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西御道

泰山西御道

西御道位于歷史古鎮(zhèn)夏張境內(nèi),始于秦朝,地處要塞,歷代有“九省御道”之稱。

夏張古稱“嶅陽里”(“嶅”為山前平地),因處嶅山(鳳凰山古名)之陽而名,宋朝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年)奉符縣在此擴(kuò)建了二郎廟后,遷來姓夏和姓張的兩戶人家在此定居。后因夏、張兩姓逐漸繁榮,清宣統(tǒng)二年(

1910

年)更名夏張。

古夏張,地處要塞,歷代有“九省御道”之稱。據(jù)泰山區(qū)檔案局所存《夏張公社志資料》、夏張《西白塔子碑》記載

:九省御道建于秦

,

歷代整修,在宋朝時還是通往京都的交通要道,也是南京到北京的必經(jīng)之路。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年),宋朝在此建立夏張驛站。配驛丞、驛役、儀仗隊、鼓樂隊、鳴炮兵等。儀仗設(shè)備是按過往-的品級鳴炮奏樂、排儀仗迎接。宋真宗當(dāng)年封禪泰山時也是從肥城方向經(jīng)此道至泰山。因此,夏張從宋代就是古御道,是

泰山的“西御道”

。舊時,夏張北閣和夏張南閣之間是古老的夏張驛:北閣曰“玉皇閣”明萬歷年間修建,上下兩層,上層三間內(nèi)有天皇、地皇、人皇塑像。下層用長寬厚等同的青石發(fā)券成拱洞;南閣曰“三官閣”,有天官、地官、人官塑像,建于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年)。舊時南北二閣,是夏張村南北兩座門戶,行人穿行于此。北閣于

1996

年拆毀,南閣尚存,但上部已部分坍塌。南閣拱門下延伸至北閣方向,成西南東北方向,有舊驛道一條,用青石板鋪就的路面,約寬丈余,由于年代久遠(yuǎn),路面已被行人磨成很深的凹陷,連同舊時車轍壓出的痕跡,均清晰可見。歷史的滄桑感一覽無余。

夏張驛一直到明清兩代,都很昌盛。而今境內(nèi)的“雞鳴返”村,就是相傳明代的永樂皇帝南巡返回時至此,正值雞鳴,因而有該村之名。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年)清朝在原夏張驛建立馬號,馬號也是驛傳制度的組成部分,是國家的通訊機(jī)關(guān)。馬號配有執(zhí)事官、哨兵數(shù)人和良駒九匹。來往國家公文,都交馬號派員騎馬急馳傳遞。當(dāng)時夏張的驛站和馬號管轄范圍為

40

華里,它東與泰安縣城驛站相接、西與肥城驛站相接、南與東向驛站相接、北與大辛莊驛站相接。清朝末年的宣統(tǒng)二年(

1910

年),津浦鐵路建成通車后,夏張驛站、馬號的作用減弱。當(dāng)年,撤消夏張驛,改名為夏張鎮(zhèn)。

據(jù)泰山區(qū)檔案局所存《夏張公社志資料》、夏張《西白塔子碑》記載:九省御道建于秦,歷代整修,在宋朝時還是通往京都的交通要道,也是南京到北京的必經(jīng)之路。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朝在此建立夏張驛站。配驛丞、驛役、儀仗隊、鼓樂隊、鳴炮兵等。儀仗設(shè)備是按過往-的品級鳴炮奏樂、排儀仗迎接。宋真宗當(dāng)年封禪泰山時也是從肥城方向經(jīng)此道至泰山。因此,夏張從宋代就是古御道,是泰山的“西御道”。其間“玉皇閣”、“三官閣”、“夏張驛”由北向南分布,一條用青石板鋪就的驛道,約寬丈余,由于年代久遠(yuǎn),路面已被行人磨成很深的凹陷,連同舊時車轍壓出的痕跡,均清晰可見。歷史的滄桑感一覽無余。這里以萬畝古梨園為依托,開發(fā)了泰山梨園人家、聚賢休閑中心、泰安市王子狩獵場休閑娛樂場所,為游客提供餐飲、娛樂、休閑、茶道、桑拿、客房、垂釣、狩獵等服務(wù)項目。讓游人在這里追尋古人的野性與灑脫。中華泰山碑林以氣勢恢宏的仿古園林建筑群為依托,以歷代頌揚(yáng)泰山的詩詞、歌賦、楹聯(lián)、游記為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形式,以碑刻為載體,征集了中外名人、? ??家政要及藝術(shù)名家的作品1500余幅,是泰山人文景觀的又一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