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招文化起源于東晉,鼎盛于南宋,傳承于當代,是中國傳統(tǒng)儒學(xué)文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武義明招寺又名惠安寺、智覺寺,俗稱明招寺,始建于東晉咸和初年??h史記載,東晉“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的曾孫阮孚,赴任廣州刺史時,棄官于明招山隱居,晚年又舍宅建惠安寺。該寺至清乾隆年間奉敕改為智覺寺,為我省境內(nèi)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到五代后唐時期,著名佛教建筑大師德謙禪師前來明招山開山聚徒,由此,明招寺成為當時影響全國的佛教勝地。
明招寺位于武義縣城東北上陳村明招山麓,距縣城12公里,距金麗溫高速西田畈出口1公里。明招寺四周環(huán)山,峰巒清秀,風景秀麗。明招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比杭州靈隱寺還早500多年,阮孚死后,就葬在明招寺旁。后人為紀念他,在寺內(nèi)外建造了阮公祠、金貂亭、臘屐亭。宋代時,在寺對面的玩珠山上建造了玩珠亭。清乾隆二十年(1757年),敕賜名“智覺寺”,民間因其坐落于明招山而稱其為“明招寺”。以上建筑中,現(xiàn)存的還有大殿、朱呂講堂、東萊大愚祠、傳薪亭。
朱呂講堂也就是南宋著名理學(xué)家朱熹和呂祖謙等學(xué)者在此講學(xué)的堂屋,原為麗澤書院舊址,后人為紀念朱呂兩位大賢而改稱“朱呂講堂”。呂祖謙出身于宰相世家,他的先祖是山東東萊人,祖父因避難轉(zhuǎn)遷到金華。呂祖謙27歲中進士,官至直秘閣著作郎國史編修。他仰暮阮孚所建的明招寺,也看中明招山的風光,便把自己的祖墳遷到明招山來。他先后兩次為父母守墓,與朱熹、陳亮、葉適等名家在明招寺講堂,一時天下學(xué)者云集,明招寺成了當時全國有名的最高學(xué)府之一,所培養(yǎng)的人才,史書上稱之為“明招學(xué)者”。歷史上對“明招文化”給予極高的評價。
呂祖謙逝世后,葬于明招寺右前方200米處。墓用石板砌成,墓前有三級拜壇,最下一級半圓形拜壇,直徑20米。這塊墓地是風水寶地,前有綠水環(huán)繞和獅山象山把門,再前面有書臺山、屏風山。在這座明招山上,除了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呂氏5座大墓,還有呂祖謙妻室、繼室及整個呂氏家屬的很多古墓,合計有30多個,形成了著名的呂氏古墓群。
如今,包括朱呂講堂、東萊大愚祠、阮公祠在內(nèi)的明招寺,連同呂祖謙及親屬的墓群,還有傳薪亭等古建筑,已一起被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