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有位與劉胡蘭齊名的水鄉(xiāng)女民兵英雄,您知道嗎?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第一版紀念“三八”婦女節(jié)的社論中寫道:“我們要學習蘇中高鳳英和晉綏劉胡蘭的光輝范例,領導廣大婦女和敵人作誓死不屈的斗爭?!蓖瑫r,在第三版“三八特刊”中,以“新時代的花木蘭”為題介紹了高鳳英的英雄事跡。延安廣播電臺、《新華日報》《大眾日報》《蘇中報》《江海導報》《紫石大眾》都宣傳了高鳳英的英雄事跡。1947年秋,新華社記者孫振采寫了長篇通訊《女英雄高鳳英的故事》,后被收入華中新華書店出版的《不屈的斗爭》一書。解放后,《江蘇民兵斗爭故事集》刊載了高風英的英雄事跡,并出版了專門介紹其故事的連環(huán)畫《高鳳英》。至今,海安、姜堰一代還傳頌著歌頌她英雄事跡的七字唱:“革命英雄高鳳英,英勇殺敵為人民。舍身報國求解放,百姓聞之淚雨傾。”

高鳳英(1925—1947年),女,原紫石縣人,1944年參加革命,不久任雙堡鄉(xiāng)婦女主任。194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7月,華中野戰(zhàn)軍北撤,紫石縣(現海安市)姜北區(qū)斗爭形勢惡化,區(qū)委號召拿起槍桿子開展斗爭,高鳳英率先響應。同年秋冬,在極其艱苦的反“清剿”斗爭中,區(qū)委要求她北撤,她堅決要求參加游擊隊,留在原地堅持斗爭。高鳳英成了區(qū)游擊隊唯一的女隊員。每逢有偵察任務,她總是搶著去。她化裝成討飯老太婆,多次進入據點抓“舌頭”、偵察敵情、打死敵軍官,把傳單貼到地主“還鄉(xiāng)團”分子的大門上,把地雷埋到作惡多端的“還鄉(xiāng)團”分子門檻下,嚇得敵人心驚膽顫。

高鳳英打起仗來非常勇敢。戰(zhàn)斗中,她總是沖鋒在前。1946年8月的一天,姜北區(qū)委和游擊隊宿營于張尤莊,三、四十個敵人竄到尤家莊搶糧。區(qū)領導一聲令下,游擊隊向河南的敵人發(fā)起進攻。高鳳英第一個沖到河邊,冒著敵人的彈雨,一邊踩水過河,一邊向敵人射擊,很快就到了對岸。敵人看到游擊隊來得這么快,嚇得丟下搶的糧食就逃了回去。還有一次,高鳳英同班長等五六個人在胡家舍與幾十個敵人遭遇,敵人的3挺機槍一齊向他們掃射。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高鳳英憑借有利地形,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把敵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掩護其他同志轉移后,一個“猛子”潛到河北岸甩開了敵人。

1947年1月14日凌晨,紫石縣團和姜北等區(qū)游擊隊伏擊姜堰下鄉(xiāng)掃蕩的敵人后轉移到高家垛,遭到數倍于己的敵人包圍,高鳳英帶領突擊隊連續(xù)打退敵人的三次進攻。黃昏,大部隊沖出了敵人的包圍圈。戰(zhàn)斗中,高風英腿部負傷,被安置在一位老大娘家里。敵人兩次闖進老大娘家盤查,大娘都以“這是我女兒,被流彈打傷的”搪塞過去了。天快黑時,敵人再次搜查,叛徒鄭永安認出了高鳳英。敵人把她綁到一個祠堂里,反綁著雙手吊在屋梁上,殘酷地折磨了一夜。高鳳英幾次被打得昏死過去,也沒有吐露一點機密。15日清晨,敵人又將高鳳英綁到一棵榆樹上,施以種種酷刑,她始終堅貞不屈。中午,高鳳英被敵人押到高家垛南邊的空地上,面對敵人的屠刀,毫無懼色。就這樣,年僅22歲的高鳳英,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975年4月,海安縣人民政府在沙崗鄉(xiāng)張東村2組(現南莫鎮(zhèn)青墩村20組)建成高鳳英烈士墓。1995年4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高鳳英入選“5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江蘇英雄模范人物”。2010年3月,海安縣人民政府將高鳳英烈士墓改建成高鳳英烈士陵園。2018年,高鳳英紀念館落成對外開放。

▍來源:市委史志工委

青春有夢奮發(fā)有為— 太原市第五實驗中學劉胡蘭紀念館紅色之旅 劉胡蘭

欄目主任:陳園元 實習記者:常欣

為悼念革命烈士,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2019年4月4日上午,太原市第五實驗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和部分教師,在褚永生書記和陳志軍主任的帶領下,前往山西文水劉胡蘭紀念館進行清明祭掃。

首先在“升國旗 奏國歌”的儀式中,開啟了本次清明祭掃活動。

學生代表向劉胡蘭紀念碑敬獻花圈,隨后集體默哀三分鐘。學生代表向劉胡蘭革命先烈獻詩。在莊嚴的儀式下,學生們表達了對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

懷念劉胡蘭

云周西村

凜冽的寒風

一位少女,

踏著烈士的鮮血

步伐堅定,

從容。

你是誰,

我們可曾銘記。

我們怎能忘記。

你的名字已深深鐫刻

在了我們心里。

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

你寧死不屈。

劊子手的殘暴,也沒有嚇倒你。

怕死不當共產黨員!是你堅定的話語!

視死如歸,

躺在敵人的鍘刀下、、、、、、

你走了,

花季少女。

帶著對祖國的忠誠,

親人的眷戀。

北風為你哀嚎,江河為你哭泣!

無邊的黑暗擋不住

黎明的光輝。

東方的一輪紅日,

正冉冉升起!

褚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希望全體師生要牢記歷史,繼承革命先烈的意志,發(fā)揚革命先烈同志無私奉獻精神,刻苦學習,努力鍛煉自己,決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重托,以實際行動向祖國,向為革命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遞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此次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緬懷革命先烈中培養(yǎng)了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培養(yǎng)了學生勇擔重任、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在全程中在紀律方面也充分發(fā)揚了革命的傳統(tǒng)精神。

供稿人:田連建 谷靜

武則天劉胡蘭故里—山西文水 劉胡蘭

極具唐風古韻的文水火車

文水因境內有文峪河而得名。文水自古民風淳樸,人杰地靈,英雄輩出。古有一代女皇武則天、宋朝名將狄青,今有女英雄劉胡蘭??h城北四公里的南徐村,是中國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的故里,唐天寶年間,文水縣奉詔在南徐村北面為武則天修廟塑像,并尊“則天圣母”,現存武則天廟。

武則天紀念館

武則天紀念館,老百姓稱為則天廟,位于女皇故里——文水縣城北5公里,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是一處山清水秀的名勝古跡。武則天紀念館占地2.6萬平方米。從中軸線上看有山門,雕像,舞臺,正殿;兩翼殿宇有鐘鼓樓,碑廊,配殿,偏殿;雕像兩邊分別是豐碑和升仙太子碑、八角回音亭等;院內柳樹成蔭,花草遍地。則天廟以武則天女皇的特定身份和它本身的文物價值名揚中外,是全國唯一的一座女皇主廟宇。1996年12月,被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則天廟正殿是廟內建筑的中心。它原建于唐代,現存結構是金皇統(tǒng)五年(1145年)重建的,但在殿內與頂部仍保存了一對唐代金柱與部分唐瓦唐磚。殿內梁架建造中,采用了三角形組合與杠桿原理分散了頂部對大梁的壓力,故大梁跨度很大,經800多年承受壓力而未見彎曲,整座建筑被專家評為唐宋建筑中的杰作。

廟內有武則天政績陳列,武則天家族史料陳列,全國與武則天有關的名勝古跡陳列。游客在此不僅可以看到一個封建時代杰出女政治家的不朽業(yè)績,還可以看到她留在全國的文化遺產。

劉胡蘭烈士紀念館

文水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16歲的女共產黨員劉胡蘭同志在敵人的鍘刀面前威武不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胡蘭烈士紀念館建在縣城東17公里處的劉胡蘭村,是瞻仰、參觀和教育青少年的革命紀念地。

狄青廟

位于文水縣城南30公里處狄家社村中,又名狄武襄公祠,為北宋名將狄青之家祠。原由狄青次子狄諮率昆弟族人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修建,大元元員二年(1296年),狄青七世孫狄暉重修,現存建筑為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修建。

門頂懸嘉慶丁卯年(1807年)所立橫匾一塊,題詞:宋室名賢。兩匾均為藍底、金框、金字。正殿正中有神閣一座,內供狄青木雕坐像,面目清秀,溫文爾雅,留一綹長須;身披鎧甲,頭戴紫冠,一身元帥裝束。

殿內東壁有重描后的中堂畫一幅,聯語一副。畫面上有古松、明月,一童子正向一個儒家裝扮的老者求學拜師。聯語為北宋著名政治家韓琦所撰:看盡好花春臥穩(wěn),醉殘紅日夜吟多。名將祠堂書此聯語,頗耐人尋味。

梵安寺

上賢村現保存較為完整的就是梵安寺塔了,這一座塔建于唐高宗顯慶年間,是唐李信為祭祀其母所修建的。該塔為閣樓式磚塔,塔高45米。塔底發(fā)現有地宮、隧道等。奇特的是這座塔沒有塔基,也沒有塔尖,中間空洞如煙囪。據說只有木制的旋梯通往塔頂的小廟里。這座塔據考證是一座套塔,也就是說在這座塔中間還有一座小塔,民間傳說是宋朝皇帝為了鎮(zhèn)住唐朝的龍脈,后建一座塔作為鎮(zhèn)塔。

蒼兒會生態(tài)區(qū)

總面積360平方公里,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龐泉溝接壤,是國家原始森林公園的一部分。這里森林蔥郁,溪水潺潺,鳥語花香,空氣清新??諝膺_到國家空氣質量等級一級水平,水質達到礦泉水標準,綠色植被覆蓋率達到92%,森林植被覆蓋率達到83%。野生動物70余種,野生藥材100余種,野生食用菜20余種,因而享有“北方植物園”之美譽。

上賢村遺址

上賢遺址位于文水縣城南9公里上賢村,遺址面積較大,范圍東至太軍公路西側的土坡,西至上賢梁頂部,北至馬村界溝,南至上賢村南,面積2萬平方公里。遺址距地表深60厘米,文化層厚度2—3厘米左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遺址地層斷面多灰坑,地面散存繩紋灰陶片。采集到的標本有石斧、石削、陶鬲、灰陶片、紅陶片等。

遺址東部多是灰坑,發(fā)現陶窯址兩處。西部為山坡地帶,有穴居房屋遺跡。據考證,早在公元6000年,上賢村就有人類在此棲息、繁衍、生存、發(fā)展。文水縣文物部門測定上賢村遺址屬龍山文化。1965年列為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上賢村古槐

在上賢村村口,有棵距今1000多年的古槐樹,據說李自成曾在此樹上拴過馬。關于李自成的傳說在上賢村還有許多,最讓人充滿遐想的是闖王藏寶。傳說李自成兵敗回陜西,路經上賢村,為了減輕負擔,李自成決定將隨身攜帶的一些寶物埋藏起來,以備將來之用。因此他派人在上賢村的梵安寺周圍將寶物埋在距此不遠的密林深處。并在梵安寺塔上留下一個記號,這一記號如今還刻在塔上,像一個人的手一樣指向遠方。

東巖寺

東巖寺位于文水縣城西北100里的地方,該寺現在仍存有石欄、水井、冢墓等遺址,寺中舊有10幢碑,碑文中有該寺始建于東漢永平十年及當時建寺始末、山中風景描述的記載,對照史傳白馬寺的始建年代,認定東巖寺建寺比白馬寺早一年,應為中國最早的佛教建筑,被譽為“民間第一寺”。

麻衣仙姑廟

麻衣仙姑廟位于城東1.5公里的桑村南部,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四合院式的群體建筑,占地1200平方米,正殿為單檐懸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偏殿為卷棚頂,面闊小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進深三間,配殿南面各有看臺三間,進深一間,樂樓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卷棚頂建筑,鐘鼓樓亦為單檐懸山頂,廟內共有碑八通。據碑文記載,麻衣仙姑廟始建于唐代,幾經滄桑,舊跡早已不復存在?,F存廟宇建于明洪武年間,后多次維修和彩繪。

文水葡萄

遠在唐、宋時期,文水縣即以生產葡萄著名。盛產于方圓、宜兒、武午、西城、崖底等村。品種有紅、白、長、圓數種。尤其瓶兒、玫瑰兩種,皮薄肉嫩,味道香甜。方圓等村用鮮葡萄熏制的葡萄干,被列為貢品?!罢暼笙洌肯鋬雀魅∠?,一箱十斛,俱用黃綾裝裱解京。隨正貢又有解省副貢,相沿也久”。

橋頭大鼓

橋頭大鼓是流傳于文水民間的一種打擊樂,因源于文水縣橋頭村,主奏樂器又是一種罕見的巨鼓,故名。大鼓又稱“九龍混天雷公鼓”,直徑12尺,高約4尺,由4名鼓手分站東、南、西、北敲擊。64名鐃鈸手按伏羲六十四卦的布局簇擁在大鼓周圍,一半持重達4斤的大鐃,一半持重達7斤的大鈸。傳世鼓譜為《龍游八卦雷公鼓》。

文水長拳

文水長拳左家拳是北方武術拳種的一種,由清朝著名鏢師左昌德始創(chuàng),已有近二百年歷史。孝子渠村座落在文水縣城西南,背靠呂梁山,世稱“拳窩子”。

馬西

馬西鐃是一種古老獨特的民間音樂,流傳于馬西一帶。演奏時,以鐃為中心,鈸、鏃、鼓陪襯,故稱“馬西鐃”。跌雜則是流傳于文水縣一帶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從民謠、民諺、民間雜話中逐漸集中、提煉、綜合而形成。用一人多角、合轍押韻的方式敘述故事。文水跌雜則內容豐富,語言順口易記,傳唱至今。

福勝鑼鼓

福勝鑼鼓是流傳于文水縣閆家社一帶的一種打擊樂。其淵源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遠古時期,文水境內有一“小鴨村”。村民為了防止野獸糟蹋莊稼,就采取敲鑼打鼓的方式驚嚇野獸,喜慶活動也常用來表演助興。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原始的打擊樂。

劉三推車

劉三推車是一個以唱、舞,貫傳整個表演過程的舞蹈,它邊舞邊唱,形式活潑。角色一生一旦。“劉三推車”清光緒年間由祁縣民間老藝人雙龍師傅傳入文水。

三南抬閣

三南抬閣又稱“三南桌棍”,亦叫鐵棍,指人們抬著一個用竹、木或鐵質材料扎制而成的類似樓閣或戲臺的架子進行的一種民間表演形式,流行于文水縣東北區(qū)域的南莊鎮(zhèn)和西城鄉(xiāng)一帶。

文水鈲子

文水鈲子起源于文水岳村,人們習慣稱之為“岳村鈲子”,被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后,這種民間音樂舞蹈藝術被正式定名為文水鈲子。文水鈲子最早功能是祈雨,在當地的祭祀祈雨儀式上,文水鈲子是重要的一項內容,其演奏的主要樂器由小鈸、大鈸、大鐃、大鼓組成。其中小鈸是其主奏樂器,它造型別致,鈸碗大,鈸沿小,它發(fā)音獨特,演奏時演奏者兩手扣鈸碗,控制余音不使其擴散,發(fā)出清脆、明亮、悅耳如雨打芭蕉之聲。這些獨制的特色樂器,在演奏時都被賦予了獨特的使命和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在演奏時發(fā)出的聲音與聲響效果都渾然天成,與自然界中的風、雨、雷、電巧妙地融為一體。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文水鈲子由原來的<雷公閃電>一種鼓譜,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電閃雷鳴》、《烏云翻滾》、《普降甘霖》、《喜慶豐收》四部樂章。文水鈲子曾多次參加中國各類大型比賽及展演活動,獲得了極大的聲譽。2006年5月,文水鈲子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月還應邀參加了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文水鈲子以其獨有的魅力及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和效果,贏得了來自中國各地及海內外商客的陣陣喝彩,為山西、為文水爭得了榮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西行,特此致謝!

直接點擊以下文字鏈接,閱讀推薦內容:

劉胡蘭自由行旅游攻略

  • 海安有位與劉胡蘭齊名的水鄉(xiāng)女民兵英雄,您知道嗎?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第一版紀念“三八”婦女節(jié)的社論中寫道:“我們要學習蘇中高鳳英和晉綏劉胡蘭的光輝范例,領導廣大婦女和敵人作誓死不屈的斗爭。”同時,在第三版“三八特刊”中,以“新時代的花木蘭”為題介紹了高鳳英的英雄事跡。延安廣播電臺、《新華日報》《大眾日報》《蘇中報》《江海導報》《紫石大眾》都宣傳了高鳳英的英雄事跡。1947年秋,新華社記者孫振采寫了長篇通訊《女英雄高鳳英

    2022-03-09
    573 20
  • 青春有夢奮發(fā)有為— 太原市第五實驗中學劉胡蘭紀念館紅色之旅

    欄目主任:陳園元實習記者:常欣為悼念革命烈士,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2019年4月4日上午,太原市第五實驗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和部分教師,在褚永生書記和陳志軍主任的帶領下,前往山西文水劉胡蘭紀念館進行清明祭掃。首先在“升國旗奏國歌”的儀式中,開啟了本次清明祭掃活動。學生代表向劉胡蘭紀念碑敬獻花圈,隨后集體默哀三分鐘。學生代表向劉胡蘭革命先烈獻詩。在

    2022-02-11
    367 19
  • 武則天劉胡蘭故里—山西文水

    極具唐風古韻的文水火車站文水因境內有文峪河而得名。文水自古民風淳樸,人杰地靈,英雄輩出。古有一代女皇武則天、宋朝名將狄青,今有女英雄劉胡蘭??h城北四公里的南徐村,是中國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的故里,唐天寶年間,文水縣奉詔在南徐村北面為武則天修廟塑像,并尊“則天圣母”,現存武則天廟。武則天紀念館武則天紀念館,老百姓稱為則天廟,位于女皇故里——文水縣城北5公里,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呂梁山,

    2022-02-02
    1771 48
  • 帶您看展覽 | 膠東“劉胡蘭”——解文卿烈士英雄事跡

    紅色記憶中國共產黨百年發(fā)展歷程暨青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她出身貧寒,從小就飽嘗生活的艱辛;她一心為黨,忘我工作不辭勞苦;她大義凜然,慷慨就義……她就是有膠東“劉胡蘭”之稱的解文卿。解文卿的模擬畫像解文卿(1929年—1947年),山東省萊西市義潭店村人。她出生于一個貧農家庭,父母早逝,不滿12歲就挑起了生活重擔。少年時期備受欺辱的貧苦生活,練就了解文卿不畏強暴、剛毅不

    2022-02-02
    1708 51
  • 呂梁市文水縣劉胡蘭紀念館

    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位于劉胡蘭鎮(zhèn)劉胡蘭村(原名云周西村)村南。前身為劉胡蘭陵園,始建于1956年。1957年1月12日,劉胡蘭就義10周年時落成并對外開放。1959年改稱劉胡蘭紀念館。1959年、1976年曾兩度調整布局,重新整修擴建。現占地面積63000余平方米,位居全國個人烈士紀念館首位。館區(qū)的最前面為紀念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可

    2021-11-13
    151 22
  • 文水縣:劉胡蘭鎮(zhèn)打造特色鮮明的旅游名鎮(zhèn)

    劉胡蘭鎮(zhèn)作為以女英雄劉胡蘭命名的鄉(xiāng)鎮(zhèn),背靠汾河,土地肥沃,人文厚重,鄉(xiāng)風純樸,交通便利,居民安康,是文水縣乃至呂梁市的對外形象窗口和文化旅游名片,是一個宜居宜業(yè)宜商宜游的好地方。抓住優(yōu)勢,該鎮(zhèn)靠實事打造“定位準確、個性鮮明、優(yōu)勢突出”特色鎮(zhèn)。今年他們將重點辦好胡蘭污水處理廠建設,社會福利中心建設,胡蘭、保賢集中整治工程,紅色旅游路南線改造工程,汾河生態(tài)濕地建設工程,汾河流域生態(tài)修復核心段堤外節(jié)水灌


    2021-11-13
    1256 26
  •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