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之廟

AAAA級旅游景區(qū)

普陀宗乘之廟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四年后建成,是“外八廟”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廟宇,因仿拉薩布達拉宮而建,俗稱小布達拉宮。這座寺廟內(nèi)大小建筑約60處,殿堂樓宇,星羅棋布,依山面水,巧于利用地勢和景物襯托,布局靈活,又不失莊嚴(yán)肅穆。主體建筑大紅臺,通高43米,臺中央萬法歸一殿是主殿,殿頂部高出群樓,殿頂都用鎏金魚鱗銅瓦覆蓋,金光閃閃,富麗堂皇,極其雄偉壯觀。底部因三層群樓合圍,影陰暗,光照對比鮮明,造成了宗教森嚴(yán)肅穆的氣氛,是宗教建筑上的瑰寶。近年來,在大紅臺上的“御座樓”隆重推出了民族宗教歌舞《普陀之光》它通過提煉寺廟落成、皇帝慶壽、和土爾扈特部回歸等重大事件,用歌舞形式表現(xiàn)出“康乾盛世”時中華民族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創(chuàng)建太平盛世繁榮中華這一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宏愿。目前,每天上午,游客均可在昔日皇帝欣賞歌舞的“御座樓”上觀賞到《普陀之光》。

普陀宗乘之廟位于獅子溝北坡、須彌福壽之廟西側(cè),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據(jù)乾隆皇帝《普陀宗乘之廟碑記》所述,南海大士的普陀道場有三個,一在印度,一在西藏,一在浙江定海。乾隆皇帝本打算仿照南海大士在印度的最早的普陀道場形式修建,但難以考察,而西藏布達拉宮都綱法式具備,遂仿照它的形式修建了這座廟宇?!捌胀幼诔恕笔遣卣Z“布達拉”的漢譯,所以也稱為布達拉廟。

普陀宗乘之廟又是外八廟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寺廟建筑疏密有致,依山就勢自由散置,極富于變化和節(jié)奏感。過五孔石橋,跨越獅子溝,到廟前廣場,眼前就是白臺式山門和一對威武的石獅子。廟墻上有雉堞,其左右兩端為白臺隅閣,供守望之用。山門內(nèi)正中為碑亭,重檐歇山頂,上復(fù)黃琉璃瓦,碑亭開拱門,下有石基欄桿,四出踏道。碑亭之北為五塔門,門上建喇嘛塔5座,形式色彩各異,分別代表佛教五派;紅塔,小乘派;綠塔,密宗的一派;黃塔,密宗;白塔,顯宗;黑塔,自我成佛派。門前,有石像一對,是佛教的大乘派的象征。進五塔門,沿自然石砌冰紋雨路北行不遠(yuǎn),就是琉璃牌樓。牌樓前為月臺,周砌“女兒墻”,正中及左右三面設(shè)踏道,臺上還有石像一對。

自牌樓往北至大紅臺之間,是一片地形起伏的開闊地,時有巨石突起,蒼松翠柏散植其間,石板路在山坡上曲折前伸,前后左右羅列僧房和白臺。白臺以青磚鑲邊,嵌以紅色盲窗。臺上有的建有小殿,作佛堂、鐘樓用;有的安放舍利塔,有單塔也有五塔,均表示吉祥長壽。東罡殿內(nèi)供密宗佛像,西罡殿內(nèi)供吉祥天母騎騾餾金銅像。這些建筑,因借地形,參差不齊,高低錯落,形狀各異。整個院落莊嚴(yán)肅穆,蒼茫怪古,極富西藏高原的野趣。

在廣漠空曠的院落北部,便是拔地而起聳入云端的大紅臺,它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體建筑,巍峨高大,氣勢雄偉,使人感到佛法如天,高深莫測。大紅臺通高43米,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為基座,稱大白臺,全用花崗巖大條石砌筑,白灰抹面,占地面積約萬余平方米,高18米,容積達18萬余立方米。白臺正立面以紅灰抹成三層藏式梯形窗(又稱“盲窗“)。紅臺的上部,墻面抹灰后涂以紅色,稱大紅臺,墻面巨大,嚴(yán)整而又不呆板。紅臺墻面底闊近60米,上闊近60米,高25米,略呈正梯形,容積約9萬余立方米。墻面從下到上列窗七層,上六層為真假藏式梯形窗,最下一層為漢式橫長方形窗。紅墻正中自下而上有琉璃佛龕六個,均飾以黃紫相間的琉璃慢帳,內(nèi)置琉璃佛像。紅臺上周砌女? ??墻,墻上嵌黃琉璃佛龕,龕內(nèi)置琉璃佛像。墻頂中央又置琉璃八寶、喇嘛塔。臺頂女兒墻轉(zhuǎn)角部分安置寶瓶,上插鐵旗。

大紅臺建筑在山腰上,復(fù)雜的形狀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處理成幾個不等高的頰。大白臺前東西兩側(cè),沿登道到第一個平面大白臺頂,上置四個大石雕幢竿座和四個大鑄鐵水缸。平臺巨大,視野開闊。白臺東有藏式的文殊勝境殿,西有漢式琉璃垂花裝飾的千佛閣。繞大紅臺登踏道再上,就到達第二個平面,即東紅臺,其周圍建二層群樓,群樓中心為二層瓦頂?shù)挠鶚?。通過二層摟登踏道而上為第三個平面,即達到普陀宗乘之廟的中心建筑萬法歸一殿。在這個平面上,萬法歸一殿周圍建群樓三層,群樓二層可達東紅臺北面的洛迦勝境殿和東北角的重檐八角鑾金瓦頂權(quán)衡三界亭,群樓頂端西北角又建重檐八角壤金瓦頂?shù)拇群狡斩赏ぁ_@些殿亭,形式各殊,高低錯落,殿頂都用鑾金魚鱗銅瓦復(fù)蓋,金光閃閃,與紅臺、白臺交相輝映,在藍(lán)天、白云和重重群山的襯托下,空間輪廓極其雄偉壯觀。

《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碑與《優(yōu)恤土爾扈特部眾記》碑—這兩塊碑文均為乾隆皇帝御筆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刻寫,充分說明了象征著多民族建筑藝術(shù)杰作的普陀宗乘之廟,是我國清朝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fā)展歷史的產(chǎn)物和見證。

吉祥天母:俗稱“騾子天王”,是佛教里的-神。所謂“吉祥”,是說它每年除夕能除妖降魔,叫人過太平日子。這尊佛像原放在權(quán)衡三界亭內(nèi)。像高5尺6寸6分,耗紅銅約600公斤、頭等金葉57兩,計用6400個工日,共費1100百多兩白銀,佛像造型猙獰奇特,是國內(nèi)罕見。

萬法歸: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殿,位于大紅臺中心,方7間,重檐攢尖頂,上覆鎦金魚鱗銅瓦,屋脊飾以波狀鎦金瓦。寶頂呈法鈴狀。殿頂用頭等金葉14000余兩。殿四周有三層群樓環(huán)繞,每層44間。群樓現(xiàn)存外墻的復(fù)建工作,正抓緊進行。該殿是供清帝和各少數(shù)民族上層人物頂禮膜拜的地方。

殿內(nèi)屏風(fēng)上原有長10米、寬3米的刺繡佛像一幅,惜被軍閥盜走。迎門是銅琺瑯菩提塔,中央紫檀反花佛龕內(nèi)供彌勒佛。左右兩側(cè)為紫檀壽字塔,前供桌上的八寶、五供、珊瑚樹等都是殿內(nèi)原物。屏風(fēng)前無量壽佛和兩側(cè)的八大菩薩、宗喀巴等銅像都是從群樓內(nèi)移來的。銅像造型優(yōu)美、神態(tài)生動,每尊重約半噸左右。

普陀宗乘之廟最佳游玩時間

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建筑錯落有致,氣勢磅礴,宏偉壯觀,是仿西藏布達拉宮建設(shè)的佛教廟宇,也被成為小布達拉宮,對佛教感興趣的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那么普陀宗乘之廟的最佳游玩時間是什么時候呢?

1、最佳游覽時間

四季皆宜,但考慮到其季節(jié)性的優(yōu)美自然風(fēng)光,以4-10月份為最佳

普陀宗乘之廟最佳游玩時間

2、游玩指南

“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的漢譯?!?a href='/jingdian/25240' target=_blank>外八廟”是八座藏傳佛教寺廟的總稱,普陀宗乘之廟是外八廟中最大的廟宇。沒去過西藏,又向往布達拉宮的,一定要來這座寺廟。

整個廟宇是在漢族傳統(tǒng)建筑的基礎(chǔ)上融合了藏族建筑特點建造的,它是漢藏建筑世術(shù)交融的典范,俗稱 “小布達拉宮”。

普陀宗乘之廟是乾隆為了慶祝他本人60壽辰和他母親皇太后80壽辰而修建的。

五塔門上五個顏色的喇嘛塔代表藏傳佛教的五個教派。

這是一座3間4柱7樓型的琉璃牌坊“普門應(yīng)現(xiàn)”四個字是乾隆皇帝所寫,意味觀音普渡眾生之門,背面寫著“蓮界莊嚴(yán)”意為觀音菩薩道場。

大紅臺是寺廟的主體,布達拉宮的縮小版。

普陀宗乘之廟最佳游玩時間

登上大紅臺也有200多級臺階

大紅臺上有六個琉璃佛龕,內(nèi)供無量壽佛,寓意乾隆60壽辰,頂上有99個黃色琉璃佛龕供奉無量壽佛,寓意皇太后以后的99歲生日。

大紅臺外墻和內(nèi)部的大殿形成“回”字形,回字正中的“萬法歸一”殿有種與世隔絕的神圣感。

大殿的金頂用的是鎏金魚鱗銅瓦,在陽光下金光閃閃。

普陀宗乘之廟依山建造,坐北朝南,整個布局分三個部分:前部包括山門、碑亭、五塔門;中部包括琉璃牌坊、白臺、僧房等;后部是主體建筑大紅臺及周圍其他建筑,廟內(nèi)共有大小建筑60余座(現(xiàn)存40余座)。

站在最高處能俯瞰周圍的景色

3、游玩貼士

普陀宗乘之廟最佳游玩時間

①、近年來,在大紅臺上的“御座樓”隆重推出了民族宗教歌舞《普陀之光》它通過提煉寺廟落成、皇帝慶壽、和土爾扈特部回歸等重大事件,用歌舞形式表現(xiàn)出“康乾盛世”時中華民族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創(chuàng)建太平盛世繁榮中華這一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宏愿。目前,每天上午10:00,游客均可在昔日皇帝欣賞歌舞的“御座樓”上觀賞到《普陀之光》。

②、這里還會定期舉行佛教文化展,如果正好碰到,有興趣的話可以聽一下。

③、避暑山? ??及周圍寺廟景區(qū)還提供聯(lián)票,具體票價信息請參考官網(wǎng)。

④、可自帶一些水和干糧,穿著舒適的鞋子。

【高端服務(wù)信息】:普陀宗乘之廟包含vip包船

普陀宗乘之廟在哪里 具體位置

普陀宗乘之廟迷你版的布達拉宮,寺院面積不算大,環(huán)境不錯,幽靜雅致的游玩景點,很有歷史人文,是外八廟中規(guī)模最大的廟宇,那么普陀宗乘之廟在什么地方呢?

1、景區(qū)地址

地址:河北承德雙橋區(qū)環(huán)城北路附近

普陀宗乘之廟在哪里 具體位置

交通指南

承德市火車站乘15路公交車到避暑山莊站換乘118路公交車普陀宗乘之廟站下車

2、景區(qū)介紹

普陀宗乘之廟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獅子溝北側(cè),即避暑山莊正北的山坡上,始建于乾隆年間,是乾隆為慶祝自己的60大壽和母親的80大壽而建的,也是承德外八廟中規(guī)模較大者。“普陀宗乘”本是藏語“布達拉”的意譯,是仿布達拉宮的形式修建的,因此民間仍俗稱其為“小布達拉宮”。

說這里是寺廟,不如說這里像一座城堡,整體建筑依山就勢,逐層升高,氣勢磅礴,宏偉壯觀。整座寺廟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半部為山門、碑亭、五塔門,及大量平頂?shù)锓渴桨着_30余座,隨山就勢,錯落有致,縱深自由布局,沒有明顯的中軸線,遠(yuǎn)觀卻渾然一體,充分體現(xiàn)了藏式建筑的特點。后半部是這座寺廟的主體建筑大紅臺,它位于山顛,氣勢雄偉,蔚為壯觀。大紅臺內(nèi)的萬法歸一殿是這座寺廟的主殿,殿頂用黃金鎏制而成,金光閃閃,被中外游客喻為金殿。

3、主要建筑

普陀宗乘之廟在哪里 具體位置

山門

普陀宗乘之廟的山門,是一座清式與藏式結(jié)合的建筑,藏式三卷門白臺之上筑清式五進間黃琉璃瓦頂閣樓。山門前有一對石獅,再南為五孔石橋,山門兩側(cè)設(shè)腰門,有圍墻相連。

碑亭

山門的北面就是碑亭,亭內(nèi)立石碑三座,中間為《普陀宗乘之廟碑記》,記述建廟背景及經(jīng)過;東面為《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西面為《優(yōu)恤土爾扈特部眾記》。碑文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鐫刻,漢文為乾隆親筆提寫。

五塔門

碑亭以北就是五塔門,藏式三門白臺,白色墻上畫了三排紅色盲窗,白臺之上排列紅、綠、黃、白、黑五色小佛塔,代表藏傳佛教的五個教派。全廟共有三座五塔門,一座五塔門在中軸線上近入口處,其余兩座五塔門分列中軸線左右近大紅臺處。五塔門前有一對石象,為大乘派象征。

琉璃牌坊

五塔門北面為琉璃牌坊,是一座清式三間、四柱、七樓、三卷門紅黃綠琉璃牌摟。中樓匾額上有乾隆親筆題寫的“普門應(yīng)現(xiàn)”,意觀音顯現(xiàn)普度眾生之門。后額“蓮界莊嚴(yán)”,意為觀音道場。兩個匾額各鑲黃琉璃雙龍戲珠圖案,展示帝王建筑規(guī)格。

大紅臺

大紅臺是普陀宗乘之廟的高大主體建筑,六層樓高,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為基座,稱大白臺,全用花崗巖大條石砌筑。內(nèi)部是四十開間群樓圍繞中間萬法歸一大殿,構(gòu)成一回字形布局,群樓各層都有回廊。從承德避暑山莊的山區(qū)眺望,可見一座紅色長方形的宏大建筑,巍然矗立在群山之中,這就是大紅臺,這里也是拍攝寺廟整體的較佳地點。聽說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云彩從殿中散出來。大紅臺正面排列六排藏式窗戶,中間一行嵌6個琉璃佛龕,供奉無量壽佛各一尊。紅臺四周由白臺圍繞著,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

普陀宗乘之廟在哪里 具體位置

萬法歸一殿

萬法歸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殿,隱于大紅臺群樓之中,殿頂高出群樓,金光閃爍。底部因三層群樓合圍,影調(diào)陰暗,光照對比鮮明,造成了宗教森嚴(yán)肅穆的氣氛,是內(nèi)地宗教建筑的瑰寶。這里引人注目的就是金燦燦的殿頂,你在裙樓的三樓就可以平視殿頂。目前這里是全廟舉辦集會和慶典活動的場所,每年7月11日還將在殿內(nèi)舉辦佛教學(xué)位考試。

慈航普渡

慈航普渡亭是普陀宗乘之廟的頂部建筑,位于大紅樓群樓頂平臺西北角,是一座重檐六角形亭,上覆銅鎏金魚鱗琉璃瓦頂。

承德普陀宗乘之廟:紅色、白色和金色

承德普陀宗乘之廟:紅色、白色和金色

承德普陀宗乘之廟是西藏布達拉宮的高仿版。還沒機會去布達拉宮的,可以先去這個小布達拉宮過把癮。

普陀宗乘之廟是承德外八廟中最大的一座。乾隆從乾隆二十九年開始在承德建廟,安遠(yuǎn)廟、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廣安寺、殊像寺、 羅漢堂,一直到乾隆四十五年建須彌福壽之廟。前后十幾年的時間,乾隆在承德里里外外的建。都說乾隆是“敗家子”,但是否看到乾隆的智慧?幾座寺廟,就把蒙藏地區(qū)拿捏得死死的,又是怎么地“節(jié)約”了各種成本呢。

在去年11月初去了承德。承德各寺廟在冬日的蕭瑟中別有一番風(fēng)味,尤其是普陀宗乘之廟。它依照山勢,建筑錯落有致。初冬,樹葉飄零,把整個建筑布局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站在高處,大紅臺那里,建筑一覽無余。

普陀宗乘之廟是仿布達拉宮,布達拉宮分白宮和紅宮,小布達拉宮也以白色和紅色為主——下半部分以白色為主,大紅臺以上就是紅色了。再加上正殿萬法歸一殿的大金頂,普陀宗乘之廟不愧是乾隆的手筆。

乾隆不好嗎?多好啊!花了大清的錢,留給后世這樣好的一件文化遺產(chǎn),不僅是文化,效益為承德,也創(chuàng)造了不只千萬吧!

普陀宗乘之廟的山門,藏式與漢式建筑的合體

從山門入后即可見顏色如此鮮艷的碑亭一座。里面是三通重要的石碑。

過了碑亭就是五塔門。此門是藏式白臺,門頂有五座喇嘛塔。五座塔五個顏色,分別代表藏傳佛教的五個教派。其實,乾隆“隔山打?!钡氖址ㄍ娴煤軏故?。比如在此放置五個顏色的塔,就把藏傳佛教的幾個教派全安撫了。

接下來是一個琉璃牌坊,標(biāo)準(zhǔn)的漢式建筑。這個牌坊看著有點厚重,沒有北海等多處的“靈”。牌坊也是一個分割門,這下面很多大臣都可以到達,但可以過牌坊的就是需要更高的等級。

過了琉璃牌坊就是一系列白色建筑

現(xiàn)在這些白色建筑有些開放作為展廳,更多是關(guān)閉的

再往上走,大紅臺就呈現(xiàn)在眼前了

大紅臺南面正中嵌飾垂直琉璃佛龕六個,黃綠相間

鑲嵌在紅墻中的佛像精美

這紅色建筑應(yīng)該是一圈的,中間圍著的就是萬法歸一殿。外面看像是實墻,里面是三層的圈樓。

大紅臺外墻頂檐處有一圈佛像

從大紅臺側(cè)面的樓梯往上走,可以走到這個院落。這里有一個藏式的戲臺,可以看藏戲。

群樓的二樓走廊

走上群樓的二樓天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大紅臺外圍頂檐的佛像

藏式建筑的色彩真不錯。

藏式建筑的富麗堂皇

前面是大紅臺的外墻

權(quán)衡三界亭

從三層看權(quán)衡三界亭

乾隆的大手筆就是這里大殿的頂都是鎏金銅瓦,用金量巨大,14000多兩

正殿為萬法歸一殿,群樓中間正方形大殿

殿內(nèi)也非常豪華,看進門這個巨大的琺瑯?biāo)梢娨话?/p>

慈航普渡亭

慈航普渡亭內(nèi)走廊

也不是全富麗堂皇,這才是真實

大紅臺面基層是白臺

冬日也有暖陽

一張全景圖。雖然沒去過布達拉宮,這個看著還挺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