨,像喜歡火燒這樣的早餐,被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形式演繹,或追求味蕾享受,或希望美味實惠、精細營養(yǎng)。無論以怎樣的方式,這些食物用最真實的方式,開啟了孝義市民美好的一天。
古城火燒屬于孝義地方名小吃,有歷史、有特色,更有故事可講,這一道小吃不僅是一種地方風(fēng)味,更是地方歷史文化的載體。今天,跟隨小編的鏡頭,一起走進這傳承了百年歷史的小吃店,共同感受這百年技藝。
人物簡介
中陽樓干火燒四代傳承人
楊宏昇
據(jù)現(xiàn)任掌柜38歲的楊宏昇介紹,從其清代的曾祖父楊漢算起,他家的火燒生意已延續(xù)了四代人,由于他家鋪面悠久,口味百年不變,每天加工百八十斤面粉的火燒,食客都是來店購買,晚來的客人有時候還買不到,也不需要上街叫賣。匠心傳承的舊城火燒,已成為當(dāng)?shù)赝沤灾男⒘x美食文化標(biāo)識。
火燒餅的由來
據(jù)當(dāng)?shù)厥妨嫌涊d,孝義火燒與“火燒中陽樓”有關(guān)。孝義舊城中央,有一永安市場,市中心有一座宏偉高大、壯觀絢麗的古樓——中陽樓。此樓相傳建自漢魏,自漢唐設(shè)郡以后,孝義為一方重鎮(zhèn),車騎繽紛,商賈彌至,往來郡城者,多道出其間。凡事至邑者,必身臨其境,瞻仰其樓,而后贊之:真乃高矣!如此數(shù)代相傳,頗有名聲。而孝義人也常以其傲之。逢人便說:“俺孝義的中陽樓,半個還在天上頭!”此似有欺天之意,久之惹惱上帝,遂派火神下界燼之。
清朝順治辛卯年四月十五日,永安市場大會,中陽樓下的四條大街,商鋪錯落,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熱鬧異常。小吃攤上人們品嘗著各種風(fēng)味小吃。中午時辰,街市正紅火。中陽樓下又增添了一位頭發(fā)斑白、衣衫襤樓的賣火燒老翁。老翁眉頭緊鎖,似有憂悶之情。他一面制作火燒,一面高聲反復(fù)叫賣;“世人快來買火燒,吞掉火燒,火就不燒”。老翁奇特的叫賣聲,引來眾人圍觀。一個年青的后生問老翁:“多少錢一個?”翁答:“百兩黃金,千兩白銀”?!靶⌒』馃?,這般昂貴,怪事!”圍觀的人們議論紛紛,深感怪異,百思不解。老翁憤激地說:“嫌我的火燒小,那你們等大火燒吧!”說罷,老翁收攤而去。中午剛過,中陽樓突然起火,不到一刻,便成瓦礫一堆。事后,人們把中陽樓火災(zāi)與賣火燒老翁的出現(xiàn)聯(lián)在一起,以為是神的點化。于是,城里人普吃火燒,認為不吃火燒,火即燒房燃屋,隨著鄉(xiāng)里人也照做。
火燒餅情結(jié)及制作
楊宏昇從1995年跟隨父母開始學(xué)藝,無論是天寒地凍,還是酷熱難耐,每天凌晨四點多,都會走在這條漆黑的大街上。
摘門板、捅火、清理衛(wèi)生,一天的工作從寂寞的堅守中開始。
制作干火燒,用的是特殊制作的爐子,爐火常年不息,晚上壓住,早上捅開。加入當(dāng)?shù)靥赜械牡土蚪固?,放上一截小煙筒,等待爐火升騰。
用磚壘砌的爐臺口,外方內(nèi)圓,中間有一碗口粗的的火口,爐膛部分用來燒烤。爐火著旺后,藍盈盈的火苗,開始在在爐膛里擴散。
制作干火燒的用的是凸起來的鏊子,常年累月的使用,鐵鏊上面油光锃亮。
滾燙的開水沖到盆里的豆油上,熱氣彌漫了整個小屋。
大半袋白面倒進攪開的豆油水中。
揉面是個苦力活,和一盆面起碼要用半個多小時,期間還要加入老酵面和食用堿水,雙手不停地翻攪揉搓,直到面團光潤后,蓋上濕布餳半個時辰。
餳好的餅面,再經(jīng)揉搓后,變成了軟柔柔,黃橙橙的大面團。
面團切成長條,一手拖著長條面,一手均勻揪下面劑排在案角.
取一塊面劑,輕揉、搟開、撒鹽、對折,盤成陀螺狀,再搟成小圓餅。
面餅成型后,用印模輕輕一壓,餅面呈現(xiàn)縷縷條紋,上鏊開焙。
小面杖和模具塊被用的油光光、紅潤潤的
面餅放在鐵鏊子上,兩面翻焙。最后放入爐中,用微火將餅兩面烤成金黃色后出爐。
一爐最多能上焙九個,下烤十個。一個火燒連焙帶烤需要二十分鐘時間。烤好的火燒碼放在大鐵盤里,隨烤隨賣,不時有路人聞香而至,很是暢銷。
天剛蒙蒙亮,楊家火燒店的第一批火燒便新鮮出爐,滿足早起的路人購買需求。
楊家火燒最大的特點是綿軟不粘,香鮮可口,層次均勻,質(zhì)地酥脆,色澤金黃
隨手拿起一個熱騰騰的火燒,用大拇指和食指輕輕一捏一擠,便能彭的一聲張開口,面香、油香、堿香、餅香撲鼻而來。
楊家火燒鋪前人來人往,遠處的中陽樓若隱若現(xiàn)。
其實,每一座城市里都散落著一大批“隱于市”的美食小吃,古城火燒只是它們的代表。它們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馬路上,卻用那小小的店面,組成了我們記憶深處最樸實難忘的美好味道,石頭餅、灌腸、串串、老豆腐、雞蛋醪糟、羊雜割……每一樣都有它忠實的食客。
布滿青苔與記憶的老房子
靜靜的訴說了歲月的變遷
光影斑駁的記憶里,那些青春
那些歡聲笑語依舊回蕩
還有多少鄉(xiāng)愁,
還有多少思鄉(xiāng)的淚痕,
還有多少記憶里的模樣?!......
一塊小小的火燒,散發(fā)著麥香味,這是最能代表孝義的味道,還有那淡淡的卻又是濃濃的家鄉(xiāng)味!對于很多生活工作在異鄉(xiāng)的游子來說,家鄉(xiāng)的味道總是那么讓人難以懷念。就是這些來自家鄉(xiāng)的“火燒”,仿佛是一封封家書,溫暖了多少游子的心。此情此刻,味濃情更濃......。
別樣“書信”寄鄉(xiāng)愁。
一塊塊“火燒餅”,是心底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
在記憶深處,那些難以忘懷的暖暖的家味道。
穿過歷史的記憶,行走在如今的孝義舊城,可見其城內(nèi)的中陽樓雖幾經(jīng)復(fù)建,風(fēng)采依存,而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卻對這普通的火燒情有獨鐘。匠心傳承的舊城火燒,已成為這里童叟皆知的孝義美食文化標(biāo)識。而楊宏昇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將這火燒傳承下去。
騰訊網(wǎng):中國人的一天:《中陽樓干火燒四代傳承人 凌晨四點開鋪堪比夜間食堂》 http://sjz.sxrb.com/app/article/s/2031?from=timeline
山西視覺志:《中陽樓干火燒四代傳承人 凌晨四點開鋪堪比深夜食堂》 http://sjz.sxrb.com/app/article/s/2031?from=timeline
本期編輯:張世川
本期攝影:孫燕
來源:微孝義
Hash:acb108035a1b95f4a623756d6d51cea754036f17
聲明:此文由 黃河呂梁頻道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