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縣城5公里的城北牛肩頭坡頂丫口的古官道上,至今還矗立著一座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誥封碑
。這是新平縣土縣丞楊宗周的第三代世襲傳孫楊昌祚之后裔所立。誥封碑為石瓦頂、石基、石墻、石楹框建筑,碑亭高4.46米,寬2.06米,楹框內(nèi)碑高1.67米,寬0.83米。外楹框?qū)β?lián)為:“屢世殊勛萬里君恩深似海,寸衷難酬一腔臣節(jié)重如山”,內(nèi)對聯(lián)為:“北網(wǎng)恩光大,南都氣象新”。誥封碑內(nèi)文為:“龍章寵錫。龍飛乾隆三十三年春二月吉旦立石,皇清誥授修職即云南新平縣世襲土縣承楊公諱昌祚神道碑,壬申恩科進士家眷世侄李云魁拜”。要了解誥封碑的寥寥文字,須得從新平縣的土司制說起。明代魯魁、魯克所居的魯奎(魁)山,山圍二百里,跨新平、元江、石屏、峨山之間,龜樞河繞北、東、南三面,上為四十八寨,彝人所居,他們-了迤南大道要塞。清康熙十二年吳三桂事滇期間,派部將郭壯圖入魯奎山招撫,巖羊氏族的部落酋長勒昂率眾部落酋長歸順。遂將勒昂賜名楊宗周,冊封為世襲忠順營副將,其手下的部落酋長們分別賜名方從化、普為善、李尚義,冊封為世襲都司。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亂”后,楊宗周及其眾順從朝廷,交出吳三桂所授印鑒。清將貝子章泰奉旨冊封楊宗周為兩新(新平、新嶍)營副將,方從化、普為善、李尚義冊封為都司。為了穩(wěn)定迤南要塞魯奎山一帶的通泰,清康熙二十七年,云貴總督范承勛奉旨派臨安知府黃明、左營游擊莊一虎,臨、元、鎮(zhèn)中軍游擊郭玉明重入魯奎山,冊封楊宗周為新平縣土縣丞,官居八品,管地東至帕念(化念)界70里,南至元江直隸州界120里,西至者樂甸斯木嶺180里,北至界牌、鄂嘉280里。在縣城西門內(nèi)建土司衙門,同流官衙門一道當堂執(zhí)事,實行土流兼治。其屬下的部落酋長方從化、普為善和李尚義,也分別冊封為結(jié)白巡檢司、丫味巡檢司和揚武壩巡檢司土巡檢,官從九品。在其后的朝廷改土歸流中,方從化、普為善、李尚義均被冠以反叛、不能約束族眾等罪名,被鎮(zhèn)壓、革職和停襲,唯獨楊宗周氏平安無虞地承襲了下來。傳到第三代楊昌作氏時成為了土司府的昌盛時期。楊昌祚謝世后,其后裔們萌發(fā)了修建誥封碑的想法,即動手建了四座誥封碑。一座建于食邑封地發(fā)于箐與者渣接界的山梁上,一座建于城西黃(紅)坡頭,一座建于城南邑本甲沙坡頭官道,一座即是城北古官道牛肩頭坡本座。至今,其余三座均已無存,僅存留下牛肩頭坡這座珍貴古跡了。誥封碑于2005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并已申報待批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