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淞口,地形險要,為東南國防門戶。清代筑有東、西、南、北和獅子林5座炮臺。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軍入關后,控制了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吳淞作為長江門戶,長期處于激烈的爭奪中。從清順治八年(1651年)至十二年,明將張名振、張煌言的艦隊曾4次進攻吳淞,3次攻入長江。順治十六年,鄭成功率大軍進入長江,直逼南京,清朝政府受到極大震動。順治十七年,江南總督郎廷佐奉命在黃埔江西岸吳淞楊家嘴口修筑炮臺。康熙五十七年又在楊家嘴對岸修筑炮臺,兩座炮臺夾江對峙,東岸的炮臺稱東炮臺,西岸的老炮臺改稱西炮臺。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鴉片戰(zhàn)爭進入第三年,五月初八日凌晨,英國侵略者向吳淞炮臺大舉進攻,江南水師提督陳化成在此與英軍展開殊死搏斗。西炮臺是吳淞口的主陣地,擁有175門大炮,東炮臺只有20余門大炮,屬輔助陣地。由于兩江總督牛鑒臨戰(zhàn)逃竄,致陳化成陷入孤軍作戰(zhàn),使西炮臺陷入敵手。吳淞失守,長江門戶洞開,侵略軍長驅直入,迫使清政府在南京簽訂不平等條約。
鴉片戰(zhàn)爭后,海防形勢發(fā)生變化,防御設施集中于黃埔江西岸。東炮臺未再修復,西炮臺則屢加改建。工程仿照西洋式樣,架木排橋,外用三合土筑造。后又三面圍筑土城,長550米、高4~6米,垛墻高2~3米,內設暗炮臺11座、明炮臺3座、彈藥總庫2所、小庫11所,裝配彈藥房2間、兵房46間,共安裝大炮12門、小炮6門。
光緒十年中法戰(zhàn)爭期間,法-艦悍然-上海港口,攔截我國漕運民船,炮轟我國巡邏艦艇。中法戰(zhàn)爭結束后,于光緒十二年在吳淞南石塘北端增設北炮臺,與西炮臺互為犄角。光緒十五年,又在月浦長江岸邊建獅子林炮臺。
光緒二十六年,自強軍營務處總辦沈敦和指揮士兵炸毀西炮臺,遭到輿論譴責,言路御史紛紛奏本-,沈敦和受撤職戌邊處分,而西炮臺終成一片廢墟。西炮臺被毀后,清政府責令兩江總督劉坤一“迅籌規(guī)復,以振南洋要口”。劉坤一委盛軍統(tǒng)領班廣盛在吳淞南石塘南端新筑一座炮臺,稱為南炮臺,與北炮臺首尾銜接,長750米,總稱吳淞炮臺。清末和民國初年吳淞炮臺由駐滬軍隊重兵筑防。民國21年一二八淞滬戰(zhàn)爭中,十九路軍將士在炮臺奮勇戰(zhàn)斗,多次擊退日軍進攻。日軍飛機大炮對準吳淞炮臺輪番轟炸,南北兩炮臺被毀。1973年在遺址建成吳淞口“370"國防工程。
景點位置
中國上海寶山區(qū)友誼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