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級旅游景區(qū)
須彌山石窟,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原州區(qū),地處城西北六盤山北垂須彌山上,始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規(guī)模營造及宋、元、明、清 各代修葺重妝,是古代固原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佛寺禪院、中國十大石窟之一。
中文名:須彌山石窟
外文名:Xumishan Grottoes
地理位置: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原州區(qū)三營鎮(zhèn)黃鐸堡街
占地面積:6 km2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5月1日~10月7日 09:00~18:00;10月8日~次年4月30日 09:00~18: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AAAA級
門票價格:60元/人
著名景點:大佛樓、子孫洞、園光寺、相國寺、桃花洞
編號:2-12-2-02
須彌山石窟景區(qū)講解 須彌石窟旅游區(qū)
1. 須彌石窟旅游區(qū)
幾個景區(qū)不一樣,都挺好玩的,須彌山是個石窟,六盤山是森林公園,火石寨是丹霞地貌群,景色都不一樣,可以肯定的是六盤山和火石寨避暑還是不錯的。須彌山石窟:這里的大佛比龍門石窟、云崗石窟更高
固原古稱蕭關、原州,是絲綢之路重要的節(jié)點城市。在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坐落著中國十大石窟之一的須彌山石窟。(”十大石窟“是須彌山的旅游宣傳,”十大“沒有官方評定,大家各說各的,但以規(guī)模而言,須彌山石窟的確很”大“。)
2. 須彌山石窟游玩攻略
城市邊緣的拍攝地都選擇在固原完成全部取景,具體分別為,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須彌山石窟風景名勝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博物館,六盤山旅游度假區(qū),老龍?zhí)毒皡^(qū),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彭陽縣茹河水利風景區(qū),北象山風景旅游度假區(qū),野荷谷等。
3. 須彌山石窟在哪個城市
去須彌山,最好的季節(jié)是夏季,陽光充足、天氣很好。須彌需要爬山,因此盡量避開中午和帶好飲用水。須彌山的門票價格是10元/人,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六點開放。它的地理位置較偏,所以住宿最好還是去固原城里,價格在100元左右。須彌山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須彌山石窟初創(chuàng)于十六國時期的后秦和北魏,興盛于北周和唐代,已延續(xù)了l500多年。至今保存有歷代石窟132個,其中70個洞窟有雕造的佛像,較完整的洞窟20多個,自南而北依次是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洼、三個窯、黑石溝。。。遠遠望去,石窟層層疊架,狀如蜂房一般?,F在它成為一處吸引中外游人觀覽的旅游勝地。
4. 須彌山石窟游記
沒有黃岡石窟,最接近的應該是云岡石窟。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
我國有十三大石窟,龍門石窟、莫高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克孜爾千佛洞、響堂山石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寺、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榆林窟、大足石刻
5. 須彌山石窟景區(qū)圖片
1、莫高窟,位于甘肅省的敦煌市,是隨著絲綢之路的興衰而興衰的。
2、云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現正準備申辦“世界文化遺產”。
3、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
莫高窟以壁畫和泥塑為主,云崗石窟和龍門石窟以石刻為主,除了這三大石窟外,我國比較著名的石窟和石刻還有:
4、麥積山石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有一種“四大石窟”說法,就是把麥積山石窟算進去。
5、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大足,有晚唐起摩崖造像五萬多個。
6、克孜爾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克孜爾鎮(zhèn),約開建于公元三世紀,以74窟尚存的精美壁畫著稱于世,有“戈壁明珠”之稱。
7、樂山大佛,位于四川樂山市,是唐代依山巖鑿成的一尊彌勒坐像,通高70.7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的一個腳趾蓋上可以同時站立9個人。
8、須彌山石窟,位于寧夏固原縣城西北50公里處,我國十大石窟之一
6. 須彌山石窟歷史
青瓷窯遺址1
慈溪上林湖越窯遺址、龍泉大窯龍泉窯遺址
文化
浙江
山陜古民居
丁村、黨家村
文化
山西、陜西
普洱景邁山古茶園
景邁大寨、糯崗、勐本、芒埂、老酒房、芒景上寨、芒景下寨、翁基、翁洼、芒洪等村寨
文化
云南
古蜀文明遺址
金沙遺址、三星堆遺址、古蜀船棺合葬墓
文化
四川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和湖泊群
自然
? ?蒙古
白鶴梁題刻
文化
重慶
中國阿爾泰山
喀納斯自然保護區(qū)、阿爾泰山兩河源自然保護區(qū)
自然
新疆
絲綢之路中國段2(包括絲綢之路第二期及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西安清真大寺、法門寺地宮、洛陽白馬寺、鞏義石窟寺、張掖大佛寺、榆林窟、須彌山石窟等
海絲:寧波保國寺、阿育王寺、廣州光孝寺、懷圣寺光塔、南京鄭和墓、浡泥國王墓等
文化
河南、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江蘇、福建、浙江、廣東
中國明清城墻
興城、南京、臨海臺州府、壽縣、鳳陽明中都皇城、荊州、襄陽、西安城墻
文化
江蘇、陜西、遼寧、安徽、湖北、浙江
大理蒼山洱海風景名勝區(qū)
復合
云南
藏羌碉樓與村寨
布瓦羌寨碉樓、蘿卜羌寨、桃坪羌寨、黑虎羌寨、丹巴碉樓與藏寨、直波碉樓與藏寨、康定古碉、道孚古碉
文化
四川
侗族村寨
文化
貴州、湖南、廣西
東寨港自然保護區(qū)
自然
海南
敦煌雅丹
自然
甘肅
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潞簡王墓
文化
河南
鳳凰古城(鳳凰區(qū)域性防御體系)3
鳳凰古城墻及城樓、黃絲橋古城墻及城樓、拉毫營盤、全石營盤、苜機沖汛堡、王坡屯城堡、舒家塘古堡寨、天星古屯堡、麒麟屯堡、茶田新屯堡、駱駝峰碉樓、新茶田古軍事貿易遺址、鴨寶洞石邊墻與萬里城石邊墻、大黃土古棧道土石邊墻
文化
湖南
管涔山-蘆芽山
自然
山西
貴州三疊紀化石遺址群
盤縣動物群、興義動物群-烏沙、興義動物群-頂效、關嶺生物群
自然
貴州
海壇風景名勝區(qū)
復合
福建
天坑地縫風景名勝區(qū)
自然
重慶
古泉州(刺桐)史跡4
萬壽塔、文興碼頭、美山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九日山祈風石刻、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真武廟、天后宮、德濟門遺址、洛陽橋、泉州府文廟、伊斯蘭教圣墓、清凈寺、開元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老君巖造像等
文化
福建
華山風景名勝區(qū)5
復合
7. 須彌山石窟景區(qū)怎么樣
須彌山屬丹霞地貌,山體為中粗粒砂狀結構,巖質疏松,便于開鑿和雕刻,可以說正是這種巖質造就了須彌山石窟。但它容易風化毀壞。
8. 須彌山石窟
我國的石窟不少,大大小小近200多個,但規(guī)模大,影響大的有十幾個。最著名的石窟,大同云岡石窟,敦煌莫高窟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以以及須彌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離黃河最近的是炳靈寺石窟,不在黃河流域的是莫高窟石窟。
9. 須彌山石窟景區(qū)
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炳靈寺石窟、須彌山石窟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景點須彌山石窯 寧夏須彌山石窟歷史
1. 寧夏須彌山石窟歷史
據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洲品記載,須彌山高出水面八萬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達八萬四千由旬。其山直上,無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宮殿,山基有純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級“七寶階道”,夾道兩旁有七重寶墻、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其間之門、墻、窗、欄、樹等,皆為金、銀、水晶、琉璃等所成。
花果繁盛,香風四起,無數之奇鳥,相和而鳴,諸鬼神住于其中。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宮,為帝釋天所居住之處。
2. 寧夏須彌山石窟圖片
1、最著名的是四川樂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大佛依凌云山開鑿于唐代七一三至八零三年,歷時九十年。佛高七十一米,僅腳背就比人高,一個大趾甲上可坐十三人。
2、甘肅武山拉梢寺石窟,在絕壁上有浮雕佛像三尊,中間一尊高六十米,建于北周武成元年(559年)。
3、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共有二十窟,塑像二百九十五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38米,為石胎泥塑。
4、四川榮縣大石佛高36.67米,宋代所刻,其前建有十層樓殿。
5、四川大足石窟分布于北山、寶頂山、石門山、南山、石篆山等全縣四十余處,共五萬多尊。其中寶頂山石窟始建于南宋孝宗淳熙九年(公元1179年),不僅以氣魄宏大,故事性、生活性強,著稱于世,而且最大的佛像釋迦涅盤圖就位于大佛灣。釋迦佛涅磐橫臥像長達31米。
6、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始建于西秦,直到明清。共有窟龕一百九十五個,石像六百九十四尊。最大的佛像高27米。
7、四川潼南大佛,依山而鑿,高27米,一說21米。建有七檐重閣,唐時先刻頭,南宋時后刻身,歷時二百九十年。
8、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始創(chuàng)于北朝,現存二十窟。其中最大佛像高25米。
9、陜西彬縣大佛寺,原名慶壽寺。依山鑿窟造佛像,最大的佛像高24米。
10、四川江津石門大佛高23米,明代所建,上復七層飛檐。
11、河雨洛陽龍門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遷都后的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共有洞一千三百五十二個,像九萬七千三百零六尊。其中最大的佛像為高17.14米的奉先寺盧舍那佛,其以慈祥智慧的永恒微笑,被外國友人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他周圍的佛、菩薩、天王、力士雕像都精美無比,世界聞名。
12、山西大同云崗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興安二年(453年)。共有五十三個大窟,五萬一千多尊造像,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見稱。其中最大的佛像為第五窟的三世佛中間的坐佛,高十七米。前面建有五間四層樓閣。其余第十九、十七、十八窟分別有高16.8、15.6、15.5米的大佛。著名的露天佛高13.7米,為云崗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性。
13、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始建于后秦,延續(xù)到清。麥積山孤峰挺拔如麥垛,窟龕密布峭壁,層層疊疊,共有一百九十四窟,像七千余尊。石窟分東、西崖,各有三大立佛,最大的佛像高1.6米。
14、浙江紹興羊山石佛寺,彌勒佛像高15米,隋朝所刻。又在紹興柯巖,巖前有奇峰獨立,上如復鼎??虖浝帐?,高10米。
15、浙江新昌大佛寺,又名寶相寺。大殿外觀五層,內部在南朝時,依南明山刻彌勒佛,高13.23米。
16、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東西峰共有二十一窟,其中最大的佛像為第九窟的露天石佛,高11米。
17、江蘇徐州云龍山興化寺大石佛,北魏時先刻頭,明建文時建大殿,清康熙時又刻身,高10多米。
18、江蘇南京棲霞山千佛巖石窟有龕窟二百? ??十四個,像五百一十五尊。其中無量殿(三圣殿)雕無量壽佛及觀音、勢至二菩薩,中間的佛像高10米。
由此可以看出,佛像最大、最多處首推四川,其次為甘肅。其余,樂山巨大的臥佛山,正反映所謂「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山東青州于北齊時,由山修成的巨大臥佛,僅頭就長二千五百米,都已經不完全是入工所為了。所謂昆明的「睡佛云中逸」,其實更像散發(fā)而臥的睡美人。
3. 銀川須彌山石窟
韭菜溝、位于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武當廟
賀蘭山賀蘭山脈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銀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寧夏與內蒙古的最高峰。山體東側巍峨壯觀,峰巒重疊,崖谷險峻。每年5-10月是賀蘭山最佳旅游時節(jié),登山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項目
六盤山歷來就有“山高太華三千丈,險居秦關二百重”的美譽,以其自身的風貌征服了前來游玩的游客可以參觀。
須彌山是一處擁有一百多座石窟的風景勝地。它位于寧夏六盤山北端,固原市原州區(qū)西北55公里的寺口子河北岸。這一帶關山對峙,峽口逼仄,深溝險壑,奇峰高聳。
天都山也成稱西華山,當地人稱西山,位于中衛(wèi)市西安鎮(zhèn)(古西安州古城)古城西15里,從山口循旅游公路進約2.5公里,
4. 須彌山石窟簡介
無論是云岡石窟,龍門石窟,或者須彌山石窟,都是始建于北魏。麥積山石窟始建于后秦,但是也大興于北魏時期。所以北魏時期,是全國石窟開鑿的一個起點。
5. 寧夏須彌山石窟歷史介紹
呵呵,我重點推薦寧夏須彌山石窟;關于中國的石窟,我見過好幾種描述,有稱四大石窟的,有稱三大石窟的,敦煌、龍門、云崗三處名氣最大,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時常被列入四大之列,還有次在某本雜志上看到須彌山石窟也列入四大石窟,去過之后,才覺得很有道理。
須彌山石窟初建于北魏,盛于北周、隋唐,窟內造像眾多,可以與龍門云崗媲美,最高的一座大佛20多米,比龍門的最大的盧舍娜還高,名為大佛窟,開鑿于北周,相當壯美。去須彌山石窟有兩條途徑,一條是從銀川出發(fā),另一條是從甘肅或陜西進入寧夏的固原市,從寶雞有火車直達,如果去平涼的崆峒山,距離固原就更近了。從固原直接租車到石窟,很方便。如果能在固原停留,那里的博物館不可錯過,里面的藏品很豐富,而且國寶級文物有三件,鎦金壺和玻璃碗,都是舉世罕見的。云崗龍門比較好達到,人多,敦煌很遙遠,去須彌山,應該是不錯的選擇。6. 須彌山 石窟
1. 見過龍門石窟的宏偉雕像者,無不贊嘆只有藝高膽大的人才能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杰作。
2. 吃過午餐后,我走馬觀花地參觀了龍門石窟。3. 他發(fā)現對這些石窟很難發(fā)表什么意見,因為這些石窟的形狀千篇一律。4. 聽說洛陽龍門石窟聞名天下,百聞不如一見,不如咱們過去看看吧! 5. 新發(fā)現的龍游石窟群,由于其規(guī)模之大,地下開挖水平之高,也由于存在著許多疑團而引起廣泛的關注。6.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和石空山石窟,便是古代文明的留存. 7.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藝術最精湛、規(guī)模最宏偉的摩崖佛龕. 8. 是涇川南石窟寺的姊妹窟,絲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 9. 本文通過對安岳縣境內石窟造像遺存的考察,闡述了安岳石刻藝術的歷史變遷與造型風格。7. 寧夏須彌山石窟搶救性修繕
寧夏不用門票的景點有哪些?
寧夏有什么免費景點?
寧夏免費又好玩的地方,有須彌山石窟、哈巴湖、中衛(wèi)寺口子風景區(qū)、青銅峽水利風景區(qū)、鶴泉? ??國家濕地公園、云霧山自然保護區(qū)……其中,須彌山石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4A級旅游景區(qū)。本文為大家介紹寧夏十大免費景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8. 寧夏須彌山石窟歷史背景
門票:35元/人。
須彌山是一處擁有一百多座石窟的風景勝地。它位于寧夏六盤山北端,固原市原州區(qū)西北55公里的寺口子河北岸。這一帶關山對峙,峽口逼仄,深溝險壑,奇峰高聳。古時,山下的寺口子河被稱為石門水,水上曾設石門關,成為絲綢之路東段的重要孔道,也是中原漢王朝與西域各少數民族爭戰(zhàn)與修好的重要關防。如今,關址已蕩然無存,但分布在八座山崖上的石窟,仍然煥發(fā)著藝術的光輝。
須彌山又譯為蘇迷嚧、蘇迷盧山、彌樓山,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古印度神話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世界的中央,后為佛教所采用。條萊垍頭
須彌山旅游區(qū)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其石窟核心區(qū)歷經北魏、北周、隋、唐等各朝代營造,歷時1500多年至今,形成具有162個石窟,600余尊造像的石窟群。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須彌山石窟被列入“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段的48個重要節(jié)點之一;2012年經建設部批準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2013年榮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條萊垍頭
9. 須彌山石窟游記
須彌山大佛指第5窟的露天彌勒佛坐像,始建于唐代,高20.6米,云岡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最大的造像之一
10. 寧夏須彌山石窟歷史簡介
第一個是中寧,寧夏以枸杞出名,而寧夏枸杞中,最出名的便是中寧枸杞。中寧的枸杞粒大、肉厚,看起來紅艷欲滴,吃起來味道甘美,因此,一般購買枸杞,都是買寧夏中寧的枸杞。也因此,中寧在1995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xiāng)”。1961年被農業(yè)部命名為中國枸杞生產基地縣。
第二個城市便是青銅峽市,青銅峽市經濟實力名列中國西部百強縣,正因為經濟實力雄厚,被譽為“塞上明珠”。青銅峽最著名的景點莫過于青銅峽大峽谷,傳說大禹治水經過此地,為疏導黃河,在此劈開了一道峽谷,于是便成了現在的青銅峽大峽谷,而太陽照在此峽谷上呈現出青銅色,這便是青銅峽名字的由來。而位于青銅峽大峽谷的一側山上,便是建于西夏的108座佛塔。
第三個城市便是固原市,在固原市原州區(qū),有座名山叫做須彌山,梵文意思為金山,在須彌山南麓有100多處石窟,建于北魏年代,便是著名的須彌山石窟,屬于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此外,在固原境內還有戰(zhàn)國秦長城、明代古城墻、魁星樓、二十里鋪拱北等著名景點。
11. 寧夏須彌山石窟在哪個縣
寧夏西海固的旅游景點很多,主要分布在涇源縣、原州區(qū)、西吉縣和彭陽縣境內。涇源縣境內有六盤山涇河源景區(qū),包括野荷谷、涇河源、老龍?zhí)?、胭脂峽等景點。原州區(qū)境內有著名的須彌山石窟景區(qū)。西吉縣境內的火石寨景區(qū)以丹霞地貌著稱。彭陽縣境內有著名的山花節(jié)景點。總之,西海固地區(qū)的自然景點占據了寧夏旅游的半壁江山。
寺口子景區(qū)和固原須彌山石窟景區(qū)達成重要合作景區(qū)!
寺口子景區(qū)和固原須彌山石窟景區(qū)達成重要合作景區(qū)!從現在開始持寺口子風景區(qū)門票可在固原須彌山石窟景區(qū)購票8折優(yōu)惠!
須彌山景區(qū)簡介
須彌山石窟,佛教石窟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固原西北55公里北麓的山峰上,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繼續(xù)營造,以后各代修葺重妝,成為原州(今固原)規(guī)模最大的佛寺遺址。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評定為全國4A級旅游景區(qū)
須彌山石窟是絲綢之路上著名的佛教石窟寺。為中國十大著名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繼續(xù)營造修繕,長期以來是自長安西行之路上第一個規(guī)模最大的佛寺遺址,被譽為“寧夏敦煌”。
須彌山石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早叫逢義山,唐代時須彌山開始稱“景云寺”,五代、宋、西夏、金、元至明初都沿襲這一稱謂。須彌山作為佛教稱謂和石窟的代名詞,當推宋代。
須彌山石窟初創(chuàng)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9年),興盛于北周和唐代,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絲綢之路沿線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開鑿規(guī)模、造像風格、藝術成就可與大同云岡、洛陽龍門等大型石窟媲美。歷經西魏、北周、隋唐續(xù)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經營,成為中國古代長安至關外之間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佛寺禪院,歷時已有1500多年。
“須彌”原為梵文音譯,相傳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名山,在佛經中也稱為“曼陀羅”。也可稱為須米樓、蘇彌樓、須彌樓等,意譯“妙高”、“安明”、“善積”等,指印度傳說中的佛教名山。傳說中的須彌山高達200多萬里,相當于地球到月球的三倍,也就是說有200個我們所生存的地球摞起來那么高。須彌山在佛教中具有非常的意義,它又稱須彌樓,是古印度神話傳說中的名山。依據佛教理念,它是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在中國它不光寧夏有,同時也是北京最著名的喇嘛黃教寺院的景觀之一。
佛教教義認為小千世界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即風輪、水輪、金輪,這里的須彌山就是金輪。金輪為地面,地上有九山八海,是人類生活的地方。再往上的東、西、南、北四方,各有一座宮殿,表示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再往上卻是布滿天文星座的茫茫宇宙,星際頂部(須彌山頂為天際)有一座別致的小壇城,這就是帝釋居住的圣地,即所謂的天堂。
佛經《時輪經》記載,地球是由風、火、水、土、空五種物質和七金山、須彌山等構成的。世界之最下為風輪,其上為水輪,再其上為金輪,即地輪。在藏族古老的苯教創(chuàng)世說中,有位名叫南喀東丹曲格的國王擁有地、水、火、風、空五種本源物質,法師把它們收集起來,放入體內,輕輕地哈氣,吹起了風,當風以光輪的形式旋轉起來的時候就出現了火,火越吹越旺,火的熱氣和帶有涼意的風產生了露(水),在露珠上出現了微粒,這些微粒反過來又被風吹落,堆積起來形成了山。這就是須彌山的來歷。
石窟寺簡稱石窟,依山崖開鑿建造的佛教寺院建筑,起源于印度,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和弟子們坐禪說法的場所,常被稱為“石室”,約在東漢以后隨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國內地,北魏至隋唐為興盛期,各地開鑿大量新窟,唐朝以后漸衰,建筑型式分為中心柱和無中心柱兩種,石窟就是在河畔山崖或石壁上開鑿出來的佛教寺院或僧舍,其內或雕刻或泥塑佛像,頂部和四壁敷以泥胎后繪畫或雕塑,石窟一般也稱之為石窟寺。
須彌山石窟的初創(chuàng)和發(fā)展也和中國北方其它石窟發(fā)展大致相同。須彌山石窟所處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zhàn)略要地?!敖z綢之路”開通后這里又成為“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是由長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經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為了加強邊疆防衛(wèi),又在這里設立了“石門關”,直接制約著中原與西域的軍事與交通,使這里有著“關中咽喉”之稱。宋代,這里又是懷得軍的駐地平夏城(黃鐸堡)的險要關隘。須彌山地處北上大漠,西出西域的要道,是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后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圣地,也是著名的古石門關遺址所在。清《甘肅通志》載:“州北九十里須彌山上有古寺,松柏郁然,即古石門關遺址。”石門關,是隋唐前后著名的七關之一,為西北通往都城長安的要沖,是屏蔽中原及長安的門戶。
3石窟特色
編輯
須彌山石窟現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連綿2公里的8座山峰上,自南而北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洼、三個窯、黑石溝8區(qū)。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孫宮,以第14、24、32、33窟為代表,多是3~4.5米見方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造像,第32窟塔柱多達7層。第24窟塔柱上層龕內雕刻佛傳故事。
北周石窟開鑿工程向北發(fā)展,集中于圓光寺、相國寺區(qū)域,規(guī)模大、造像精,現存主要窟有第45、46、51、67等窟,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面各開一大龕,四壁亦開龕,有的一壁三龕,龕形雕飾華麗。第45窟和46窟是須彌山最繁麗的洞窟。第51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組成,主室寬13.5米、高10.6米,是須彌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后壁通寬的寶壇上并列3尊坐佛高達6米,雄偉壯觀,在現存北周造像中最罕見的杰作。隋唐時的石窟主要分布在相國寺以北、以唐代石窟數量最多,一般4~5米見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設馬蹄形佛壇,成鋪的造像配置壇上,5尊或7尊,多至9尊,不另開龕。第105窟是一座大窟,俗稱桃花洞,主室內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開大龕,表現出磅礴的氣勢。第5窟(大佛樓)是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龕。龕內倚坐佛像高達20.6米,是現存可數的唐代大佛像之一。須彌山保存著造像350余身,題記33則,壁畫7處,明代石壁3通,是中國古代佛教藝術史上的一筆重要的遺產,對于石窟藝術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資料。
4時代特點
編輯
須彌山石窟最早開鑿的年代已無從查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判斷,大約開鑿于北朝中晚期,是中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有關專家介紹,北朝至唐、宋,歷代都在這里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先后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唐代
據考證,到了唐代,這里已經是頗具規(guī)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稱“景云寺”。明朝正統(tǒng)年間,高僧綽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并上書皇帝請求賜名,于是明英宗又賜名“園光寺”,這就是須彌山石窟又叫“園光寺石窟”的原因。后來由于自然與人為的破壞,特別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藝術遭到極大摧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只有20余窟。它們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開鑿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官、園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五區(qū)。
北魏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孫官區(qū)的崖面上,從現存的造像窟來看,窟室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這種形式的窟室,是從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來的。多是一佛二菩薩:佛像較大,居中端坐;菩薩矮小,侍立兩旁。但也有特殊情況,如須彌山開鑿最早的第十四窟,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繪的,除一個龕內為釋迦多寶佛外,其余的龕內都是一尊佛像,沒有旁侍菩薩??v觀這些造像,造法古樸,面形豐滿,與云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處。第二十四與三十二窟開鑿年代比之稍晚,但這里已是“標準的”一佛二菩薩。其造型特點,臉形清癯,體型修長,佛穿雙領下垂的大袍,菩薩穿漢式對襟袖襦,與十四窟大不相同。據我國著名學者潘夢陽先生撰文介紹,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夾領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漢裝,并親自給群臣頒賜“冠服”,讓他們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著特點,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漢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藝術風格,流傳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
北周石窟,數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發(fā)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F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龕內,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zhí)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唔攪@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5石窟保護
編輯
須彌山石窟位于固原西北55公里寺口子北麓,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400余年歷史,現保存洞窟162座,1982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于長年受風雨地震等自然災害及人為影響,石窟佛像、彩繪壁畫出現大面積風化,文物被毀壞的速度逐年加快。6月6日,世界歷史遺跡保護基金會公布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為“2008年全球百大瀕危文明遺址”之一。
為了搶救須彌山石窟文物,在國家發(fā)改委和國家文物局編制的《國家“十一五”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建設專項規(guī)劃》中,將須彌山石窟環(huán)境綜合整治列入其中。根據專項規(guī)劃要求,國家將按照80%的比例補助建設資金近200萬元,地方出資150萬元,共投資350萬元用于須彌山石窟維修整治。
據須彌山文物管理所所長楊坤介紹,此次須彌山石窟文物保護和環(huán)境綜合整治項目將建設防護網6050米,鋪設砂石路1230米,修建防洪渠1840米,修建排洪涵洞3座,安裝巖石裂隙監(jiān)測儀3套,圓光寺配置安防設備1套,新建文物庫房357平方米。該項工程建成后,須彌山石窟的防洪、防盜等主要問題將得到基本解決。
6文人墨跡
編輯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須彌山入口處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身披袈裟,頭流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十分壯觀。這座大佛比云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觀察,只見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層樓高,耳朵有兩人高,眼窩直徑1米多,佛雖大,但雕刻卻十分的精致。專家說,這完全是一塊完整的罕見巨石雕琢出來的,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雄偉氣魄。唐代統(tǒng)治者提倡佛教,武則天曾下令全國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學者推測,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則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云霧繚繞,耳旁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松組成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在須彌山現存的石窟中,題刻和墨跡雖然數量不算太多、但卻是唐“大中三年呂中萬”,宋“紹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復隴干姚雄記”、“崇寧癸未”、西夏“奢單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個時期的題記和碑刻。這些碑刻、題記,不僅能使我們對石窟的歷史有更多的了解、還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傳播,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此外,國內絕大多數石窟都開在一面崖面上,而須彌山石窟卻開鑿在為洪溝間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數峰并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布局。因而,隨著新聞媒體的不斷宣傳,這里又必將成為一個很有價值的風景區(qū)。有人甚至預言:用不了多久,這里就會成為中國西部的旅游“熱點”。值得慶幸的是,當地政府已對此引起重視,須彌山石窟群所分布的各個山崖間,均已架梯搭橋,暢通無阻。游客觀覽十分方便。
須彌山石窟圖冊(9)
須彌山石窟圖冊(9)
7旅游季節(jié)
編輯
須彌山石窟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所以選擇天氣比較好的季節(jié)去游覽。一般來說夏季最佳,春秋也可,冬季就不太適合了。須彌山石窟同四大石窟不同,需要爬山,因此下雪的冬季和雨天都不太適合游覽。游覽時間夏天盡量避開中午,比較曬,需要補充大量的水。自駕車路不是特別好走,雨雪天氣最好小心.。觀光時盡可能不要吸煙,以免對洞體造成破壞。
景區(qū)交通
從固原縣城乘坐公交車到三營鎮(zhèn)(行程1個多小時),在鎮(zhèn)北的路口有車去須彌山(行程近1個小時)。旅游淡季,從三營前往須彌山只能包車。自駕車走福銀高速到三營站下高速,20分鐘可達景區(qū)。
住宿
須彌山石窟對面有一個小村莊叫“毛家臺子”,2008年其修建了農家樂,營業(yè)中的農家樂,提供農家菜品及農家住宿;離須彌山石窟18公里外的三營鎮(zhèn)住宿條件不錯,目前有大約十家左右能提供標準間的賓館,價格也就八九十元。對住宿要求比較高的的可以到固原市去住。固原市能提供比較高檔的住宿,比如永祥賓館、六盤山賓館、紅寶賓館等,最好的是華祺飯店,豪華四星級。
門票
門票價格:60元(憑學生證半價)
景區(qū)講解費用:50元/次
時間
開放時間:07:00-19:00