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巖
遠古時候,地殼只微微一動,這里便跌宕出兩座巨巖,兩條清流自巖頭飛奔而下。有巖自有瀑,有瀑便有潭。兩瀑雄偉壯觀,景色秀麗,更為神奇的是:兩瀑間只一山相隔,其瀑布之高低,磅礴之氣勢連同今的發(fā)展史都驚人的相似,讓人嘆為觀止。因巖險峻且陡峭,上游之水流至巖頭,飛流直下,聲勢浩大,故名響水巖,又稱“姊妹巖”。
這一景觀在石泉紅衛(wèi)鄉(xiāng)境內(nèi)。一巖在原鄉(xiāng)政府以東2公里處的水田坪村,稱東響水崖;一崖在原鄉(xiāng)政府以北1公里的云陽村,稱北響水巖。兩巖一樣的險峻,壁立百仞,如刀劈斧削,雄奇?zhèn)グ?。兩瀑一樣的壯觀,三千尺飛流直下。開始,水流還是懸掛在巖頭的一匹整齊而平滑的布,下沖時不斷撞擊、撕扯,落下后如楊花飄飛,碎玉飛撒。瀑流長期的沖擊,使巖底形成了一潭。潭自然天成,潭水清冽,潭底沙石和水草歷歷在目。瀑布將一潭清水沖擊得狀若鼎沸,潭四周,細浪翻滾,微波如鱗。輕柔的波紋沐霞浴日的時候,潭面蕩漾著一圈圈光亮的漣漪,如詩如畫。巖的四周,青山環(huán)抱,翠蔓青樹,參差披拂,襯托著瀑布和潭水,如一幅絕妙的丹青。兩岸奇險,鳥獸生畏,人跡罕至,寂寞千載,依然如故。當歲月流逝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一縷春風吹進了大山深處,人們?nèi)绱猴L拂面,分外精神。他們戰(zhàn)天斗地,鑿眼放炮,開山筑路,硬是修通了東響水巖險段,1978年,途經(jīng)紅衛(wèi)鄉(xiāng)的石(石泉)——迎(迎豐街)公路順利通車。九十年代初,云陽村人也不甘寂寞,他們大戰(zhàn)幾個寒冬,終于疏通了北響水巖“腸梗阻”,從此,原鄉(xiāng)政府至云陽村天險變通途。路通后,兩村人又分別在兩巖頭筑壩截流,建起了兩座微型水電站,白天加工糧食,夜里送去光明,機器整日轟鳴,打破了千年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